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走月亮》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9 14: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 走月亮
第2课时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作者和阿妈走月亮,哪些所见所闻让你觉得很奇妙?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
复习引入
细细品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我”和阿妈先来到了哪里?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桌讨论一下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月亮升起图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时间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村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夜图。写出了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温馨的境界。
排比
月光明亮而柔和,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秋天月夜有着怎样的美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洒满月光的小路”写出了环境的优美。
“走着,走着”把我和阿妈的快乐幸福之情表现出来。
细细品读第4、5自然段,说一说“我”和阿妈接着走到了哪里?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桌讨论一下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月下溪边图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鹅卵石间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光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
朗读指导:两个“流着”要读出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
“我”和阿妈在哪里走月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在溪边走月亮
◇听到:溪水声
◇闻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看到:鹅卵石、小水塘抱月
◇想到:白天阿妈在溪里洗衣裳,“我”采野花、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花瓣
细细品读第6、7自然段,说一说“我”和阿妈还走到了哪里?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桌讨论一下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月下田园图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飘来的果香,多甜美、多幸福呀!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把秋天的夜晚写活了。
语文要素
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设问
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听到:秋虫唱歌、夜鸟拍翅、鱼儿跳跃、沟水汩汩
◇闻到:果子的甜香
◇看到:修补的村道、果子挂满枝头
◇想到:油菜开花、找兔草、收油菜、栽水稻、稻谷成熟……
“我”和阿妈还走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语文要素
学法小结
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
概念: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各个部位是触觉。
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时,我们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尝到滋味,摸到感觉……我们读句子时,脑袋里想象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画面场景,边读边强化对文章的理解,品味语言文字。
运用:“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们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自己看见溪水,闻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的情形,从而感受溪水、花草的香与月光相互交融的和谐画面。
平平安安
层层叠叠
苍苍茫茫
积累:
“坑坑洼洼、闪闪烁烁”是AABB式的四字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要素
归纳小结
这是一篇表现儿童情趣的抒情散文。通过写“我”小时候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展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和快乐。
细细品读第8、9自然段,说一说“我”和阿妈走月亮有什么感受
月亮牵星图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浓浓的亲情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风景美、亲情浓、丰收喜……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日子。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体现在哪里?
(1)夜晚的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2)“我”和阿妈走过溪边、田埂,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3)“我”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移步换景写景物
移步换景法就是按照地点的转移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比如在本文中,作者沿着自己和阿妈走月亮的路线,从村里的小路到溪边、从果园到庄稼地等,描写了朦胧的月色和月光下如诗如画的景色。
写法借鉴
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请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一处景物。
示例:我漫步在乡村小路上,隐约看见前面有一条雾带,走着走着,雾带忽然不见了,我用手四处乱抓,可什么也没抓到。原来,我正站在雾带里。我走到毛豆田里,鞋子、裤角都湿了。毛豆叶上的露珠慢慢地滚动着,小草轻轻地靠在我的脚上,像是在和我亲热一样。我用手在露珠上一点,露珠变成了一滴滴的小水珠,向四面散去。走着走着,我又来到新村边。向南望去,以往那高高的楼房今天只能看见模糊的轮廓,以前那挺拔高大的树木,今天也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一些树影。晨鸟“啾啾啾啾”地歌唱,好像在歌唱这迷人的早晨,又好像在叫人们出来看这迷人的晨景。
月亮升起图 月光柔和
美好的景色
浓浓的亲情
走月亮
课文图示
月下溪边图 气氛祥和
月下田园图 田园丰收
月亮牵星图 血脉亲情
本文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主题感悟
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山高、村静、水香、塘趣、果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温暖、幸福和快乐!
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