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案(考点精讲+4年中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案(考点精讲+4年中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11:35: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案(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9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政策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改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
战役 时间 指挥者 解放军 地点 意 义 三大战役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锦州、长春、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11一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以徐州为中心。 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歼敌最多
平津战役 1948.11一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华北全境解放。
3、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共中正确的战略决策(主要原因);②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③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④国民党统治腐败,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归纳小结: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部队)
3、新民主时期的根据地建设
1)国民革命时期(广东根据地)
2)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中央根据地等)
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陕甘宁根据地)
4)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东北根据地)
一.选择题
1.(2022株洲中考9.) 如图是王刚同学绘制的人民解放战争年代尺,其中“战略进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C )
A. 转战陕北 B. 发动三大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2.(2022张家界中考12.)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下列所述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材料相符的是(A )
A.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3.(2022沈阳中考6.)“到1948年秋,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国内战争中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功是攻占南京一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战斗…部队渡过长江,取得了最后胜利。”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D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人民解放战争
4.(2022襄阳中考11.)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们用小车推出来的。”他表达的是淮海战役( D )
A. 战役的原因 B. 战役的进程 C. 战役的影响 D. 胜利的原因
5.(2022常德中考10.)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B )
A. 解放战争的打响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战略决战的开始 D. 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6.(2022昆明中考15.)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根据图中指出,这场战役是( C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7.(2022建设兵团中考8.) 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计划在假期开展-次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实地了解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史实。他们应该选择去( B )
A. 北京 B. 南京 C. 锦州 D. 徐州
8.(2022遂宁中考7.)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关联度最紧密的文献是( C )
1947年11月《东北日报》 土地改革深入开展 1947年 斗地主 分田地
A. 《论持久战》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2022南通中考2.)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示意图。请你研读地图判断此次战役是( C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0.(2022广安中考6.) 1946年5月4日毛泽东指出,现在类似大革命时期,农民伸出手来要土地,共产党是否批准,今天必须表明态度。这反映了( B )
A. 国民革命运动发展迅猛 B. 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改变土地政策
C. 地主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必须实施 D. 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11.(2022达州中考6.)一名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嘹亮的冲锋号角声中,我们登上总统府的顶楼……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是( D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军阀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2022山西中考.)《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C )
A.背景 B.目的 C.结果 D.性质
13.(2022临沂中考12.) 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B )
A. 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14.(2022盘锦中考10.) 直接威胁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A )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青化砭战役 D. 平津战役
15.(2022盐城中考10.)“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了( B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6.(2022苏州中考12.)1948年12月20日.《华东前线》报道了一场战役中阶段性重大胜利。这场战役是(B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7.(2022邵阳中考1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该事件( B )
A.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18.(2022齐齐哈尔中考18.)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解放军占领( C )
A. 北平 B. 重庆 C. 南京 D. 武汉
19.(2022海南中考7.)如果给下图配诗词,最恰当选项是(C )
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0.(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13.)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A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2022河南中考12.) 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 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2022广东中考17 .)如图。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C )
A. 平型关大捷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23.(2021阜新市2.)1949年4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 D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4.(2021株洲市8.)“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C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5.(2021张家界15.)毛泽东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南京解放
26.(2021滨州市14.)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与下面时间轴上1947年相对应的事件是( D )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双十协定”的签署
C. 全面内战的爆发 D. 千里挺进大别山
27.(2021北部湾经济区9.)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 B )
A.打土豪,分田地 B.实行耕者有其田
C.推进农业合作化 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28.(2021盐城市9.)管玉泉在《亲历攻占总统府》中记载:“在俘虏兵的引领下,我们登上了总统府顶楼,……我换上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属于( D )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9.(2021赤峰市8.)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有100多万农民参军,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民兵参战者200多万人,作战10多万次,共歼敌20多万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B )
A.解放战争顺应民意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D.共产党的宣传动员
30.(2021云南10.)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1.(2021昆明9.)经过一年作战,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 C )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32.(2021南充市.)右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绘的一幅简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D )
A.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33.(2021甘孜州21.)下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D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灯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4.(2021达州市19.)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若按照事件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差耻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35.(2021烟台市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D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36.(2021遂宁市5.)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采用“关门打狗”战术,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
A B C D
37.(2021潍坊市12.)1947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 B )
A.抗日战争胜利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华北全境解放 D.国民党政权覆亡
38.(2021东营市16.)“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B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39.(2021岳阳市6.)将下列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西安事变》②《甲午风云》③《火烧圆明园》④《渡江侦察记》⑤《建军大业》
