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水调歌头
苏 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简介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背景链接
节奏划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 几时 有?把酒 问 青天。不知 天上 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 乘风 归去,又恐 琼楼 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què
qiónɡ
诗词诵读
转 朱阁,低 绮户,照 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 长向 别时圆?人 有悲欢 离合,月 有阴晴 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qǐ
诗歌翻译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时间
直到天亮。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译 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宫殿。
回到天上去。
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哪里比得上。
端起酒杯。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译 文
经受不住。
胜,受得住、经得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朱红色的楼阁。
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为什么。
雕花的门窗。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译 文
请概括说明上下片内容。
上片:望月问月
下片:对月怀人
诗词品读
思考: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思考: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常见的考查形式 答题技法
诗歌炼字多考查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
炼字题目
释含义:理解字词本义及语境义。
明手法: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词性角度分析其作用。
析感情:分析该字表达的意境、情感。
思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
“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阙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思考:“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表明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开始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
水调歌头
上片
下片
一问:几时明月
二问:今夕何年
写景 想象
明月 宫阙(借景抒情:苦闷难遣,欲求解脱)
离人无眠:怨月
怨人长久:惜月
抒情 联想
月圆 人圆(议论升华:释怀离怨,祝共婵娟)
板书设计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主旨归纳
写作特色
1、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2、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月亮的别称
玉兔、夜光、太阴、素娥、冰轮、玉轮、玉蟾、
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
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拓展延伸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这三首词都表现了词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以其中一首为例,课后同学之间交流彼此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