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案(考点精讲+4年中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案(考点精讲+4年中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11:35: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案(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9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1933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左”倾错误
2、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精神。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探究四: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3、缺少粮食给养。 4、内部矛盾斗争。
●★5、遵义会议 ★记 遵义会议会址 图
(1)背景:A 1933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
B 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3)内容:会议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意义: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6、★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一.选择题
1.(2022雅安中考11.) 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2.(2022娄底中考8.)一些文学与艺术作品反映了历史事件,与下列图片相关的诗句是( )
A.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3.(2022襄阳中考9.)“红军从瑞金出发时八万多人,历经十一个省,到陕北仅剩六千多人。”这一艰苦卓绝的革命壮举是( )
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渡江战役
4.(2022张家界中考11.) 张家界是一块红色的热土。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贺龙、任弼时率领一支红军主力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这支红军主力是( )
A. 红一方面军 B. 红四方面军 C. 红二、六军团 D. 红二十五军
5.(2022聊城中考13.)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指出:“从红军1934年10月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段话突出说明了( )
A. 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 B. 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 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 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
6.(2022河池中考8.)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次会议”指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7.(2022绍兴中考7.)某位同学在课外阅读时,整理了以下表格,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部队名称 起止时间 经过省份 行军里程
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2.5万里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淮海战役
8.(2022自贡中考9.)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9.(2022昆明中考13.)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1935年5月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云南禄劝皎平渡口顺利渡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挥师北上。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 )
A. 强渡湘江 B. 四渡赤水 C. 巧渡金沙江 D. 飞夺泸定桥
10.(2022遂宁中考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士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______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十一届三中全会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中共三大 B. 瓦窑堡会议 C. 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
11.(2022南通中考10.) 2020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某夏令营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正确的是( )
A.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B.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C.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D.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12.(2022东营中考12)某同学在历史课上,整理出下图所示表格,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时间 关键词
1934年 战略转移
1935年 转折点
1936年 转危为安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13.(2022盘锦中考9.) 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B.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甲午战败后,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D.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14.(2022江西中考12.)蒋介石说:“(朱毛红军)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据此推断( )
A.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 红军纪律严明有利于赢得民心
C. 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战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5.(2022苏州中考10.)“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所述史事发生在(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16.(2022连云港中考13.)“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B.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保证红军胜利结束长征 D.指明中共战后奋斗方向
17.(2022邵阳中考9.)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既能抒发个人情怀,也能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下图所示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辽沈战役
18.(2022郴州中考8.)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19.(2022随州中考5.)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20.(2022齐齐哈尔中考1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代人的长征。长征途中,红军跳出了敌人重重包围的历史事件是( )
A. 强渡乌江 B. 攻克遵义 C. 渡过金沙江 D. 会宁会师
21.(2022贺州中考5 .)贺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
A. 北京学生爱国宣传活动 B. 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C.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 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22.(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9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
A. “红船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铁人”精神
23.(2021张家界12.)“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行军”中发生的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强渡乌江 D.会宁会师
24.(2021张家界13.)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在贺龙、任弼时的领导下开始长征。其长征的出发地是( )
A.永定区 B.慈利县 C.桑植县 D.武陵源区
25.(2021河池市8.)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是桂林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追忆历史,“湘江战役”是发生在( )
A. 辛亥革俞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6.(2021自贡市13.)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某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应选择的路线是( )
A.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突重围 B.追寻江姐革命足迹,感受红岩英烈精神
C.跟随川军出川抗战,重走铁血征途 D.重温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27.(2021南充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毛泽东这首 《七律·长征》 体现了(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的精神