③②⑤①④ B.③②①⑤④ C.②③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40.(2021娄底市10.)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C )
A.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B.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C.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41.(2021十堰市5.) 毛泽东《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词创作于哪一战役之后(C )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辽沈战役
42.(2021绥化市16.) 在解放战争中,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事件是(C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南京解放
43.(2021贵港市6.)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B )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③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4.(2021河北4.)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宣言”发布于(C )
A.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
C. 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期间 D. 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期间
45.(2021海南7.)下列图片呈现的是( C )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翻身农民领导土地证
A. 打士豪分田地 B. 大生产运动 C. 解放区土地改革 D. 农业合作化运动
46.(2021天水市7.)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干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和平解放“占领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D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47.(2020宁波中考3.)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D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反攻
48.(2020甘孜州22.)历史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通常属于第一手史料。下列四张照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直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事件是( D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49.(2020南京10.)“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该作战方针指导的战役是( B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50.(2020铜仁15.)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C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51.(2020怀化8.)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从365万下降到204万,主力基本被消灭。下列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B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2.(2020柳州7.)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吟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是( D )
A.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了东北全境
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3.(2020凉山4.)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54.(2020龙东地区8.)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符合其意义的是( D )
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55.(2020南充9.)“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 A )
A.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56.(2020常德11.)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里的“转折点”是指(B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57.(2020东营14.)如表是某同学搜集的学习资料。请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学习的主题是(C  )
资源 名称
纪实 《记淮海前线见闻》
视频 《大决战》
图片 三大战役示意图
A.护国战争 B.国共合作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58.(2020赤峰9.)诗源于史,史印证诗。毛泽东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 )
A. 长征、渡江战役 B. 北伐战争、渡江战役
C. 长征、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59.(2020青岛26.)观察如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A  )
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60.(2020张家界1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下列示意图中,实现了毛泽东这一战略意图的是( B )
A.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B.挺进大别山示意图
C.三大战役示意图 D.渡江战役示意图
61.(2020孝感13.)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自强、求富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62.(2019柳州8 .)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63.(2019怀化 8.)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C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4.(2019泰安8 .)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 C )
①南昌起义 ②武汉会战 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淮海战役
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5.(2019南通23 .)图4是苏皖九专署发给南通船工渡江支前的服务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性是( C )
A.强渡乌江 B.淮海战役 C.解放南京 D.抗美援朝
66.(2019东营10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A.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 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 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 电影作品《平津战役》
67.(2019河南A卷7.)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士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士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D )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
1.(2022贵阳中考1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科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尚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
材料二 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
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于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最先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地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一场持久战。
(3)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答案】(1)受过大革命洗礼的地方。井冈山
(2)抗战初期国内存在“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调,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敌强我弱
(3)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的革命性质;全国人民的拥护;人民解放军队的英勇作战和革命意志;土地改革的进行等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等
2.(2022河池中考16.)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文景时期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中纲要》(上)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时期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由于全党动手,各地组织了大批土改工作队下乡,放手发动农民,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农民群众兴高采烈。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特别高涨。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主要来源是土地改革后踊跃参军的翻身农民。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这种责任制突破了过去“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使广大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释放了出来。从 1979年到1984年,农业生产获得连年丰收,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9%。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从1978年的318.74公斤增加到1984的392.84公斤,农民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79年到1984年,我国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概括“这种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时习近平在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乡村振兴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小题1】实行“与民休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田租,减轻赋税和徭役。文景之治。
【小题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小题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小题4】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重视教育,提高村民素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等。
3.(2021郴州市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材料三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上述两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华北人民甚至喊出了“解放军打到了哪里,我们就支援哪里!”的口号。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条唐太宗为了避免“覆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这四则材料存在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你有何感悟?
