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4 20:54: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2021七上·高州月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2021七上·高州月考)微信登录时的界面就是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它是一个(  )
A.圆球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柱体
3.(2021七上·吉林期中)下列有关地球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面积为5.1万平方千米 B.平均半径为6371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赤道周长约8000千米
4.(2021七上·柳州期中)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月球绕着地球转
5.(2021七上·江油月考)关于下图乙、丙两点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南方 B.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
C.乙点位于丙点的西南方 D.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北方
6.(2021七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经纬线、经纬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
C.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D.纬度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7.(2021七上·江油月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轴指向北极星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8.(2021七上·江油月考)读“地球某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题。下列关于B、C两地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点的时间比B点早 B.B点此时是白天
C.B点在C点的正东方 D.B、C两点同属北半球
(2021七上·宁强期末)某同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并拨动地球仅演示自转运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此演示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
A.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B.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表示地球自转
C.手电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半个球面
D.图示时刻,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10.此过程能较好地演示出(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五带形成 D.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11.(2021七上·淮南期末)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地的地理位置是(  )
A.(40°S,20°W) B.(40°S,20°E)
C.(20°N,40°W) D.(40°N,20°E)
(2)四地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2021七上·瑶海期末)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纬度是(  )
A.40°N B.40°S C.40°W D.40°E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丁地在乙地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021七上·营口期末)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玩转地球仪。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③点的经纬度是(  )
A.150°W,23.5°N B.150°E,23.5°S
C.150°E,23.5°N D.150°W,23.5°S
14.关于经纬线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位于最大的纬线圈上
B.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东西方向
C.①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半球
15.(2021七上·汽开区期末)在海边观察从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到船身,该现象说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下降
16.(2021七上·集贤期末)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0°经线和180°经线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 D.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
17.(2021七上·铁锋期末)下列四条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
A.30°N B.50°S C.50°N D.70°N
(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 2021年4月,我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从天宫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圆柱体 B.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地方
19.下列地理事物无法从天宫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本初子午线
20.(2021七上·云南期末)在地球上“坐地日行八万里”和“找不到北了”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以下四位同学写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
小明: 北回归线和北极点 小东: 赤道和北极点 小芳: 南回归线和南极点 小红: 赤道和南极点
A.小明 B.小东 C.小芳 D.小红
21.(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时差 D.季节的变化
(2021七上·汝南期末) 1982年,厄瓜多尔政府在基多(厄瓜多尔首都)以北27千米的赤道上,建造了一座新的赤道纪念碑,新碑是世界上最准确的赤道标记,被厄瓜多尔人称为“世界之半”。下图为“新赤道纪念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新赤道纪念碑位于(  )
A.20°N纬线 B.0°经线 C.20°W经线 D.0°纬线
23.新赤道纪念碑被称为“世界之半”,意味着这里是(  )
A.东、西半球分界线 B.东经、西经分界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陆地、海洋分界线
(2021七上·泸县期末)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读材料完成第下列小题。
24.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上空,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5.手机用户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是(  )
A.羊皮地图 B.传统纸质地图
C.陶片地图 D.电子地图
2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A.1小时 B.1天 C.1月 D.1年
二、连线题(5分)
27.(2021七上·五常期末)将下列经纬线的度数与其对应说法对号入座。
三、综合题(共3题,共31分)
28.(2020七上·农安期中)读经纬网图,完成各题。
(1)写出甲点的经纬度。
甲、   ,   。
(2)写出丁点所在半球:   、   。
(3)就高、中、低纬度而言,丁点位于   纬度。
(4)甲点位于乙点的   方向。
29.(2021七上·定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坐标:A   ,B   。
(2)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C(41°N,100°E),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位置D(75°S,164°E),将C、D标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3)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   ,D点位于   (低/中/高)纬,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填字母)
(4)判断方向:C点位于A点的   方向,B点位于D点的   方向。
30.(2021七上·和平期末)实践试题
实践主题:认识、绘制经纬线
实践所需材料:彩笔、白纸、橘子、小刀
实践步骤:
第一步:绘制经纬线
橘蒂代表北极,橘脐代表南极。
(1)A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的线是   ;
(2)B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的线是   。
第二步:切经纬线、绘经纬线图
(3)剥开橘子,观察橘瓣(代表经线)形状,绘制经线的主视(从侧面观察)图,俯视(从极点上空观察)图。
(4)沿纬线切开橘子,绘制纬线的主视(从侧面观察)图,俯视(从极点上空观察)图。
四、图文分析题(共6分)
31.(2021七上·内黄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3名航天员的消耗品、舱外航天服、平台物资与在轨运行的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为后续飞行任务的执行和空间站进一步开展在轨建造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
(1)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   (南或北)半球,   (东或西)半球。
(2)若天舟二号的残骸掉在图中A地,则A地的经纬度是   ,其位于太原的   方向。
(3)假如你乘坐天舟二号进入太空,并从太空观察地球,你会发现地球是一个   。
(4)天舟二号发射当天,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酒泉最晚见到日出,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根据月食现象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 微信登录时的“蓝色弹珠”界面就是地球,实际上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A.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A不符合题意;
B.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不符合题意;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符合题意;