C.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28.(2021凉山州3.)“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29.(2021广安市6.)(2分)“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材料反映的应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
A.中共三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0.(2021潍坊市11.)有人将长征喻为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棋局,收官之时,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盘赢得胜利的新棋局。“新棋局”中的一步好棋是( )
A.胜利召开遵义会议B.避敌主力进军贵州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31.(2021临沂市11.)这一革命壮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该壮举"是指( )
A.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 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
C. 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D.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32.(2021聊城市14.)“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会议的决议 ( )
A. 中共二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33.(2021南京市7.)“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34.(2021河南12.)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35.(2020山西中考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36.(2020贵港6.)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D.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37.(2020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5.)“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材料所示是某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下列结论与该次会议相匹配的是(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8.(2020无锡8.)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
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
39.(2020广元7.)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请你以长征进程为序,将下面这首顺序颠倒的诗歌恢复原貌 (  )
①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②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③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④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在奔何处?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40.(2020湖州6.)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①南昌﹣﹣人民军队的创建 ②延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2020济宁1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
A.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B.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2.(2020重庆A6.)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2020大兴安岭地区中考14.)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四渡赤水 B.平型关大捷 C.长沙会战 D.枣宜会战
44.(2020潍坊14.).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
A.为人民谋幸福 B.进行战略转移 C.坚持北上抗日 D.挽救中国革命
45.(2020临沂11.)《决议》指出,在领导作风上,“华夫同志恶劣的领导方式”,在军委内造成了不正常现象,博古同志不但不批评纠正、反而支持。他们的错误是“严重的政治错误”。据此判断,这个《决议》的作出,是根据下列哪次会议的决定?(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5.(2020自贡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7.(2020遵义28.)近年来,遵义市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系列活动。某中学讲长征故事:生死攸关——遵义会议;战略转移——瑞金出发;转危为安——会宁会师;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按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讲解,“得意之笔——四渡赤水”应排在(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48.(2020黔西南10.)贵州省黎平县老人任时若回忆说:“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从老人的话中可知( )
A.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B.红军纪律严明
C.遵义会议是重要转析 D.红军胜利会师
49.(2020铜仁14.)红军长征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它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以下是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发生在贵州省境内的是( )
A.渡过湘江 B.遵义会议 C.飞夺泸定桥 D.会宁会师
50.(2020岳阳3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体现了长征中的(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51.(2019南平15 .)1934年10月,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剩”已无可能,中央红军主力被迫(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战略转移
52.(2019呼伦贝尔 兴安盟6 .)在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毛泽东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站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线路在中其中央的领导地位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53.(2019深圳11 .)1935 年 6 月,红四战士们高喊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艰难前行。战士们正在进行( )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万里长征 D.武昌起义
54.(2019邵阳7 .)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毛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
C.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D.挺进大别山
55.(2019齐齐哈尔11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6.(2019娄底37 .)1935年, 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
A.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57.(2019安顺1 .)暑假快到了,安顺市某初中部分同学准备探究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史,打算进行实地考察,请你给他们推荐合适的地点:( )
A.瑞金、遵义 B.安顺场、遵义 C.会宁、遵义 D.赤水、遵义
58. (2019福建13 .)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召开 D.会宁会师
59.(2019金华 义乌 丽水8 .)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60.(2019云南10 .)以下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发生在云南省境内的是(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翻越大雪山 D.会宁会师
二.非选择题
1.(2022绥化中考38.)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A________(填地名)召开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_(填人名)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红军四渡________之后,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3)红军渡过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4)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B________(填地名)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2022黔东南州中考 17.) 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总共有91种。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长征精神]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召开的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抗美援朝精神]
材料二:他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军队名称是?
[载人航天精神]
材料三:“北京时间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央视网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 .哪位航天员第一个进入太空?他乘坐的是神舟几号载人飞船?
