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0 18: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作者简介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背景链接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酬者,酬谢之意,为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诗就是酬赠诗。
文体知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 楚水 凄凉地,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 空吟 闻笛赋,到乡 翻似 烂柯人。
沉舟 侧畔 千帆过,病树 前头 万木春。
今日 听君 歌一曲,暂凭 杯酒 长精神。


zhǎnɡ
诗词诵读
诗歌翻译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译 文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徒然地。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译 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增长、振作。
万树争荣,一片春色。
春,名词用作动词,争春。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译 文
思考:通过诗题,得出什么结论
诗词品读
题目点出了酬赠的人物、地点、缘由。
从首联里可以读出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诗的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颔联赏析
诗的颔联,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另一是“烂柯人”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乡”指洛阳。一本作“郡”,郡指扬州。扬州是当时淮南节度使的治所,而和州是隶属于淮南道的。
颈联赏析
在这一联中,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当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他不仅在诗中劝慰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孤寂、蹉跎而忧伤,反而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尾联赏析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思考:颈联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①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直面未来;②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③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梳理本诗的情感变化。
悲痛惆怅
用典
首联:悲凉、愤懑
颔联:伤感、怅惘
颈联:宽慰、豁达
尾联:振奋、坚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回顾贬谪生活
坚定乐观 豁达进取
颔联:感慨世事变迁
颈联:预示发展前景
尾联:与友乐观共勉
渲染(辛酸愤懑)
用典(怀恋怅惘)
比喻(豁达进取)
点题(积极昂扬)
板书设计
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主旨归纳
知识拓展
1、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2、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4、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5、天与人交相胜。
 
  6、兰在幽林亦自芳。
  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9、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1、美人首饰傧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分析这三首诗词的共同点并交流讨论。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