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鸦 片 战 争课时练习
选择题
1.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魏源 D.郑成功
2.“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3.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4.中国人把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叫做鸦片战争,如果我们要把课题改为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的课题,那么以下最佳课题是( )
A.倾销鸦片的战争 B.开拓市场的战争
C.获取赔款的战争 D.虎门销烟报复战争
5.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康乾盛世
6.“中国政府……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引自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文件》)后来英国借此得到的“赔偿”不包括( )
A.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赔偿英国2 100万银元
7.《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8.“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瑷珲条约》签订后
C.《尼布楚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9.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0.“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1.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12.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化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由此起步
B.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有人认为:“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D.西学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
15.下列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 100万银元
C.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D.五口通商
1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17.“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赔款2 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19.右图能直接反映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信息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 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这一言论的出现针对的是( )
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B.英国取得协定关税权
C.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中国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21.“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2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由此起步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
C.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材料三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面对鸦片泛滥的局面,中国政府被迫采取了哪一措施?有什么意义?
(3)马士认为,中国的禁烟运动加剧了危机,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材料三中的“新鲜空气”
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历史纵横》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本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三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一口通商”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2)材料二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所言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获得哪些感悟?
答案
1-5SSCBA 6-10ABAAC 11-15CDCAD 16-20AACCC 21-22AC
23、(1)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或虎门销烟,意思相近即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不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使得英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来发动战争。
(4)资本主义潮流。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1)①闭关锁国政策。
②影响:使中国落伍于世界。
(2)打开中国市场(或: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3)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②比喻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挨打;
②要坚持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