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往暖水瓶里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瓶内发出的声音将(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音调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往暖水瓶里灌水时,会激起暖水瓶水面上方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空气柱变短,一般来说,振动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所以音调会变变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往暖水瓶里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空气柱变短,振动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
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的物体越多,振动慢,音调低.
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用力拨动琴弦
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打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用劲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 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 用力敲打鼓,可以使得其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 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不能听到大象发出的声音
B.人不能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
C.人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分别不同动物的声音
D.狗的声音音调比大象的高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大象的发声频率在14Hz到24Hz之间,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在10000﹣120000Hz之间,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所以人只能听到大象和蝙蝠一部分频率的声音,AB不符合题意;
C.我们在动物园能分辨出不同动物叫声的主要依据是它们声音音色不同,C不符合题意;
D.狗的发声频率范围在452﹣1800Hz之间,大象的发声频率在14Hz到24Hz之间,所以狗的声音音调比大象的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火车从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有所变化。那么当火车疾驶并向我们靠近时,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 )
A.越来越低 B.越来越高
C.先变低后变高 D.先变高后变低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火车疾驶并向我们靠近时,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在传播时,由于火车离我们越来越近,声波的波长会类似于电磁波变短、频率变大,频率越大音调则越高,故我们听起来汽笛声的音调会越来越高。
故答案为: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6.一列停靠在站台的甲列车发出一声长鸣,另一列飞驰而过的乙列车也发出一声长鸣。站在铁路旁的人听到的两声长鸣,其音调相比( )
A.甲列车的高 B.乙列车的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声源靠近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鸣笛声的频率比火车发出的声音要大.因为相同时间内,人耳接收到的波数比火车发出的波数要多.反之,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鸣笛声的频率比火车发出的声音要小.当火车靠近我们时,距离越来越近,人感知的音调逐渐变高,即听到的声音频率增大了。所以站在铁路旁的人听到的两声长鸣,其音调相比乙列车的高。
故答案为:B.
【分析】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比物体发出的声音要小.
7.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
A.变高 B.变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蜜蜂的翅膀在煽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频率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
故选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8.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 在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水瓶时, 不同水瓶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就不同。
故选A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9.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变音钟”的声音是变化的,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说明声音的音调变高。这是由于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造成的。香火不能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0.2013年10月2日至6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音乐家协会、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承办,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协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举办.参赛者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B
【分析】弄清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弦乐、管乐、打击乐等等都用到声学的知识,应该明确各种乐器如何发声、如何改变音调、响度的。
11.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并上下推拉活塞,就能吹出美妙的乐曲.“上下推拉活塞”改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三者都有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会结合概念解释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1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调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响度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改变了钢尺振动的快慢,音调发生变化。所以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故选C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二、填空题
13.老虎的叫声与画眉鸟的叫声是不同的。 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较大;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大。
【答案】画眉鸟;频率;老虎;振幅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音调低听起来低沉,音调高听起来尖细。
老虎的叫声与画眉鸟的叫声是不同的。画眉鸟的叫声音调高,声音尖细,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频率较大;
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虎的叫声很大,即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振幅大。
故答案为:画眉鸟;频率;老虎;振幅.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14.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在玻璃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
【答案】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相同的瓶子中装有质量不同的水,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说明每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所以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水量多少的关系,提出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关吗?
故答案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分析】音调是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引起的,较多的物体振动时会较慢.
15.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不同。
【答案】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瓶中的水越多,瓶子越不容易振动,则8个玻璃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16.小冬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的。
【答案】音调;空气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17.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 的振动引起的.
(2)吹 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 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答案】(1)空气柱
(2)G;频率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气流激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即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引起的。
(2)一般来说,振动的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如图,G瓶中空气柱最短,所以吹G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分析】声音由振动产生,一般来说,振动的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
18.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 ,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 。
【答案】频率;快慢;超声波;次声波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
只所以称为超声波或次声波,就是因为人听不到,是根据人的听觉范围来划分的。
故答案为:频率;快慢;超声波;次声波.
【分析】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
三、实验探究题
19.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字母代号).
【答案】(1)D、E
(2)C、A、B、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
【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频率的因素实验及科学探究的环节,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长度与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
20.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 .
【答案】(1)A和B
(2)A和C
(3)C和D
(4)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与长度相同,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编号是:A. B.
(2)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编号是:A. C.
(3)为了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编号是:C. D.
(4) 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材料相同、长度都相同,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进行试验,故应进行的操作时: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分析】控制琴弦的材料与长度相同,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同;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
21.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3)如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 填“高”或“低”).
【答案】(1)7
(2)1
(3)快;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用筷子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
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则第7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低。
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质量较多的物体振动慢,音调低.
22.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2、3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解:同一把梳子,齿数相同,划得快,薄塑料片振动快,则音调高;划得慢,薄塑料片振动慢,则音调低。
(2)解:同样的速度划梳子,丙梳子梳齿密,塑料片振动快,则音调高;乙梳子梳齿疏,塑料片振动慢,塑料片音调低。
(3)解:通过探究可得到结论: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分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相关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调不变。并注意将这一要求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I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A;B;C;A;D;F
(2)80、1.02
(3)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于编号为G和H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分别是80cm和1.02mm2,而材料分别是钢和尼龙,那么若编号为E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分别是80cm和1.02mm2,
就可以选用编号为E、G、H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长短和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分析】本实验主要探究探究:“音调高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四、综合题
24.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
【答案】(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瓶内的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2)水快倒满时,瓶内空气柱变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分析】音调随频率的升高而升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往暖水瓶里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瓶内发出的声音将(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音调不变 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用力拨动琴弦
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打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不能听到大象发出的声音
B.人不能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
C.人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分别不同动物的声音
D.狗的声音音调比大象的高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火车从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有所变化。那么当火车疾驶并向我们靠近时,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 )
A.越来越低 B.越来越高
C.先变低后变高 D.先变高后变低
6.一列停靠在站台的甲列车发出一声长鸣,另一列飞驰而过的乙列车也发出一声长鸣。站在铁路旁的人听到的两声长鸣,其音调相比( )
A.甲列车的高 B.乙列车的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7.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
A.变高 B.变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8.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9.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10.2013年10月2日至6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音乐家协会、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承办,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协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举办.参赛者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1.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并上下推拉活塞,就能吹出美妙的乐曲.“上下推拉活塞”改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三者都有
1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调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二、填空题
13.老虎的叫声与画眉鸟的叫声是不同的。 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较大;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大。
14.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在玻璃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
15.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不同。
16.小冬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的。
17.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 的振动引起的.
