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教学准备
1.远程多媒体课件
2.课前预习导学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总结作者的读书经历,回顾梳理信息的方法
1.同学们,这篇文章写于1989年教师节的前夕,当时冰心奶奶已经89岁高龄了,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在回忆她整个人生的读书经历。冰心奶奶最想告诉我们少年儿童什么呢?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呢?
2.出示句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全班齐读。
师: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要我们....要我们......要我们.......
师小结: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尽量多读一些书,读一些好的书,提升思想,浸润心灵。这9个字,既是冰心对于自己一生读书经历感悟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我们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怀着对冰心老人的敬意,再读这一句。
3.全班回顾、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师生共同归纳。
师:经典的文章,需要细细品味,也需要方法引领。我们来回顾上一堂课所使用的梳理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1)可以借助圈画法,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时间、书名,以及作者的感受等关键词。
(2)可以用列表法,把找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3)可以用归纳法,把信息归纳成几句话,批注在相应的段落旁。
(4)可以列时间轴,将作者的经历串成清晰的一条线索。
(5)还可以分条列出信息,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条理清晰,但要列出的信息进行简要的准确概括。
4.全班交流作者的读书经历:作者在每个阶段读了什么书,对这些书的态度或评价是怎样的?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预设:作者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后来又读了《水浒传》《荡寇志》,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以后再读《红楼梦》,1980年后读了《西游记》《封神榜》和现代文艺作品。
师小结:看到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让我们不禁感慨,冰心奶奶真是一个......的人,难怪她被誉为“文学界的常青树”。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读到老。冰心奶奶用自己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
三、梳理作者读书方法,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讨论
1.活用方法,梳理出作者的读书方法。(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师:孩子们,我们在学习作者的读书经历和好书标准中,抓住时间这一关键信息,借助符号、表格梳理了“读书经历。又抓住“对书的感受或评价”,借助分条梳理“好书标准”。同学们,在学习内容多、信息量大的文章时,我们就可以借助不同方法对课文信息进行梳理,从而把握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梳理方式,梳理出作者的读书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作者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是一知半解地读;后来又读了《水浒传》《荡寇志》,是比较着读;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到中年以后再读,是反复读;1980年后读了现代文艺作品,是挑选、比较读。
3.讨论交流对“一知半解”读书方法的看法。
(1)出示“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
(2)全班交流: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说说理由。
(3)小组辩论。
师:咱们来开展一次小型辩论赛吧?小组内辩论,正方反方陈述观点,说清理由。
预设:
①赞同。读总比不读书好,“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书读得多了慢慢就明白了。
②不赞同。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既浪费时间,也没什么效果,有时候还造成理解的错误。
师:感谢双方精彩的论述。让我们听到了关于这种读书方法的不同观点。
4.交流自己“反复读”读书方法的看法,你有没有使用过这种方法来读书呢?
预设:我最喜欢读《西游记》,已经反复读了两三遍,越读越有意思。
4.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除了这些读书方法?你自己还有哪些读书的方法?
预设:
(1)语文课上,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还有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想象、读写结合、猜读等方法。
(2)我读书还会把好词佳句摘抄写下来。
......
5.教师小结: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根据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四、梳理交流读书的好处,结合生活经历说体会。
1.交流汇报读书好处。
师:冰心一生钟爱读书,因为读书,她感受到了生动的故事情节,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增加了人生感悟,这些都让作者读而不倦,乐此不疲。她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再次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梳理。
预设:
(1)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事,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2)通过读书能知道许多事情认识,许多人物。
(3)作者永远感到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师: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你认为读书还有哪些好处?
预设:
(1)我觉得书中的许多故事和人物都非常有趣,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
师小结:读书,所带来的好处,真是各不相同,所读的书不同,收获、感悟也都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个人读书,不同时期,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从“多读书、读好书”中感受到了“读书好”。
3.师:《三国演义》精彩的故事情节,《水浒传》生动的人物性格,《红楼梦》深刻的人生感悟, 对于冰心奶奶来讲,读书带给他的快乐是最大的好处。难怪她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出示:我永远感到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出示句子,学生齐读。结合你的读书经验,思考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
(1)通过读书,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
(2)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书就像朋友一样陪伴我,让我不再孤单。
(3)我给弟弟读故事书,看他听得那么认真,我很高兴。
(4)读书时,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面的人物,我感觉很快乐。
教师归纳并相机板书:最大的快乐。
五、教师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师:孩子们,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与书为伴,铭记冰心奶奶的读书建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希望你们像冰心奶奶一样多读书,读好书,一生以书为友,以书相伴。
3.推荐阅读:《留几本书在窗台》《追寻书籍的味道》
六、作业:
小练笔:选一本你读过的好书,写一写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26 忆读书
读书好 最 一知半解读
多读书 大 比较读
读好书 的 反复读
快 挑选读
乐 .....
《忆读书》学习导学单
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梳理方式,梳理出作者的读书方法,在小组内交流。(要写清楚作者的阅读时间、书目、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