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9 12: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己亥杂诗》说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己亥杂诗》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内容从“清末的社会现状”到“复杂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对学生而言理解比较难。
二、说学情
多数学生能够开展主动学习,但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难以达到学以致用。所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特别是对旧知识的归类综合,灵活理解与运用十分必要。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借助教材注释,正确理解古诗大意,通过重点诗句和字词的感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是在领悟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
五、说教学法
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始终实在地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以诗激趣,导入新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正确流利地朗读是读懂古诗词的前提,本环节我先请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畅。教师随机对容易读错的“恃”“喑”“哀”“抖擞”进行指导,为深入学文扫清障碍,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再引导学生读准节奏、读出诗韵。
(三)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能读书。《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又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本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借助插图、注释、大胆想象理解诗句,鼓励学生边看课文注释,边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句子你能自己读懂 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诗读得朗朗上口了,我们还得理解诗意。当我们借助注释也无法理解诗意时,还可运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探究背景,深入理解诗意探究背景,深入理解诗意。
(四)、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通过对己亥年间的社会状况的交流汇报,学生深入感悟到当时社会“皇帝昏庸无能,官员腐败不堪,士兵毫无战斗力,百姓民不聊生,社会政治毫无生气”“万马齐喑”的现状。达到理解前两句诗意和诗人希望社会变革的愿望的目的。
(五)结合诗人经历,体会诗歌情感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许多诗作、文章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背景密切相关,所以把诗人写作的背景、经历作为切入口进一步理解作品,是鉴赏古诗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我简单介绍了龚自珍的生平经历及他的《己亥杂诗》的创作动机,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人的情感,并通过指名配乐读,老师配乐读,全班配乐读等不同的读诗形式达到以读促教,以读促情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爱国
哀 万马齐喑————九州生气

风雷(改革)
呐喊 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包括:以学生的`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和语言感觉力结合了起来;从作品意象入手体验作品的情感意蕴;创设情境,运用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如:PPT演示、图片、声音,范读、读一读等方式,进行渲染意境。  
教学之后,我还反思到了自己在上所有古诗存在的一点共同缺陷,那就是对学生课外诵读的培养不够。因为学习古诗,课外阅读记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课外诵读不断的积累可以提高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能力,可以丰富对古典文化的修养,亦可以使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对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最好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如通过游戏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谁读得好。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性地诵读学过的古诗作品,温故知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正确对待其个体差异。对记诵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加以鼓励,培养呵护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