(2)吹 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 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18.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 ,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 。
三、实验探究题
19.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字母代号).
20.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 .
21.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3)如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 填“高”或“低”).
22.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2、3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I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四、综合题
24.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往暖水瓶里灌水时,会激起暖水瓶水面上方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空气柱变短,一般来说,振动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所以音调会变变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往暖水瓶里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空气柱变短,振动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
2.【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的物体越多,振动慢,音调低.
3.【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用劲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 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 用力敲打鼓,可以使得其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 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4.【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大象的发声频率在14Hz到24Hz之间,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在10000﹣120000Hz之间,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所以人只能听到大象和蝙蝠一部分频率的声音,AB不符合题意;
C.我们在动物园能分辨出不同动物叫声的主要依据是它们声音音色不同,C不符合题意;
D.狗的发声频率范围在452﹣1800Hz之间,大象的发声频率在14Hz到24Hz之间,所以狗的声音音调比大象的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5.【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火车疾驶并向我们靠近时,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在传播时,由于火车离我们越来越近,声波的波长会类似于电磁波变短、频率变大,频率越大音调则越高,故我们听起来汽笛声的音调会越来越高。
故答案为: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6.【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声源靠近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鸣笛声的频率比火车发出的声音要大.因为相同时间内,人耳接收到的波数比火车发出的波数要多.反之,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鸣笛声的频率比火车发出的声音要小.当火车靠近我们时,距离越来越近,人感知的音调逐渐变高,即听到的声音频率增大了。所以站在铁路旁的人听到的两声长鸣,其音调相比乙列车的高。
故答案为:B.
【分析】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比物体发出的声音要小.
7.【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蜜蜂的翅膀在煽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频率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
故选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8.【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 在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水瓶时, 不同水瓶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就不同。
故选A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9.【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变音钟”的声音是变化的,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说明声音的音调变高。这是由于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造成的。香火不能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0.【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B
【分析】弄清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弦乐、管乐、打击乐等等都用到声学的知识,应该明确各种乐器如何发声、如何改变音调、响度的。
11.【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会结合概念解释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12.【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响度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改变了钢尺振动的快慢,音调发生变化。所以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故选C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13.【答案】画眉鸟;频率;老虎;振幅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音调低听起来低沉,音调高听起来尖细。
老虎的叫声与画眉鸟的叫声是不同的。画眉鸟的叫声音调高,声音尖细,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频率较大;
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虎的叫声很大,即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振幅大。
故答案为:画眉鸟;频率;老虎;振幅.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14.【答案】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相同的瓶子中装有质量不同的水,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说明每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所以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水量多少的关系,提出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关吗?
故答案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分析】音调是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引起的,较多的物体振动时会较慢.
15.【答案】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瓶中的水越多,瓶子越不容易振动,则8个玻璃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16.【答案】音调;空气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表演二胡演奏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17.【答案】(1)空气柱
(2)G;频率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气流激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即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引起的。
(2)一般来说,振动的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如图,G瓶中空气柱最短,所以吹G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分析】声音由振动产生,一般来说,振动的物体越短、越细时,振动频率越高。
18.【答案】频率;快慢;超声波;次声波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
只所以称为超声波或次声波,就是因为人听不到,是根据人的听觉范围来划分的。
故答案为:频率;快慢;超声波;次声波.
【分析】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
19.【答案】(1)D、E
(2)C、A、B、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
【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频率的因素实验及科学探究的环节,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长度与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
20.【答案】(1)A和B
(2)A和C
(3)C和D
(4)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与长度相同,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编号是:A. B.
(2)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编号是:A. C.
(3)为了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编号是:C. D.
(4) 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材料相同、长度都相同,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进行试验,故应进行的操作时: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分析】控制琴弦的材料与长度相同,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同;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
21.【答案】(1)7
(2)1
(3)快;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用筷子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
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则第7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低。
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质量较多的物体振动慢,音调低.
22.【答案】(1)解:同一把梳子,齿数相同,划得快,薄塑料片振动快,则音调高;划得慢,薄塑料片振动慢,则音调低。
(2)解:同样的速度划梳子,丙梳子梳齿密,塑料片振动快,则音调高;乙梳子梳齿疏,塑料片振动慢,塑料片音调低。
(3)解:通过探究可得到结论: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分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相关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调不变。并注意将这一要求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23.【答案】(1)A;B;C;A;D;F
(2)80、1.02
(3)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于编号为G和H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分别是80cm和1.02mm2,而材料分别是钢和尼龙,那么若编号为E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分别是80cm和1.02mm2,
就可以选用编号为E、G、H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长短和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分析】本实验主要探究探究:“音调高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24.【答案】(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瓶内的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2)水快倒满时,瓶内空气柱变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分析】音调随频率的升高而升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