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诗词三首之《行路难》
学习目标
壹
叁
贰
了解作者、诗词以及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 点,熟读并背诵诗歌。
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把握每首诗词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作者简介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背景链接
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文体知识
节奏划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 清酒 斗十千,玉盘 珍羞 直万钱。
停杯 投箸 不能食,拔剑 四顾 心茫然。
欲渡 黄河 冰塞川,将登 太行 雪满山。
zūn
zhù
sè
诗词诵读
闲来 垂钓 碧溪上,忽复 乘舟 梦日边。
行路 难,行路 难,多 歧路,今 安在?
长风 破浪 会有时,直挂 云帆 济沧海。
诗词翻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玉盘,对盘子的美称。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译 文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筷子。
堵塞。
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若有所失的样子。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译 文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相传伊尹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译 文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安,哪里。
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译 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高高的帆。
渡。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诗词品读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句子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赏析
这两句诗都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赏析古诗词中的用典及其作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 答题技法
“……,……”两句使用了用典,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用典的作用。
“……,……”两句(用典的诗句)历来为人们称赞,请赏析该句。
确定用典的形式。
了解用典的作用。
合理表达。
思考:诗人感慨“行路难”,诗句中描写了他“难”的哪些表现?找出对应诗句,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的表现 情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上两句渲染的欢乐氛围与下两句诗人呈现出的内心苦闷抑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但诗人仍希望像姜尚、伊尹一样遇到自己的伯乐,实现“济苍生”的宏愿,表现了诗人的不屈的政治抱负。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两个重叠的“难”字,一个“歧”字,传达出诗人徘徊和低沉的心境,进退两难而又想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试任选―个角度,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诗。
①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出现……,强调了……的心情。
②设问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
了……的特点。
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思考: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讨:“破”能否换成“击”?为什么?
不能,“破”富有动感,充满气势,有力的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心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情感脉络分析
郁闷之情
惆怅之意
抱有幻想
徘徊低沉
情绪高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合作探究
行路难(其一)
现实
清酒珍馐 停杯投箸
冰塞川 雪满山
茫然失落
理想
垂钓碧溪上 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希冀乐观
怀才不遇的愤懑理想信念的追求
板书设计
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主旨归纳
探究思考
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
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