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位置(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位置(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9 15: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位置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2.下面( )所表示的位置与(2,3)最接近.
A.(3,3) B.(1,2) C.(5,3)
3.在同一幅图上,如果点A用数对表示为(1,5),点B用数对表示为(1,1),点C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小明和小兰是同班同学,他们都向南而坐。小明的位置是(4,6),小兰的位置是(5,4),小明在小兰的 ( )。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5.4x4的方格中,已知两个格点,A(2,3)、B(2,1)如果存在格点C,使得△ABC的面积为平方单位的直角三角形,那么格点C的个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二、竖式计算
6.列竖式计算。
760×3.5= 8.4×3.2= 5.6×0.8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脱式计算
7.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6×(3.5+2.8) 15.8×9.9+1.58 (7.2+7.2+7.2+7.2)×0.25
(6.8-5.4)×2.75-0.9 0.25×70×0.4 132×0.89-122×0.89
四、口算和估算
8.直接写出得数.
0.75×100= 28×5= 5.7×1.01= 150×6=
3.5×200= 32×50= 1.5×0.2×0.1= 2.5×0.8×1.25=
五、填空题
9.电影院用数对(7,9)表示7排9号。下面是小林买的电影票,可以用数对(________,________)表示。
10.小龙在班上坐在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 );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6),他坐在第( )列,第( )行。
11.我会分辨方向。
“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是狮山和猴山,狮山东北面是熊猫馆,熊猫馆的正南面是水族馆,狮山的西面是大象馆。大象馆的北面是飞禽馆。根据以上的描述请你把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①熊猫馆②猴山③水族馆④飞禽馆⑤大象馆。
12.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_____个数据.这_____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物体位置_____.
13.如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西瓜的位置记为( )。
14.
(1)________号跑在最前面.
(2)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在1号的前面.
(3)1号在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的前面.
(4)________号在9号的后面.
(5)12号在________号的后面.
15.如图中,三角形A按__放大后得到三角形B,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_倍。若点C的位置可以用(5,1)表示,那么点D的位置可以用__来表示。
16.在教室里,小刚坐在第6列、第4行,用数对(6,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3行,用数对________表示;乐乐与小刚在同一列,与小红在同一行.乐乐的座位用数对________表示.
17.同学们排成方阵进行武术操训练,乐乐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4,4).这个方阵一共有( )人.
18.将自然数从1开始,按下图所表示的规律排列,规定图中第M行、N列的位置记作(M,N),如自然数8的位置是(2,3),则自然数78的位置记作________。
六、判断题
19.只要知道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
20.数对(2,6)和(6,2)表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
21.周磊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李军坐在第3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并且他们的座位相邻。( )
22.在同一平面上的A、B两点,A在(7,4)的位置上,B在(7,9)的位置上,两点在同一列上。( )
23.小刚在教室中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5),代表着他坐在第三行第五列。( )
七、作图题
24.找一找,连一连
(1)在上图中分别找出下面各点,并标出来。
A(4,6),B(2,4),C(4,2),D(10,5),E(10,3)
(2)依次连接A,B,C,D,E,A各点,看看连接的图形像什么?
八、解答题
25.农场有一块长200米,宽150米的长方形试验田,平均每公顷产稻谷13.8吨,这块试验田一共产稻谷多少吨?
26.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0元,李叔叔买了12.5千克面粉,付给售货员30元钱,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
27.
(1)写出下面地点的位置。
学校( , ) 公园( , )
(2)小明家在学校以西100米,再往北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以东300米处。在图中分别标出他们家的位置。
28.小云参加了实验小学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所有学生表演时排成方队,赵老师在方队的前面看小云,她的位置是(11,6),张老师在方队的后面看小云,她的位置是(2,4)。表演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9.周末爸爸买菜做饭。买菜预算100元,购买蔬菜花去18.5元,还剩( )元。剩下的钱要购买鸡肉和鸭肉中的一种,带鱼和鲈鱼中的一种。食材单价如下表所示:
食材 鸡 鸭 带鱼 鲈鱼
数量 半只 半只 0.8千克 0.6千克
单价 82元/只 70元/只 58元/千克 80元/千克
请根据购买情况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解答:
30.C点在(3,4)处。
(1)B点所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_,它位于A点以东   米,再往北   米处。
(2)从B点出发,先向北行200米,再往东行100米,到达   点。
(3)连接AB两点,并延长,请写出这条直线上任意三个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4)连接DE两点,并延长,请写出这条直线上任意三个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将△ABC向左平移2格,顶点A′的位置在第1列,第1行,由此得出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
2.A
【解析】

3.B
【解析】
【分析】
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A用数对表示为(1,5),B用数对表示为(1,1),说明点A、B在同一列上;点B用数对表示为(1,1),点C用数对表示为(3,1)说明点B、C在同一行上;AB垂直于BC,说明三角形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特点,可以画图来帮助理解。
4.D
【解析】
【分析】
他们都向南而坐,并且用数对表示出了小明、小兰的位置,我们可以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他们都向南而坐的这一条件,分析出小明在小兰的某一方向。这里的方向用上、下、左、右、前、后结后起来考虑。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简单的方位问题。
【详解】
在平面图中标出小明和李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小兰的右后方。
故答案为:D
5.B
【解析】
【详解】

6.2660;26.88;4.65
【解析】
【分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保留近似数时,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即可。
【详解】
760×3.5=2660 8.4×3.2=26.88 5.6×0.83≈4.6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7.16.38;158;7.2;
2.95;7;8.9.
【解析】

