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二单元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含答案)
基础必做篇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941年秋,rì kòu( )集中兵力,向我国晋察冀根据地大举jìn fàn( )。为掩护群众和连队 zhuǎn yí( ),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 dǐng fēng( ),英勇 fèn zhàn( ),最后从xuán yá( )边纵身跳下深谷。
二、补充词语。
( )地瞄准 ( )的怒火 ( )地撤退( )的声音 ( )地打击 ( )的山路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气( )山河 居高( )下 横七( )八 ( )首挺胸
斩钉( )铁 全神( )注 ( )天动地 粉身( )骨
身体粉碎,死得很惨。( )
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 )
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一点儿也不犹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没有规律,乱七糟。( )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对的画“√”。
1.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终身跳下深谷。( )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
巩固提升篇
提升性选做题(3选2)
根据课文填空。
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这句话表现出五个战士有 和 。他们佯装撤退,实际是为了完成掩护 的任务。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把“石头”比作“雹子”,体现 砸向敌人时的迅猛、有力与密集,“ ”是五位壮士英勇战斗的力量源泉。
二、理解文中句子,回答文后问题。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口号: !
!
2.这声音体现出五壮士对 的仇恨, 对
的热爱和忠诚。这句话赞扬了
。
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居高临下”的意思是: ;“山涧”的意思是 。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3.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 和 ,表现了壮士们 的精神。
拓展挑战题
一、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老师的餐巾纸
①一帮小学时的老同学,毕业40年后聚会。让大家意外的是,组织者还邀请到了王老师。她是还健在的唯一的老师,已经退休,回到了城里。当年我们这些山村里的娃娃,也都已经两鬓微白,步入中年。久远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②一位女同学,拉着王老师的手,激动地说:“王老师,您教了我们三年,您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王老师摇摇头。女同学说:“是您给过我的一张餐巾纸。那天,我家里出了点事,心情不好。上课的时候,老是走神,心不在焉,任课老师很生气,让我下课后到办公室去一趟。在办公室里,那位任课老师再次狠狠地训斥了我,骂我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我没为自己辩解,只是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候,坐在对面的您,走到我身边,您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递给我一张餐巾纸。接过您递过来的餐巾纸,我再也控制不住,哇哇大哭起来。您抱着我,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平静下来后,我告诉您,前一天,我的父亲,在山上采石时,腰被石头砸伤了。”
③女同学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王老师抬起身,从餐桌上的纸巾盒里,抽出一张餐巾纸,递给女同学。女同学接过餐巾纸说:“谢谢您,王老师。”
④旁边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走到王老师身边,说:“王老师,您也给过我餐巾纸。”
⑤男同学看看大家说:“我记得王老师是从城里调来的,在我们眼里,王老师您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女神一样。”头发花白的王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哪是什么女神啊,说实话,刚接到通知要调到那所山村小学时,我还偷偷哭了好几天鼻子呢。但是,去了那儿,见到了你们这些学生,我才觉得,一点也不后悔。”
⑥男同学接着说:“小时候我很调度,是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有一次,我和高年级的一个学生打架,鼻梁都被打出血了。我们分别被揪到了老师办公室。我心想,这回死定了,一定要被您狠狠骂一通了。您却没有骂我,见到我后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从包里拿出一张餐巾纸,帮我轻轻擦拭鼻梁上的血迹。”男同学环顾一下大家,激动地说:“那时候,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别说餐巾纸,连卫生纸都没用过。那是我第一次感触到餐巾纸,那么白,那么柔软,擦在伤口上,一点也不觉得疼,反而有一种柔软得让人心碎的感觉。王老师,我一直没告诉您,那次我为什么和那个男生打架。”
⑦王老师看着他:“这事我隐约记得,你很倔强,坚持不肯说为什么打架。那么,现在能告诉我吗?”男同学点点头:“那个高年级的同学说您坏话,说您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才被发配到我们学校的。我不服,就和他打起来了。”王老师笑了。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让人奇怪的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竟然都是王老师的餐巾纸,在场的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过老师的餐巾纸,有的是擦眼泪,有的是擦伤口,有的是擦鼻涕,有的是擦汗水。
⑧王老师挨个将大家看了一眼:“我没想到,你们会记得这么多,这么清晰。我也记得那盒餐巾纸,那是我的一位在国外的亲戚,带给我的礼物,那时候,国内还没有餐巾纸呢。”顿了顿,她突然故作神秘地说:“说实话,刚开始给你们用的时候,我也很舍不得呢。”我们都笑了。我们这群中年人,围着老师,笑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⑨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老师的餐巾纸,擦拭过我们最柔软的部位。那不单是一张小小的餐巾纸,那是一位老师,对学生付出的爱。
1.文章以“老师的餐巾纸”为标题,好在哪里?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至少回答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文章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蕴含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穷人的风骨
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让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一两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您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您送来。”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
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中画“ ”的句子表明了“我”( )
A.担心说得太多,会让学生起疑心,进而知道事情的真相。
B.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一位老师分内之事,因此无需多做解释。
C.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4.这篇短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基础必做篇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日寇 进犯 转移 顶峰 奋战 悬崖
补充词语。
全神贯注 满腔 有计划 坚强不屈 有力 崎岖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吞 临 竖 昂 截 贯 惊 粉
粉身脆骨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横七竖八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对的画“√”。
(2)√
巩固提升篇
提升性选做题(3选2)
一、根据课文填空。
1.顽强的斗志 坚定地目标 群众和主力转移
2.石头 中国人民的仇恨
二、理解文中句子,回答文后问题。
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2. 日本帝国主义 党和人民 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三、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1.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
2.顶峰歼敌
3.动作 语言 视死如归,英勇壮烈
拓展性挑战题
一、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1.①题目新颖,吸引读者;②是全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
2.①善解人意、宽容待人;②温柔细心,默默奉献。
3.对王老师深深的感激
4.照应题目,深化主题
二、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1.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给“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
2.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
3.C
4.父亲。他是一个有自尊,身处贫困处境仍有骨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