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小岛-5上语文(部编版)同步课时分层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4.15小岛-5上语文(部编版)同步课时分层课时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9 09: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上)语文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四单元第15课小岛(含答案)
基础必做篇
一、下面每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隐瞒(mán) 地域(yù) 潜艇(tíng) 长矛(máo)
B. 咽喉(hóu) 盾牌(dùn) 铁勺(sháo) 搅拌(jiǎo)
C. 舀水(tāo) 喉咙(lóng) 驻扎(zhù) 凝视(níng)
二、下面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礁石 赤道 暗堡 神秘 遮挡
B.怀凝 掀开 规矩 军舰 纳闷
C.一楞 罐头 招呼 沉吟 拘束
三、选词填空。
凝视 凝望 注视
1.将军在心里一阵低吟,( )着那片绿色。
2.妈妈用温和的目光( )着我和妹妹。
3.傍晚,我们在江边,静静地( )着天空。
启示 启迪
4.他从大鹏种菜得到( ),就搞了这个油布棚。
5.用快乐的音符,( )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四、加标点。
1.秘书马上问队长 晚上岛上吃什么
2.都从老家 将军纳闷 就近的海岛上有土 不也行吗
3.这是谁的主意 将军问道
巩固提升篇
提升选做题(3选2)
一、按要求写句子。
1.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定了赶回舰上吃晚饭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改变语序,句
子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不远处,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
这个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 ,写出了 。
三、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哽(gēng gěng)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战士们怕烫似(sì shì)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前一亮,看到了饭桌面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jiǎo rǎo)了几下,随后他舀(yǎo yāo)起一勺汤。
1.用“√”选出括号内正确的拼音。
2.用“ ”画出将军想到的方法,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仿写一句话用上三个连续表示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什么“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
拓展挑战题
一、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不忘历史,面向未来
我们按照参观路线的指引有序地参观,每一个参观者心情都是十分沉重,特别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难同胞骸骨真是有难言的疼痛,同时一张张日军残杀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义愤填膺,对日寇恨之入骨。在这些照片中,有日军在南京奸淫掠夺的,有日军杀人比赛的,有日军向我同胞挥刀砍头的,还有日军活埋我同胞的……
据纪念馆记录显示,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同胞被日军杀害30多万人。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这是全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杀,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忏悔的,但也有一些极右分子否认这铁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历史教训。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英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直至1931年“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100 多年来我国都是受侵略的,光是七七事变后的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这悲惨历史我们绝对不能忘记!
我们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选自《第二个春天的日记<岁月如流未蹉跎>续集 第6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义愤填膺:
恨之入骨:
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参观纪念馆令人心情沉重。
B. 所有日本人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C. “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都是历史教训。
D. 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
3.用“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我的祖国(节选)
张海迪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选自《阅读》 2018年第74期)
1.文中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一项。( )
A.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意
B.看电影,打动了幼小的心
C.坐火车,知道了黄河
D.当了作家,懂得了祖国的内涵
2.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引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是想表达 和 。
3.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伟大的。( )
(2)一开始我理解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
(3)我当了作家,渐渐懂得了祖国的悠久历史。( )
4. “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在你心里,祖国是什么?以祖国为题,写一个排比句。
【参考答案】
基础必做篇
一、下面每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
二、下面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三、选词填空。
凝视 注视 凝望 启示 启迪
四、加标点。
1.:“ ?”
2.“。” ,“ ?”
3.“ ”
巩固提升篇
提升选做题(3选2)
一、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正在升起。
2.定了赶回舰上吃晚饭.
3.战士们正在饭堂里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
二、填空。
比喻 礁石 白云 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1.gěng shì jiǎo yǎo
2.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
3.战士们想让将军吃。
拓展挑战题
一、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1.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 恨到骨头里去, 形容痛恨到极点。
2.B
3.画出:我们还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二、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1.A
2.祖国的伟大 对祖国的热爱
3.(1)√(2)√(3)×
4. 不能调换。因为这三个词的意义是一级一级往上升的,只有先学习才能工作,工作后才能创造。
5. 示例:祖国是国境线挺立的界碑,祖国是国徽下不倦的眼神,祖国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