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
__________学校 ______班______号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6+24+12=4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共6分)
随着私人轿车的普及,众多大城市陷入了交通拥堵的困境。为了减少 hùn luàn( ),交警们纷纷shànggǎng ( ),在红绿灯路口wéi chí( )交通zhì xù( ),为此政府也积极推动绿色出行。为了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国家有关法律规定,长途客运车辆在 líng chén( )2 点到5 点不准进入高速公路xíng shǐ(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单于(dān) 汹涌(xiōng) 洛阳(luò) 山脉(mài)
B.弥漫(mí)维持(wéi) 剖开(pāo) 屡(lǚ)次
C.晕车(yùn) 混乱(hùn) 胸膛(táng) 岗位(gǎng)
D.乾坤(shēn) 砚台(yàn) 摧毁(cuī) 卑下(bǐ)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红晕 晕倒 晕船 晕厥
B.单位 单纯 单雄 单父
C.盛满 丰盛 茂盛盛器
D.混杂 蒙混混合 混沌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芙蓉 大雁 勤劳 冰雹
B.裸体 恭敬 英仑 腹部
C.窟窿 酣睡 派遣 错施
D.搏学 相逢 哭泣 实践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裾(jū)”字的意思可能和下列哪一项有关 ( )
A. 住所 B. 商店 C.占据 D.衣服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太白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C.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D.平明送客楚山孤。(平常的明天)
6.下列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描述人物的语言:叮嘱 嚷嚷 耳聪目明 伶牙俐齿
B.描述人物的动作:奔跑 猛扑 推推搡搡 上蹿下跳
C.描述人物的品质:贤惠 慷慨 忠于职守 临危不惧
D.描述人物的心情:悲戚 愤怒 焦躁不安 心急如焚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抗美援朝__________中涌现出许多 __________ 英雄,黄继光就是其中一位,他在上甘岭__________中,因用胸膛堵住其敌人的枪口而光荣牺牲了 。
A.战役 战争 战斗 B.战斗 战争 战役
C.战争 战斗 战役 D.战斗 战役 战争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眼看就要撞船,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B.救援工作进行得条条是道,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C.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D.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使我感到这位山民的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语言描写)
B.他张开双臂,问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C.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D.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外貌描写)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霍人管中心
D.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墨梅》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冕。
B.《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卢纶。
C.《囊萤夜读》是一则文言文,选自《晋书 · 车胤传》。
D.《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山水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
12.请选择是比喻句的选项( )。
A.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B.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C.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三)日积月累。(每空1分,共12分)
1.身为学生的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永不停息,正如《周易》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3.文言文中有一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比如:“世传李太白__________________,弃去”,其中的“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4.在王冕的诗《___________》中,诗人借梅自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5.《_______________》中,景物的描写对战场的气氛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把“单于夜遁逃”的紧张气氛表现出来了。
阅读与欣赏。(15+13=28分)
(一)名人故事(2+2+2+4+5=15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名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们用杰出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们犹如闪亮的启明星,用耀眼的光辉指引着路人一路向前。他们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和超人的勇气。他们或刚毅坚忍,或拼搏进取,或乐观创新,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即使光环的背后有汗水和泪水,但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能化成一道道华美的彩虹,点缀天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执着,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故事。
儒学至圣孔子、航天英雄杨利伟、“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米老鼠之父”迪士尼等诸多中外名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事迹和他们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正如一面明镜,让我们在生活中看清自己,发扬我们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帮助我们成为更健康、更丰富、更有品质的人。我们探寻名人的成功经历,感受他们的志向和勇气,学习他们的坚强意志。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获得人生启迪,进而帮助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1.名人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 )。
A.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
B.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C.拥有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和超人的勇气。
D.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文中提到了许多名人,以下没有提到的是( )。
A.“提灯女神”南丁格尔 B.航天英雄杨利伟
C.儒学至圣孔子 D.道家祖师老子
3.阅读短文,以下说法与短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友人们用杰出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B.名人们犹如闪亮的启明星,用耀眼的光辉指引着路人一路向前。
C.名人的人生事迹和奋斗历程如一面明镜让我们在生活中看清自己。
D.只要学习名人的坚强意志,我们就能获得人生启迪,进而获得成功。
4.选一个你熟知的名人,说说他的哪一句话或哪一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获得人生启迪,进而帮助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读名人故事可以让你对生命有怎样的体会?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拱桥(3+2+2+6=13分)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说是校长,其实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个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桥了。没有木桥、石桥、铁桥,只有校长这座肉做的拱桥。一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艰难行走。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觉得自己平时太捣乱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最后,八个同学都被背到了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躲。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 来吧,孩子。”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为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
“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有删改)
1.我不好意思让校长背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了校长的劳累,体现出他作为教师的责任和奉献。
B.校长全身被气势汹汹的洪水打湿了,他感冒了。
C.他已经背了八个学生,此时他非常劳累,喘着气,并且喘气的声音是低沉的。
3.文中加点的“扳”字,让你体会到( )。
A.校长担心自己摔倒,所以扳着“我”。
B.校长对“我”的爱护以及怕“我”受伤的紧张。
C.我太重了,校长差点背不动“我”,所以要用手扳着。
4.读完文章,你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恰当的四字词语)的校长。他这样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在学校你有好朋友吗?他的外貌、性格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呢?请你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习作,介绍你的好朋友。
要求:(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特点;(2)通过事例把特点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