D. 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因此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5.【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纬,后面的字母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后面的字母用“S”表示;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以东,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后面的字母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度,后面的字母用“W”表示,由此可以判断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纬度是35°E,20°N; 丙点的经纬度是35°W,40°S;根据两个点的经度判断乙点在丙点的偏东方,故A错误。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故B正确。根据两个点的纬度判断乙点在丙点的偏北方,故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6.【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A正确。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故C正确。纬度从两极向赤道应逐渐减小,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D。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7.【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材料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差异。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8.【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时间早,B点与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C点的时间比B点晚,故A叙述错误,C叙述正确;图中白色部分是昼半球,B点此时是白天,故B叙述正确;B点和C点都位于北回归线上,都位于北半球,故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答案】9.A
10.A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中间的旋转轴叫地轴,是人们假想出的地球旋转所围绕的轴。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9.读图可知,模拟地球自转运动时,首先摆放地球仪时,让北极指向北方,故A正确。
10.拨动地球仪演示的是自转运动,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A正确。
11.【答案】(1)D
(2)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丙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40°N,20°E),故答案为:D。
(2)以上四个地方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地方是甲地,乙、丙、丁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12.【答案】(1)A
(2)B
(3)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甲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纬40°,故答案为:A.(2)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乙地,甲地位于中纬度和东半球,丙地位于高纬度,丁地位于中纬度,故答案为:B。(3)在经纬网上, 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丁地是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故答案为:D。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赤道向北分为90个纬度,向南也分为90个纬度,均向极点增大。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3)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答案】13.C
14.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3.由图可知,③点的经度为150°E,纬度为23.5°N,故坐标为(150°E,23.5°N),C正确,故答案为:C。
14.②位于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A正确;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B错误;①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错误;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半球,D错误,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A正确。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海平面下降无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16.【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是东半球,其余部分是西半球。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赤道为南北半球、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故答案为:C。
【点评】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7.【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其中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纬度越高的纬线越短,以上四条纬线中,70°N的纬线最短,30°N的纬线最长,50°S和 50°N等长,故答案为:D。
【点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答案】18.B
19.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18.由图可知,从天宫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不是圆柱体,也不是正方体,“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对地球的不正确认识,故答案为:B。
19.从天宫看地球,能看到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天空中的白云,不能看到经纬网,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实际是不存在的,是人为地设置上去的,因此看不到本初子午线。故答案为:D。
20.【答案】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北极点为地球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没有北方,依据题意,故小东同学写的答案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①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②在极地俯视图上判断方向时,一般需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是南极点还是北极点,再依据经纬度变化方向去判读。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
21.【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的自转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不断地运动,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地球本身不发光,会产生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排除ABC;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答案】22.D
23.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点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2.赤道是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属于纬线,纬度为0°,因此,新赤道纪念碑位于0°纬线上,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3.新赤道纪念碑位于0°纬线上,0°纬线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经、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陆地、海洋的分界线是海岸线,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24.A
25.D
26.B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2)电子地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地图家族的新宠儿,它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可任意缩放,可定位搜索,可导航……,如百度地图、谷歌地图、车载导航都属于电子地图。
(3)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
24.读图分析可知:
A.A点的经纬度是 (140°E,0°) ,A符合题意;
B.B点的经纬度是 (140°W,0°) ,B不符合题意;
C.C点的经纬度是 (140°E,10°S) ,C不符合题意;
D.D点的经纬度是 (140°W,10°N)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手机用户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是电子地图,非常方便、快捷。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天。根据题意可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因此其运行周期约为1天。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7.【答案】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起点;0°纬线是赤道,是南北纬度的起始点;23.5°N是北回归线;90°S是南极点;66.5°N是北极圈。
【点评】重要的经纬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0°纬线:赤道(零度纬线,世界最长的纬线)。
南北纬90°纬线,南北极的极点。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极昼极夜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28.【答案】(1)15°W;0°
(2)西半球;南半球
(3)低
(4)西南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15°W,0°。(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丁点(30°W,10°S)所在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丁点位于低纬度。(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1)15°W;0°;(2)西半球;南半球;(3)低;(4)西南。
【点评】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29.【答案】(1)(40°N,110°E);(60°S,180°)
(2)如下图所示:
(3)A;高;AC;BD
(4)西北;东北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右图中经线度数是向东增加的,是东经,纬线度数是向北增加的,是北纬。A点的经纬度是110°E,40°N,左图中B点位于180°经线上,纬度是向南增加的是南纬,所以B点的经纬度是180°,60°S。
(2)在由图中找到110°E,再画出41°N,在北纬40°以北附近,找到它们的交点,用点标出即是C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在左图中164°E在180°左边和160°E之间,75°S在南纬70°和南纬80°中间,找出这个交点,标处D即可。
