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卡片、课件,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多读多思,理解课文内容。
2.融入情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识字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吗?看看这个图。你猜这只手的主人要干什么了?
对,除了写字,笔还可以画画。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你觉得画出来的这个是什么?
有点像蝴蝶的花纹。
这个人就用手中的一支笔画了一个美丽的花纹。
后来人们看着这幅图有意思,这就像是一个人手拿着笔在画画,然后一步一步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个汉字。
2.我们通常会说一幅画,请你关注一下这个幅字。
你猜猜人们最早把图画画在什么上面?
那个时候还没有毛巾。想想我们前两天刚刚学过的帆船,那个帆是用什么制成的?
最早的画是画在布上的。所以这个一幅画的幅是什么旁?
3.这幅画的名字叫我家的一角,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玲玲。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新课玲玲的这幅画有关。看老师写课题,聪明的小朋友就在老师的背后举起右手,跟老师做一样的事儿,老师写到哪一笔,他也写到哪一笔。
谁来读课题?
读得很准。后鼻音谁比他咬得更准?玲是后鼻音,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学习“奖”
我们来看看玲玲画的这幅画,你觉得这图画画得怎么样?
有两幅画,他说画中有画,那你要不要给他这幅画点赞?玲玲看着自己的画得这么好,你觉得她的心情怎么样?
她越想越得意。因为玲玲的这幅画马上就要去参加评奖了,你觉得玲玲心里边会怎么想?
用的是肯定,因为觉得自己的这幅画太棒了,想着都会扑哧一声笑起来。玲玲和你们想的一模一样,她发现自己已经登上了一座高高的领奖台,得到了一张红艳艳的奖状,胸前挂着一块金灿灿的奖牌,也许她还能够得到一尊亮闪闪的奖杯。她正是因为越想越高兴,越想越得意。
到自己得奖怎么会不高兴呢?奖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一个生字,可有意思啦。左边这个部分有人认识吗?这个部分在古时候表示将军明白了吗?这个将军给士兵发了一块肉,这个不是夕,在古时候表示肉,哪个士兵获得的军功越大,那么将军给他发的这块肉就越大,这就是“奖”最早的来历。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写好这个“奖”字。
2.自读课文
记住的小朋友坐端正,听得真认真。老师也要想给你们一个大大点赞,我们接着往下看。可是玲玲没得意多久就发生了很多意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语文书打开。第一个翻到课文5的是——,我们把课文翻到 31 页,看好大屏上的读书要求,每个小朋友要把这篇课文读两遍,标好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懂这个要求的举出手指一。紧接着第二个要求,请你用横线划出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就是——得意,请你再往下找一找,还有没有描写玲玲心情的词语,也用横线把它画出来,看看有什么变化,听懂这个要求的举出手指。接下来请你们按照这两个读书要求开始自由读书吧。第一个捂上耳朵的是——,自己读自己的,不受别人的打扰。
3.检查任务一
完成学习任务的是——,这一组同桌安静地坐在那等待其他的小伙伴。真棒。刚才老师巡视了一圈,所有的同学都完成了加小节号的任务。请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有错的小朋友自己修改一下。没有人动笔,看来大家都标对了。
第二个学习任务,请你划出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我转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而且找得还很完整。课文中第一个描写玲玲心情的词语在黑板上,叫得意。你找到的第二个词语是什么?
伤心。谁找到的和他一模一样的冲我点点头。这个词语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4.为什么伤心
(1)理由一
对,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伤心也是一个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刚刚还挺得意呢,画画要去评讲,怎么转眼就伤心了呢?请你再去读一读课文的 1 到 6 自然段,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玲玲这么伤心。第一个开始读的是——。
是不是你也找到这个原因,我们一起来看大屏,谁来把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评价:我感觉你的声音都有点带点哭腔了。发生的这个事情特别意外,有一个声音把玲玲给吓住了,谁再来读这一自然段。
他强调了这件事情最重要的结果是把话弄脏了,但是那个声音还没有读出来,谁再来读。
这一个声响把你给吓坏了,课文都读得不流利了,是不是谁再来读?
(2)拟声词
水彩笔不小心啪的一声摔掉到了纸上。你们瞧楼梯已经被弄脏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呀。画面被水彩笔的颜色弄得不干净了,不干净就是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玲玲的小心脏都被吓得怦怦直跳,她都哭出来了,谁能够模仿上面一句的样子在这里补充完整。
你听到玲玲的哭声了吗?谁能把这句话学着上一句的样子说一说。
水彩笔吊在地上的声音是啪的一声,那玲玲是怎么哭出来的呢?
