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898年7月,清政府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学校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天文、地学、武学、农学、工学等十个学科。1903年后,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头衔。这一史实说明清朝末期()
A.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
B.鸦片战争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C.八股取士制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政府统治
2.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题2表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题2表
A.旨在培养洋务运动人才 B.具有新旧交替的特征
C.始终以西学课程为主导 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3.题3表所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甲午战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
题3表
A.近代学校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
C.考试制度的变革 D.新闻事业的发展
4.1906年,《中国新报》刊登了这样一段话:“国强由民盛,民盛由智开,启民智也,则肇始学堂。”由此推测,让近代中国人看到希望的是()
A.近代军队的强大 B.民族企业的兴盛
C.新式教育的兴起 D.近代报刊的流行
5.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的学生很多成为北洋水师的骨干,在甲午海战中贡献了力量,京师大学堂声讨沙俄侵略东北的集会,推动了全国抗俄运动的发展;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以上史实可以印证()
A.近代教育兴起于戊戌变法时期
B.发展教育是近代化探索的核心内容
C.近代教育推动了国防事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D.教育宗旨随时代不同而产生变化
6.《申报》除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通讯,发表著名人士文章、宣言之外,还增加篇幅辟出专栏和副刊,如“经济专刊”“教育消息”“商业新闻”“科学周刊”“通俗讲座”“医学周刊”“电影专刊”以及“读者顾问”等。这说明该报纸()
A.是近代创办的第一份商业报纸 B.报道内容真实可靠
C.关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 D.是为政府服务的
7.题7图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题7图
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8.《申报》曾在1916年披露了袁世凯当年出卖维新变法的一则日记。国人纷纷嘲骂袁世凯卑鄙无耻。这佐证了《申报》()
A.开办时间最长 B.影响社会舆论
C.注重实时报道 D.促进文化发展
9.(2022 福建)题9图为1940年徐悲鸿创作的作品,取材于《列子 汤问》中的相关故事。他当时创作该画意在()
题9图
A.表达抗战必胜信心
B.普及西洋绘画技法
C.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D.提高大众审美能力
10.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首歌曲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开天辟地 B.抗日救亡
C.君民共主 D.国家独立
二、非选择题
11.(16分)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15日,上海日伪控制的《申报》上发行的第一版上刊登了重大新闻。
题11-1图
材料二 题11-2表是两家报刊对五四运动进行的相关报道。
中国《京报》 5月5日报《学生界之大风潮》:北京大学等五大学校聚集三千余人。当时学生举动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学生之反抗,无意中将曾宅内电灯碰破,遂至宅内起火。警察乃捕去学生七人
日本《顺天时报》 5月5日报《北京学生大骚动》:中华门内突有北京各学校学生等一千余名,其态度颇极狂热。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份子遂举火焚房。群众见军警捕人始皆逃散,当时被捕者约有二十余名
题11-2表
材料三 1789年5月至1792年8月,法国新闻出版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据统计,从1788年7月到9月间共出版政论小册子达300多种,平均每月100多种,远超之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报刊主要是政治性报刊,革命派的占绝大多数。它们同保皇派报刊展开激烈论战,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陈淑荣《法国大众传媒实现的艰难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申报》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中日本使用“和平诏书”标题来陈述该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道中这一局面到来的决定性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家报刊对这次运动的历史细节描述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报刊的特征,并分析法国报刊业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看待报纸的史料价值,并说明理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