(4)请你在红军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选出一个阐述其具体内容。
3.(2021遂宁市13.)(13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习主席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以下资料呈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经历,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苦难中铸就辉煌】
材料一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将士在“漫漫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2分,摘抄材料原文不得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征途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探索中收获成功】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围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在毛泽东和邓小平领导下分别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什么道路?(2分)
【失误后拨乱反正】
材料三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请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图中A处挫折所指代的事件?(1分)并回答在B处转折性历史事件中,我们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1分)
【奋斗后赢得未来】
材料四 2021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图1 图2 图3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胸怀祖国、坚韧不拔、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的普遍赞誉。请你写出人们对图1、图2科学家的赞誉称号?(2分)并回答图3中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了怎样的科学成就?(1分)
材料五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举行,对于美方的“待客之道”,在首次会议的开场白中,杨洁篪严正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右图是这次战略对话后很多中国人争相转载朋友圈的一张对比图,体现了国人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5)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如今外交上的“霸气回应”,你认为中国外交底气显著增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认识?(1分)
4.(2021泸州市37.)(12分)参观历史展览是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专题展览的部分场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故事展】
故事一: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1935年1月 的召开,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故事二: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补充故事一中横线处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概括故事二体现的长征精神。(5分)
【国旗变迁展】
——摘自何成刚等《中国现代史——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2)根据展板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归属的不同,以及五星红旗被确定为国旗的会议名称。(3分)
【特色道路展】
主题:
子目 关键词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3)根据表格内容概括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表格中任一关键词进行解读。(4分)
5.(2021无锡市40.)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从这里启航】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2016 年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1)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2)请解释“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这句话的含义 (2分)
【见证历史转折】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住手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3)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分)
(4)为什么说我们“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2分)
材料三1978 年12月,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下)
(5)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分)
(6)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两次历史转折给我们的启迪。(1分)
【我的梦,中国梦】
材料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鼓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7)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学生,你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分)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案(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9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1933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左”倾错误
2、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精神。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探究四: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3、缺少粮食给养。 4、内部矛盾斗争。
●★5、遵义会议 ★记 遵义会议会址 图
(1)背景:A 1933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
B 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3)内容:会议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意义: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6、★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一.选择题
1.(2022雅安中考11.) 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B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2.(2022娄底中考8.)一些文学与艺术作品反映了历史事件,与下列图片相关的诗句是( B )
A.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3.(2022襄阳中考9.)“红军从瑞金出发时八万多人,历经十一个省,到陕北仅剩六千多人。”这一艰苦卓绝的革命壮举是( B )
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渡江战役
4.(2022张家界中考11.) 张家界是一块红色的热土。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贺龙、任弼时率领一支红军主力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这支红军主力是(C )
A. 红一方面军 B. 红四方面军 C. 红二、六军团 D. 红二十五军
5.(2022聊城中考13.)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指出:“从红军1934年10月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段话突出说明了( A )
A. 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 B. 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 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 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
6.(2022河池中考8.)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次会议”指的是( D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7.(2022绍兴中考7.)某位同学在课外阅读时,整理了以下表格,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部队名称 起止时间 经过省份 行军里程
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2.5万里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淮海战役
8.(2022自贡中考9.)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D )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9.(2022昆明中考13.)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1935年5月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云南禄劝皎平渡口顺利渡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挥师北上。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C )
A. 强渡湘江 B. 四渡赤水 C. 巧渡金沙江 D. 飞夺泸定桥
10.(2022遂宁中考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D )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士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______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十一届三中全会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中共三大 B. 瓦窑堡会议 C. 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
11.(2022南通中考10.) 2020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某夏令营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正确的是( A )
A.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B.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C.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D.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12.(2022东营中考12)某同学在历史课上,整理出下图所示表格,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C)
时间 关键词
1934年 战略转移
1935年 转折点
1936年 转危为安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13.(2022盘锦中考9.) 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B )
A. 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B.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甲午战败后,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D.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14.(2022江西中考12.)蒋介石说:“(朱毛红军)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据此推断( B )
