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班级: 小组: 组号: 姓名: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航】
一、资料链接:
1.开国大典的地点选在哪里好呢? 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周恩来。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市郊西苑机场。经过反复权衡,最终确定为天安门。
2. 新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问题成了政府组织法起草小组成员激烈争论的一个焦点。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确定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3. 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21日)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了28个春秋。
4.你收集到的资料有:
(
关注“擎、钮、聂、诞”的读音,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如“瞻仰:恭敬地看。”
)
二、预习课文:
1.初读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lǐ wěi yuán xié shāng guì bīn ēn zé
( ) ( ) ( ) ( ) ( )
yǎn zòu dàn shēng diàn niǔ zhān yǎng chuī fú
( ) ( ) ( ) ( ) ( )
qí bīng shī sǎng zi gòng chǎn dǎng
( ) ( ) ( )
(
划出好词好句,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
2.再读课文。
(1)理解课题,概括主要内容(结合课文的一句话)
(2)理清课文脉络:
①课文按照 的顺序叙述,全文共抓住四个场面描写,先写 (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再写 (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然后写 (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 ,最后写 (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表现人民 的心情,展现 的领袖风采。
②默读5-10自然段,在文中画出表示大典顺序的语句,理清典礼过程:
( )→( )→( )→( )→( )
(
思考课堂探究
中带
▲的问题,并试着完成。
)
3.读思结合。
4.学贵有疑:
第一课时
【新知探究】
课堂探究
一、学习课文。
▲1. 场面一: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场“大典”? 抓住重点词体会、批注。
▲2.场面二:找到文中出现“一齐”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情感。
▲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二、课堂摘记:场面描写的方法,铭记“大典”。
【精练反馈】
想象写话: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表明
第二课时
【新知探究】
(
思考第二课时
带
▲的问题。
)
一、再识“大典”。
1.从“阅兵式”“群众游行”两个场面中找到相关语句感受大典的盛况。
2.画出这两个场面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二、课堂摘记:
【精练反馈】
写写读后感,把心中的情感尽情表达出来(A清楚表达,50字左右;B较生动表达,100字左右;C生动表达,150字左右)
【拓展延伸】
一、搜集在电影、电视、图书中看到的毛泽东的形象,选择其中一个简单写一写。
我在《 》中看到毛泽东的
形象,感受:
二、场面描写的方法
1.场面描写首先要交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地点、人物为后面的场景描写作铺垫,也给文章作一个背景介绍。不过,活动前的介绍不宜过多,只要简单地说明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写比赛场面,往往要在赛前交代一下比赛的规则,有时还要写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例如《开国大典》一文的开头:就给我们说了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物、时间、地点······
2.场面描写要注意主次。
有时一个场面中往往会有很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主角,详写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如:《开国大典》中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毛泽东,作者对他写得很详细,而对次要人物“观众”却写得简单。
3.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要以整体描写反映全貌,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人物特写突出主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把整个场面写好。
4.场面描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可以用先总后分、由概括到具体的办法来写,也可以按空间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每个场面都有一个基调,有个总的气氛。比如,开追悼会的场面,它的基调是肃穆的,气氛是悲哀的,而开庆祝会基调是热烈的气氛是喜气洋洋的,因此,要把场面的气氛描绘出来。
我们在描述场面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同时还要兼顾个人与群体,做到点面结合。在写的过程中,不要忘了营造气氛。做到了这些,写好一个场面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