她听到玲玲的哭声是呜呜,谁听到的哭声和他不一样。
(3)理由二
遇到这样的事情张口就哭,声音特别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玲玲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这个伤心的原因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可是这还不是唯一的原因,玲玲为什么会伤心地哭起来?这幅画弄脏了还发生了什么?再到 1 到 6 自然段去找找看。
弄脏了重画就可以了。可是课文中说另画一张来不及了。这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里面含有两个带有生字的词语,谁能够把它们读准男生一起读。
第一个词语预备齐——另画一张,有一点点拖,男生再读。女生读第二个——来不及。来不及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今天很晚,还有一个时间上的原因,谁找到了?因为明天就要去评奖了。
这个是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里发现的。第一自然段,你看读书的时候能够前后联系在一起读,你可真了不起。
是啊,因为这幅画明天就要去参加评奖了,所以现在另画一张来不及了。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及”字是本课一个生字,笔画特别要关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最难的笔画是——横折折笔,非常棒。大家一起说这个笔画是——
三个原因加起来,玲玲的这幅画明天就没法去参加评奖了,所以她由得意变成了伤心。
5.为什么满意(合作)
玲玲后面还有没有心情变化?你们还找到了哪个词语?满意,你们也找到这个词的同学点点头,看你们找的对不对?糖果老师也冲你们满意地点点头。对呀,玲玲的心情还有变化,图画都弄脏了,没法去评奖了,她怎么又满意了呢?谁知道?别着急,我这次的要求是同这两个合作读课文的第七到第九自然段,然后两个人讨论一下,为什么他又满意了呢?
(1)评价合作读
老师刚才观察了一下,我的要求是要同桌合作读,发现有两种合作方式,第一组是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这叫合作读。第二种方式是他们两个人是合在一起,把 7 到 9 自然段都读完了。我还看到有一些小朋友捂起耳朵自己读自己的,请问这叫不叫同桌合作?合作,就要发挥两个人共同的作用。
我来看看哪些人选择的是轮流读的?有哪些同桌选择的是两个人合在一起,把 7 到 9 自然段全部读完的。大概还有三到四个小组没有举手。下一次记得这样的方式叫同桌合作读。
(2)朗读第八小节
玲玲为什么又满意了呢?请你用手指告诉我答案藏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一起说第八自然段。一起来看大屏,你们和糖果老师长得一样吗?
我也找到了第八自然段,这是全文特别长的一个自然段,自己在座位上把这一自然段再练读一遍。
谁来读?一个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就成了大评委。好的,你来试试看,我来看大评委的耳朵,第一个竖起来的是她的同桌。
你们对他的朗读满意吗?
不满意?我来看看谁特别会做评委,怎么对别人提建议。
他觉得你整体还是读得不错的,只有一点点小错误对不对?你真会给伙伴提建议,学到了吗?这一自然段谁再来读?
你要鼓励他,当伙伴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大大地夸奖他,你怎么评价他。
你还要给他点赞,把糖果老师的本领都学过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会读的小朋友坐端正。
(3)学习“拿”
玲玲在这里想了一个办法,她把这个楼梯的小黑点变成了一只小花狗。
所以这幅图画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她特别棒的小朋友,我要请你站起来做个小老师,教大家完成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任务,是借助了一个重要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笔。
课文中关于这个笔有一个重要的生字——拿,谁会教大家认这个拿字?小老师在哪里?
她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谁能够再说得更清楚一点。谁能说说看为什么上面是个和下面是个手。
我有一个比你记得更简单的办法,请你告诉我拿东西的时候要把两个手怎么样合起来,就能够把这个东西给拿住了。所以我们有一个最简单的记住这个字的办法就叫做合手拿。那如果我的手合起来拿住了东西,我把这两个手分开来,这个东西就掉了,我们叫松手,这个东西就要放下来了。这两个儿歌里面藏着一组反义词,一起说合手拿松手放。
(4)朗读第七小节
亮亮的眼睛在哪里?玲玲用手拿起一支笔,请你到课文的前一自然段里面去找一找妈爸爸拿起的是什么?请你到课文的第 7 自然段去找一找。
爸爸拿起这幅画,给了玲玲一个很重要的建议。谁能够把爸爸的这个建议读好?
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慈祥的爸爸,谁再来读。
(5)学习“端详”
爸爸原来是先观察再给建议,他在给建议的前面,把这幅画仔细地看了看。看来只要你用心看仔细看,总能发现点什么。课文中新出现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是表示仔细地看了看的意思。你知道这个词语在课文的哪里吗?到课本中去找,需不需要我给你们点提醒?你如果找到答案的,你用手指给我看看不对?
我提醒你往课文的前面去找。有一个词语就告诉我们,他就表示仔细地看了看的意思。有一个人找到了他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章,全班第一个找到的——把你的答案大声地告诉大家,哪个词?端详。
端详就是指仔细地看了看,我们前面遇到了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后面回过头去想,就能够把课文又一次的前后连起来。
(6)学习最后一小节
在爸爸的帮助下,这个难题解决了,所以玲玲现在又变得很满意是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难怪咱们的爸爸看到玲玲高兴了,心里也很高兴。他说,一起读。
这是课文第二个比较长的自然段,糖果老师给大家加上两个停顿符号,这一自然段能够读得更好,刚才还不大整齐,已经做好整齐朗读的是——。
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把课文读准。小朋友连续两次朗读,把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读准了。在这里面,爸爸提到了两件事,一件叫坏事,一件叫好事。请你回忆一下课文?坏事是什么?
因为玲玲把画弄脏了,做了件坏事,所以玲玲由得意变成——。第一个反应的是——。
好事是什么?
这幅图画就变得更好了。因为这件好事咱们的玲玲又从伤心变得满意。
你看事情在不断地变化,玲玲的心情也在不断地变化。看来只要肯动脑筋,我们总能解决问题。
总结:那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想,认真地去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