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未来世界 油画 布面油彩 1984 年 154cm×178cm
王晓明 中国美术馆
画面中一个倒背双手、紧握铅笔的小男孩正专注地凝视着铺满墙 面的画纸。墙壁上还有一扇尚未被打开的门。孩子若有所思,仿佛对 身边的事情浑然不觉。他微斜的肩、背后握笔的小手,姿态是那样可爱。 作品运用写实的手法将背影表现得生动细腻。明亮的光线、淡雅的色彩, 简洁又富有诗意,让人在静谧的气氛中产生无尽的遐想。 此画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小男孩的形象带有浪漫主义的象征性 与抒情性。他被绘画深深吸引,以自己的认知解读未来的世界。他在 思考,也在憧憬和向往。
绘画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那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那些不可言传的丰富情感都可以借助绘画呈现。绘画展现你的与众不同,表达你的精神追求,它是置身于这个鲜活世界中的你的独特声音。在本单元,请你跟随艺术家学习如何思考,并运用所学绘画知识,拿起画笔,行使你的“画”语权,与这个世界对话。
单元情景
1
单元概述
2
本单元从同学们的自我表达出发,用绘画拓展我们的思考方式,从描绘“青春”中体验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在图画的过程中感受想象的无限可能,以综合材料探索新的绘画观念的表达,并最终通过策划展览将我们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
第 一 课
青春是人生旅途中最美丽、最珍贵的一段风景。在匆匆过往的岁月里,有哪些人值得你怀念,又有哪些事件和生活片段已经或将会成为你青春记忆的注脚?在本学期,我们已经学到了一些关于绘画的知识和技巧,也进行过一些不同形式的绘画练习,现在我们是否可以像艺术家一样,用画笔记录和描绘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时光,试着进行一次完整的艺术创作呢?
我的祖国,我的人民 中国画 纸本重彩 2003 年 180cm×90cm 黄永玉 中国美术馆
描述:略显阴郁的蓝紫色背景中,一株洁白 的荷花傲然展蕊。荷花之下,面容沉静的白衣少 女正轻合双眼,右手置于胸前,仿佛在以一种最 庄重的方式承诺和祈祷。那微微扬起的嘴角,流 露出的是对信念的笃定。
分析:作品立意构思直抒胸臆,以绚丽的冷 色调作为背景衬托主体,笔法自由酣畅。画中央 洁白的荷花与白衣少女相呼应,人物造型简洁而 有张力,安静的面容下蕴藏着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传达出一种无声的力量。
解释:画家以清雅高洁的荷花形象致敬那些 心怀祖国、心系人民生命安危、勇于奉献自我的 医务工作者,用艺术特有的方式带给人们驱散恐 惧、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
评价:作品采用中国画的水墨、重彩等艺术 语言,意象抒情,体现了画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思考·探究
请你查找资料,说一说《我的祖国,我的人民》中的荷花有什么作用。
查阅画家黄永玉的相关资料,就他的创作主题、艺术风格等问题与同学们分享你的看法,并向同学们说一说《我的祖国,我的人民》有着怎样的创作过程。
有人认为:“艺术创作都是在艺术家天赋的才能和灵光乍现的综合作用下孕育出的结果。”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学习任务一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象。 《希望》中迎风飞舞的衣角和发梢,是青 春乐曲中的一段协奏;《e 度空间》中上 网的女孩们时尚的打扮以及耳机和电脑, 透露着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钟爱,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人们对同一个主题的 理解不尽相同,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会各 有侧重,因而形成全然不同的作品面貌。
希望 油画 布面油彩 1979 年
135cm×177.5cm
张法根 中国美术馆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象。《希望》中迎风飞舞的衣角和发梢,是青 春乐曲中的一段协奏;《e 度空间》中上 网的女孩们时尚的打扮以及耳机和电脑,透露着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钟爱,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人们对同一个主题的理解不尽相同,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会各有侧重,因而形成全然不同的作品面貌。
e 度空间 中国画 绢本设色 2009 年 210cm×120cm
范春晓 中国美术馆
艺术创作指艺术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方法,提炼素材、塑造形象、创作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的过程一般包括材料积累、创作构思和艺术表达等主要环节。
知 识 窗
思考·探究
1.“青春”是艺术家经常表现的 主题。请你搜集几幅有关“青春”的 作品,试比较作品主题的异同。
2. 分小组讨论,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并为本课的创作寻 找灵感和方向。
学习任务二
《牧羊女》草图 米勒(四幅)
思考·探究
对比米勒的名作《牧羊女》和本页 的草稿,谈谈你对素材积累与创作的关系 的理解和认识。
在确定创作主题的前提下,我们应 该从哪些方面准备素材?将你积累的素材 分分类,说一说,你打算如何利用它们进 行接下来的创作。