8.75;140;5.757;900
700;1600;0.03;2.5
【解析】
【详解】

9. 4 3
【解析】
【分析】
本题中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第几排后第几号。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4排3号可以用数对(4,3)表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对表达方式的掌握和实际解题能力。
10. (6,4) 4 6
【解析】
【详解】
用数对表示班级的座位,表示小龙的座位是第6列,第4行,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所以小龙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6,4), 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6),则他在第4列,第6行。
11.见详解
【解析】
【分析】
在地图上,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狮山的上面是猴山,狮山的西面是大象馆,狮山的东面是水族馆,大象馆的上面是飞禽馆,水族馆的上面是熊猫馆。
【详解】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得:
【点睛】
本题考查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提示找到各个场馆的位置。
12. 两 两 不相同
【解析】
【详解】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13. 4,4 5,0
【解析】
【分析】
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
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4,4),西瓜的位置记为(5,0)。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明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是解题的关键。
14. 3 3 12 7 9 7 3
【解析】

15. 2∶1 4 (1,4)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与缩小的倍数;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n倍,它的面积将扩大或缩小n2倍;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详解】
如图,
三角形A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格、4格,放大后的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6格、8格,
6÷2=2,8÷4=2,
因此,三角形A按2∶1放大后得到三角形B;
22=4,
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若点C的位置可以用(5,1)表示,那么点D的位置可以用(1,4)来表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对与位置。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结合网格来确定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16. (1,3) (6,3)
【解析】

17.49
【解析】
【详解】

18.(4,9)
【解析】
【分析】
观察已知的数字,总结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行,第二个数表示列,行是从上向下计数,列是从左到右计数。根据规律判断出78所在的行与列即可用数对表示。
【详解】
观察图可知,第1列,第3列,第5列……第1个数分别是12,32,52…因为72<82<92,92=81,81在第9列第1行处,往下数3行,即得到78,也就是78所在位置在第4行,第9列处,记作(4,9)。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是单数列第一个数字是列数×列数。
19.×
【解析】
物体位置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是由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的。只知道方向和距离,而不知道观察点,是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据此判断。
【详解】
确定观察点后,再根据方向和距离才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故答案为:×。
【分析】
确定物体的位置时,观察点、方向和距离缺一不可。
20.√
【解析】
【分析】
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所在的行。
【详解】
数对(2,6)和(6,2)表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故答案为:√
21.√
【解析】
【分析】
左右的两个同学的行数相同,列数加减1,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周磊与李军的行数相同,都是第3行,列数相差1,因此他俩是左右并排相邻。
故答案为:√
【点睛】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22.√
【解析】
【详解】

23.×
【解析】
【分析】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小刚在教室中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5),代表着他坐在第三列第五行。
故答案为:×
24.(1)如图: (2)像鱼
【解析】
【详解】
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先确定各点,再顺次连接各点,然后判断图形的形状。
25.41.4
【解析】
【详解】
解:200×150=30000(平方米)=3公顷,
3×13.8=41.4(吨),
答:这块试验田共收小麦41.4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确定试验田的面积.
26.6.25元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我们运用付售货员30元钱减去12.5千克面粉所花的钱就是售货员应找回的钱数.
解:30﹣1.9×12.5,
=30﹣23.75,
=6.25(元);
答:售货员应找回6.25元.
【点评】本题运用“单价×重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
27.(1)(3,3),(5,1)
(2)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列后行;
(2)学校向西数1格,再往北数2格的位置就是小明家的位置;学校向东数3格的位置就是小红家的位置。
【详解】
(1)学校(3,3),公园(5,1)
(2)
【点睛】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时,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
28.108人
【解析】
【分析】
从前面看小云在第11列,从后面看小云在第2列,说明方队共11+2-1列;从前面看小云在第6行,从后面看小云在第4行,说明方队共6+4-1行,据此用行数×列数,就是学生总人数。
【详解】
11+2-1=12(列)
6+4-1=9(行)
12×9=108(人)
答:表演的学生共有108人。
【点睛】
关键是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确定方队共有几列几行。
29.见详解
【解析】
【分析】
买菜预算100元,购买蔬菜已经花去18.5元,则还剩100-18.5=81.5(元)。为了尽可能买到鸡肉和鸭肉中的一种,带鱼和鲈鱼中的一种,可以挑选其中价格较为便宜的。
【详解】
81.5;
问题:如果购买半只鸭、0.8千克带鱼,会不会超出预算?
解答:100-18.5=81.5(元)
70÷2+58×0.8
=35+46.4
=81.4(元)
因为81.4<81.5,所以钱够花。
答:不会超出预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需要我们依据实际剩余的钱数,选择适合的商品,以免超出预算。
30.(1)(2,2),200,200
(2)C
(3)F(5,5)、G(6,6)、H(7,7)。根据这这三点可以发现在这一直线上的点列数与行数相等。
(4)D(5,2)、E(7,3)、M(9,4)。根据这这三点可以发现在这一直线上的点从下到上列数增加2,行数增加1。
【解析】
【分析】
(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即可用数对表示B点的位置;方格中每格表示100米,根据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面,左西右东,它位于点A以东200米,再往北200米处。
(2)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地图上的方向,即可确定从B点出发,先向北行200米,再往东行100米,到达的点。
(3)连接AB两点,并延长,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条直线上任意三个点的位置;根据数对找规律即可。
(4)连接DG两点,并延长,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条直线上任意三个点的位置;根据数对找规律即可。
【详解】
(1)答:B点所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2),它位于A点以东200米,再往北200米处。
(2)答:从B点出发,先向北行200米,再往东行100米,到达C点。
(3)F(5,5)、G(6,6)、H(7,7)。
答:根据这这三点可以发现在这一直线上的点列数与行数相等。
(4)D(5,2)、E(7,3)、M(9,4)。
答:根据这这三点可以发现在这一直线上的点从下到上列数增加2,行数增加1。
【点睛】
根据题是考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记住,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