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限时训练
选择题
1.如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2.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4.夏夜,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5.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的角度为( )
A.65° B.50° C.5° D.10°
6.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是光在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
D.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
7.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
B.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C.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
8.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观察到的像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池塘边看见水中有一条鱼,A、B两点为像点或物点,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B.鱼的真实位置在B点
C.在人眼处用激光笔照A点能照到鱼 D.在人眼处用激光笔照B点能照到鱼
填空题
1.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小梦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当她以0.1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经过5s后,小梦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梦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如图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当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会发现碗中还有一枚硬币,前者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 ,后者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 (选填“空气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气”)中发生 (选填“反射”或“折射”),此时看见的硬币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更 (选填“高”或“低”)。聪明的小明由此联想到上次跟爷爷钓鱼的场景,应使用渔叉对准眼睛所看见 (选填“鱼下方”或“鱼上方”)的位置才能叉到鱼。
4.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判断折射角的大小是 °,光线是从 斜射入 中的。
5.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三 作图题
1.如图所示,一束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
4.如图所示,A、B分别是水面上方和水中的两个发光点,站在C点的人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完全重合,请画出发光点A的像和人眼看到发光点B的光路图。
实验题
1.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白色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明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2)纠正错误之后,小明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右表所示.请你帮他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原因可能是 .
(3)硬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若以接缝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小明还发现,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