学习任务三
我们在艺术创作中是否可以直接将现实生活搬 上画布呢?这需要我们了解创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即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透过生活的现象把握本质, 通过了解个别、掌握一般,进而创作出艺术形象的 过程。尽管艺术创作的灵感和逻辑常与特定的时代 背景和艺术家个人的生活状态相关,但所创作的艺 术形象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家对所收集 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和改造的结果,具有更为强 烈的典型性、概括性、情感性、审美性及创造性。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局部) 油画 布面油彩 约 1870 年—1873 年 131.5cm×281cm 列宾(俄罗斯) 圣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俄罗斯)
画中的男孩在他的青春时期就被迫加入纤夫的行列。由 于不堪沉重的劳动,他手扶纤绳,为稚嫩的肩膀分担一点重量。 画家凸显了他痛苦的眼神、扭动的身姿,与身边老年的纤夫 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升华了主题。
求 中国画 绢本设色 2004 年 135cm×135cm
孙玉敏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画面表现中国女排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双手抱球低头思考 的瞬间动作,脚下一排白色排球寓意训练的艰苦过程。该作 品表现了女排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和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 断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我们在进行创作时,可以结合已有的素材,用 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以草图的形式构思画面, 并将形式语言、表现手法等相关环节一并加以考虑, 以一份准确的创作报告指导自己创作实践的开展。
思考·探究
艺术中的“典型形象”都是 具体的人物吗?你认为它还可以是什 么?请举例说明。
请你以“青春”为主题,按 照你的思路填写本页表格。
学习任务四
艺术创作的最终环节是“艺术表达”,是通过对创作手稿进行进一步推敲、修改并对正式稿进行深入绘制的过程。
启航 油画 布面油彩 2009 年 270cm×550cm 何红舟 黄发祥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创作的最终环节是“艺术表达”,是通过对创作手稿进行进一步推敲、修改并对正式稿进行深入 绘制的过程。
《启航》素描稿 作品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在画面中,年轻的毛泽东位于构图的中心,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显得 意气风发。这种安排和描绘使他成为人物组群的视觉焦点。压顶的乌云意味着山雨欲来,也暗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远处东方的曙光,与 游船上代表们融为一体,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黑暗与光亮、乌云的压迫与代表们的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了革 命的艰难和党的创建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画中人物深浅搭配的服装颜色使整个画面显得稳定平和又富有节奏感 ,对环境色彩的表现则更多地 运用了象征、暗示、想象等手法。
学习任务五
巴黎歌剧院天顶画由夏加尔于 1964 年完成,是一 幅大型的画作。剧院的天顶有 300 平方米,花了他一 年的时间,准备了 50 公斤的白铅粉、40 公斤的银粉、 200 升的松脂、60 升的汽油、80 管颜料、150 支各种大小的画笔。但一切都是从他画室中这个比盘子大一点的模型开始的。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从起稿、制作模型、绘制、拼接到最后修饰完整的制作过程。你认为创作过程与制作过程有着怎样的关系?
巴黎歌剧院天顶画 油画 夏加尔(俄罗斯)
结合自己的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艺术表现、实际操作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总结,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创作心得。
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何?试以本课中的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写一篇不少于 300 字的评论。
采访一位艺术家,听听他关于艺术创作的看法,以丰富你对本节课的认知和理解。
思考·探究
1. 我了解了艺术创作的概念、本质和基本过程。
2. 我能够根据创作主题进行一定的艺术构思并按照计划推进创作活动。
3.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艺术创作,我的作品能够表现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感。
学习评价
作画是寂寞之道。耐得寂寞,百事可做。——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