A.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 红军纪律严明有利于赢得民心
C. 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战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5.(2022苏州中考10.)“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所述史事发生在( D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16.(2022连云港中考13.)“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C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B.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保证红军胜利结束长征 D.指明中共战后奋斗方向
17.(2022邵阳中考9.)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既能抒发个人情怀,也能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下图所示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辽沈战役
18.(2022郴州中考8.)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是( B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19.(2022随州中考5.)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C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20.(2022齐齐哈尔中考1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代人的长征。长征途中,红军跳出了敌人重重包围的历史事件是( C )
A. 强渡乌江 B. 攻克遵义 C. 渡过金沙江 D. 会宁会师
21.(2022贺州中考5 .)贺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D )
A. 北京学生爱国宣传活动 B. 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C.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 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22.(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9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C )
A. “红船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铁人”精神
23.(2021张家界12.)“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行军”中发生的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是( A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强渡乌江 D.会宁会师
24.(2021张家界13.)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在贺龙、任弼时的领导下开始长征。其长征的出发地是( C )
A.永定区 B.慈利县 C.桑植县 D.武陵源区
25.(2021河池市8.)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是桂林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追忆历史,“湘江战役”是发生在( C )
A. 辛亥革俞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6.(2021自贡市13.)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某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应选择的路线是( A )
A.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突重围 B.追寻江姐革命足迹,感受红岩英烈精神
C.跟随川军出川抗战,重走铁血征途 D.重温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27.(2021南充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毛泽东这首 《七律·长征》 体现了( B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的精神
C.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28.(2021凉山州3.)“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B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29.(2021广安市6.)(2分)“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材料反映的应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C  )
A.中共三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0.(2021潍坊市11.)有人将长征喻为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棋局,收官之时,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盘赢得胜利的新棋局。“新棋局”中的一步好棋是( A )
A.胜利召开遵义会议B.避敌主力进军贵州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31.(2021临沂市11.)这一革命壮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该壮举"是指( C )
A.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 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
C. 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D.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32.(2021聊城市14.)“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会议的决议 ( D )
A. 中共二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33.(2021南京市7.)“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C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34.(2021河南12.)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B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35.(2020山西中考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C )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36.(2020贵港6.)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D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D.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37.(2020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5.)“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材料所示是某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下列结论与该次会议相匹配的是( C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8.(2020无锡8.)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C  )
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
39.(2020广元7.)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请你以长征进程为序,将下面这首顺序颠倒的诗歌恢复原貌 ( D )
①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②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③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④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在奔何处?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40.(2020湖州6.)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C )
①南昌﹣﹣人民军队的创建 ②延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2020济宁1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D )
A.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B.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2.(2020重庆A6.)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B )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2020大兴安岭地区中考14.)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 )
A.四渡赤水 B.平型关大捷 C.长沙会战 D.枣宜会战
44.(2020潍坊14.).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A )
A.为人民谋幸福 B.进行战略转移 C.坚持北上抗日 D.挽救中国革命
45.(2020临沂11.)《决议》指出,在领导作风上,“华夫同志恶劣的领导方式”,在军委内造成了不正常现象,博古同志不但不批评纠正、反而支持。他们的错误是“严重的政治错误”。据此判断,这个《决议》的作出,是根据下列哪次会议的决定?( C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5.(2020自贡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C )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7.(2020遵义28.)近年来,遵义市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系列活动。某中学讲长征故事:生死攸关——遵义会议;战略转移——瑞金出发;转危为安——会宁会师;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按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讲解,“得意之笔——四渡赤水”应排在( C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48.(2020黔西南10.)贵州省黎平县老人任时若回忆说:“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从老人的话中可知( B )
A.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B.红军纪律严明
C.遵义会议是重要转析 D.红军胜利会师
49.(2020铜仁14.)红军长征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它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以下是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发生在贵州省境内的是( B )
A.渡过湘江 B.遵义会议 C.飞夺泸定桥 D.会宁会师
50.(2020岳阳3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体现了长征中的( A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51.(2019南平15 .)1934年10月,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剩”已无可能,中央红军主力被迫( D)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战略转移