【答案】(1)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2)材料二和三的土地改革,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拥护,而材料四中的淮海战役是在人民支持和拥护下取得胜利的,材料五的国民党军队因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使有钱财和精美的军事装备也会失败。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理即可)
4.(2021新疆18.)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增强党的领导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国民党当局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
【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
【答案】(1)“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证。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5.(2021福建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3分)
【答案】(1)名称:中英《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并发展);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等。(任答其中2点即可)
(3)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案(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9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政策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改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
战役 时间 指挥者 解放军 地点 意 义 三大战役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锦州、长春、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11一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以徐州为中心。 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歼敌最多
平津战役 1948.11一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华北全境解放。
3、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共中正确的战略决策(主要原因);②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③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④国民党统治腐败,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归纳小结: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部队)
3、新民主时期的根据地建设
1)国民革命时期(广东根据地)
2)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中央根据地等)
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陕甘宁根据地)
4)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东北根据地)
一.选择题
1.(2022株洲中考9.) 如图是王刚同学绘制的人民解放战争年代尺,其中“战略进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
A. 转战陕北 B. 发动三大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2.(2022张家界中考12.)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下列所述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3.(2022沈阳中考6.)“到1948年秋,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国内战争中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功是攻占南京一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战斗…部队渡过长江,取得了最后胜利。”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人民解放战争
4.(2022襄阳中考11.)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们用小车推出来的。”他表达的是淮海战役( )
A. 战役的原因 B. 战役的进程 C. 战役的影响 D. 胜利的原因
5.(2022常德中考10.)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 解放战争的打响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战略决战的开始 D. 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6.(2022昆明中考15.)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根据图中指出,这场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7.(2022建设兵团中考8.) 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计划在假期开展-次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实地了解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史实。他们应该选择去( )
A. 北京 B. 南京 C. 锦州 D. 徐州
8.(2022遂宁中考7.)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关联度最紧密的文献是( )
1947年11月《东北日报》 土地改革深入开展 1947年 斗地主 分田地
A. 《论持久战》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2022南通中考2.)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示意图。请你研读地图判断此次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0.(2022广安中考6.) 1946年5月4日毛泽东指出,现在类似大革命时期,农民伸出手来要土地,共产党是否批准,今天必须表明态度。这反映了( )
A. 国民革命运动发展迅猛 B. 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改变土地政策
C. 地主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必须实施 D. 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11.(2022达州中考6.)一名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嘹亮的冲锋号角声中,我们登上总统府的顶楼……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是(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军阀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2022山西中考.)《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
A.背景 B.目的 C.结果 D.性质
13.(2022临沂中考12.) 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
A. 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14.(2022盘锦中考10.) 直接威胁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青化砭战役 D. 平津战役
15.(2022盐城中考10.)“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了(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6.(2022苏州中考12.)1948年12月20日.《华东前线》报道了一场战役中阶段性重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7.(2022邵阳中考1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该事件( )
A.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18.(2022齐齐哈尔中考18.)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解放军占领( )
A. 北平 B. 重庆 C. 南京 D. 武汉
19.(2022海南中考7.)如果给下图配诗词,最恰当选项是( )
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0.(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13.)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2022河南中考12.) 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 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2022广东中考17 .)如图。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23.(2021阜新市2.)1949年4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4.(2021株洲市8.)“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5.(2021张家界15.)毛泽东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南京解放
26.(2021滨州市14.)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与下面时间轴上1947年相对应的事件是( )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双十协定”的签署
C. 全面内战的爆发 D. 千里挺进大别山
27.(2021北部湾经济区9.)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 )
A.打土豪,分田地 B.实行耕者有其田
C.推进农业合作化 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28.(2021盐城市9.)管玉泉在《亲历攻占总统府》中记载:“在俘虏兵的引领下,我们登上了总统府顶楼,……我换上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属于( )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9.(2021赤峰市8.)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有100多万农民参军,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民兵参战者200多万人,作战10多万次,共歼敌20多万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战争顺应民意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D.共产党的宣传动员
30.(2021云南10.)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1.(2021昆明9.)经过一年作战,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32.(2021南充市.)右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绘的一幅简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33.(2021甘孜州21.)下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灯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4.(2021达州市19.)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若按照事件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差耻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35.(2021烟台市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36.(2021遂宁市5.)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采用“关门打狗”战术,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A B C D