52.(2019呼伦贝尔 兴安盟6 .)在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毛泽东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站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B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线路在中其中央的领导地位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53.(2019深圳11 .)1935 年 6 月,红四战士们高喊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艰难前行。战士们正在进行(C )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万里长征 D.武昌起义
54.(2019邵阳7 .)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毛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 B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
C.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D.挺进大别山
55.(2019齐齐哈尔11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C )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6.(2019娄底37 .)1935年, 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C )
A.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57.(2019安顺1 .)暑假快到了,安顺市某初中部分同学准备探究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史,打算进行实地考察,请你给他们推荐合适的地点:( D )
A.瑞金、遵义 B.安顺场、遵义 C.会宁、遵义 D.赤水、遵义
58. (2019福建13 .)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C )
A.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召开 D.会宁会师
59.(2019金华 义乌 丽水8 .)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C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60.(2019云南10 .)以下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发生在云南省境内的是(B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翻越大雪山 D.会宁会师
二.非选择题
1.(2022绥化中考38.)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A________(填地名)召开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_(填人名)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红军四渡________之后,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3)红军渡过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4)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B________(填地名)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答案】(1) ①. 遵义(贵州遵义) ②. 毛泽东
(2)赤水(赤水河) (3)金沙江
(4)会宁
2.(2022黔东南州中考 17.) 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总共有91种。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长征精神]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召开的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抗美援朝精神]
材料二:他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军队名称是?
[载人航天精神]
材料三:“北京时间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央视网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 .哪位航天员第一个进入太空?他乘坐的是神舟几号载人飞船?
(4)请你在红军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选出一个阐述其具体内容。
【答案】(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遵义会议。
(2)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
(3)杨利伟神舟五号飞船。
(4)红军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群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3.(2021遂宁市13.)(13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习主席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以下资料呈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经历,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苦难中铸就辉煌】
材料一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将士在“漫漫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2分,摘抄材料原文不得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征途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探索中收获成功】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围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在毛泽东和邓小平领导下分别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什么道路?(2分)
【失误后拨乱反正】
材料三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请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图中A处挫折所指代的事件?(1分)并回答在B处转折性历史事件中,我们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1分)
【奋斗后赢得未来】
材料四 2021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图1 图2 图3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胸怀祖国、坚韧不拔、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的普遍赞誉。请你写出人们对图1、图2科学家的赞誉称号?(2分)并回答图3中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了怎样的科学成就?(1分)
材料五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举行,对于美方的“待客之道”,在首次会议的开场白中,杨洁篪严正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右图是这次战略对话后很多中国人争相转载朋友圈的一张对比图,体现了国人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5)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如今外交上的“霸气回应”,你认为中国外交底气显著增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认识?(1分)
【答案】(1)艰难险阻: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恶劣。影响: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A处挫折:“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B处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图1:“两弹元勋”;图2:“杂交水稻之父”。图3: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答出发现青蒿素即可得分。
(5)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路是艰难曲折的;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探索奋斗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2021泸州市37.)(12分)参观历史展览是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专题展览的部分场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故事展】
故事一: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1935年1月 的召开,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故事二: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补充故事一中横线处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概括故事二体现的长征精神。(5分)
【国旗变迁展】
——摘自何成刚等《中国现代史——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2)根据展板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归属的不同,以及五星红旗被确定为国旗的会议名称。(3分)
【特色道路展】
主题:
子目 关键词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3)根据表格内容概括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表格中任一关键词进行解读。(4分)
【答案】(1)内容:遵义会议。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精神:忘我献身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2)不同:清朝晚期国家权力属于满洲贵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名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解读:答案不唯一,示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5.(2021无锡市40.)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从这里启航】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2016 年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1)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2)请解释“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这句话的含义 (2分)
【见证历史转折】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住手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3)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分)
(4)为什么说我们“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2分)
材料三1978 年12月,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下)
(5)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分)
(6)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两次历史转折给我们的启迪。(1分)
【我的梦,中国梦】
材料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鼓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7)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学生,你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分)
【答案】(1)1921年。(1分)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毛泽东。(1分)
(4)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分)、实行改革开放。(1分)
(6)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7)树立家国情怀;树立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