37.(2021潍坊市12.)1947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 )
A.抗日战争胜利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华北全境解放 D.国民党政权覆亡
38.(2021东营市16.)“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39.(2021岳阳市6.)将下列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②《甲午风云》③《火烧圆明园》④《渡江侦察记》⑤《建军大业》
③②⑤①④ B.③②①⑤④ C.②③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40.(2021娄底市10.)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
A.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B.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C.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41.(2021十堰市5.) 毛泽东《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词创作于哪一战役之后( )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辽沈战役
42.(2021绥化市16.) 在解放战争中,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事件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南京解放
43.(2021贵港市6.)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③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4.(2021河北4.)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宣言”发布于( )
A.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
C. 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期间 D. 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期间
45.(2021海南7.)下列图片呈现的是( )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翻身农民领导土地证
A. 打士豪分田地 B. 大生产运动 C. 解放区土地改革 D. 农业合作化运动
46.(2021天水市7.)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干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和平解放“占领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47.(2020宁波中考3.)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反攻
48.(2020甘孜州22.)历史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通常属于第一手史料。下列四张照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直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49.(2020南京10.)“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该作战方针指导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50.(2020铜仁15.)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51.(2020怀化8.)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从365万下降到204万,主力基本被消灭。下列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2.(2020柳州7.)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吟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是( )
A.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了东北全境
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3.(2020凉山4.)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54.(2020龙东地区8.)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符合其意义的是(  )
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55.(2020南充9.)“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 )
A.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56.(2020常德11.)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57.(2020东营14.)如表是某同学搜集的学习资料。请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纪实 《记淮海前线见闻》
视频 《大决战》
图片 三大战役示意图
A.护国战争 B.国共合作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58.(2020赤峰9.)诗源于史,史印证诗。毛泽东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长征、渡江战役 B. 北伐战争、渡江战役
C. 长征、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59.(2020青岛26.)观察如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60.(2020张家界1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下列示意图中,实现了毛泽东这一战略意图的是(  )
A.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B.挺进大别山示意图
C.三大战役示意图 D.渡江战役示意图
61.(2020孝感13.)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自强、求富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62.(2019柳州8 .)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63.(2019怀化 8.)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4.(2019泰安8 .)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 )
①南昌起义 ②武汉会战 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淮海战役
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5.(2019南通23 .)图4是苏皖九专署发给南通船工渡江支前的服务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性是( )
A.强渡乌江 B.淮海战役 C.解放南京 D.抗美援朝
66.(2019东营10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 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 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 电影作品《平津战役》
67.(2019河南A卷7.)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士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士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
1.(2022贵阳中考1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科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尚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
材料二 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
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于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最先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地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一场持久战。
(3)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2.(2022河池中考16.)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文景时期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中纲要》(上)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时期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由于全党动手,各地组织了大批土改工作队下乡,放手发动农民,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农民群众兴高采烈。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特别高涨。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主要来源是土地改革后踊跃参军的翻身农民。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这种责任制突破了过去“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使广大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释放了出来。从 1979年到1984年,农业生产获得连年丰收,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9%。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从1978年的318.74公斤增加到1984的392.84公斤,农民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79年到1984年,我国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概括“这种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时习近平在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乡村振兴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3.(2021郴州市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材料三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上述两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华北人民甚至喊出了“解放军打到了哪里,我们就支援哪里!”的口号。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条唐太宗为了避免“覆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这四则材料存在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你有何感悟?
4.(2021新疆18.)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增强党的领导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国民党当局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
【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
5.(2021福建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3分)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