(3)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可知,A位于40°N,B位于60°S,C位于北纬41°,D位于75°S,所以A所在的纬线长。南北纬30°之间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D位于75°S,属于高纬度。东半球范围是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所以AC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南纬在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所以AC在北半球,BD在南半球。
(4)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C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向,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30.【答案】(1)纬线
(2)经线
(3)如下图所示:
经线主视图数量不限,连接南北极,圆滑曲线即可;经线俯视图数量不限,由极点发射,呈放射状线段。
(4)如下图所示:
纬线主视图,要求有赤道(赤道与南北极连线垂直),数量不限;纬线俯视图为同心圆,数量不限。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是连接东西方向的纬线。
(2)B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的是连接南北方向的经线,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3)从侧面看地球仪时,经线与人平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经线是呈辐射状分布,如下图:
(4)沿纬线切开橘子,从侧面看到纬线是平行的,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从极点看地球是一个圆环状。如下图:
【点评】经线也称子午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经线圈被两极分成的半圆称为“经线”。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平行的线称为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往两极纬线越短,赤道为0度纬线,越往南北两极,纬度越大,最大为南北纬90度,所有纬线之间相互平行,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线共同构成了经纬网,经纬网中的网格越往赤道越大,越往两级越小。
31.【答案】(1)北;东
(2)(110°E,40°N);西北
(3)球体
(4)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东边总比西边更早看到日出,而酒泉在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处于最西边,因此最晚见到日出。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向东至160°E之间的东半球。
(2)图中A点所在纬度数值为40°,所在经度数值为110°,根据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数向西增大、北纬度数向北增大、南纬度数向南增大判断,A点经纬度为(40°N、110°E);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其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
(3)假如你乘坐天舟二号进入太空,并从太空观察地球,会发现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球体。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东边地点日出和日落早,西边地点日出和日落晚,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酒泉是位置最靠西的一个,因此最晚看到日出。
【点评】(1)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2021七上·高州月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根据月食现象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2021七上·高州月考)微信登录时的界面就是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它是一个(  )
A.圆球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柱体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 微信登录时的“蓝色弹珠”界面就是地球,实际上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2021七上·吉林期中)下列有关地球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面积为5.1万平方千米 B.平均半径为6371米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赤道周长约8000千米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A.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A不符合题意;
B.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不符合题意;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符合题意;
D. 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4.(2021七上·柳州期中)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月球绕着地球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因此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5.(2021七上·江油月考)关于下图乙、丙两点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南方 B.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
C.乙点位于丙点的西南方 D.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北方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纬,后面的字母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后面的字母用“S”表示;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以东,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后面的字母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度,后面的字母用“W”表示,由此可以判断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纬度是35°E,20°N; 丙点的经纬度是35°W,40°S;根据两个点的经度判断乙点在丙点的偏东方,故A错误。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故B正确。根据两个点的纬度判断乙点在丙点的偏北方,故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6.(2021七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经纬线、经纬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
C.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D.纬度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A正确。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故C正确。纬度从两极向赤道应逐渐减小,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D。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7.(2021七上·江油月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轴指向北极星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材料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差异。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8.(2021七上·江油月考)读“地球某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题。下列关于B、C两地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点的时间比B点早 B.B点此时是白天
C.B点在C点的正东方 D.B、C两点同属北半球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时间早,B点与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C点的时间比B点晚,故A叙述错误,C叙述正确;图中白色部分是昼半球,B点此时是白天,故B叙述正确;B点和C点都位于北回归线上,都位于北半球,故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021七上·宁强期末)某同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并拨动地球仅演示自转运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此演示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
A.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B.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表示地球自转
C.手电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半个球面
D.图示时刻,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10.此过程能较好地演示出(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五带形成 D.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9.A
10.A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中间的旋转轴叫地轴,是人们假想出的地球旋转所围绕的轴。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9.读图可知,模拟地球自转运动时,首先摆放地球仪时,让北极指向北方,故A正确。
10.拨动地球仪演示的是自转运动,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A正确。
11.(2021七上·淮南期末)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地的地理位置是(  )
A.(40°S,20°W) B.(40°S,20°E)
C.(20°N,40°W) D.(40°N,20°E)
(2)四地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D
(2)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丙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40°N,20°E),故答案为:D。
(2)以上四个地方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地方是甲地,乙、丙、丁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12.(2021七上·瑶海期末)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纬度是(  )
A.40°N B.40°S C.40°W D.40°E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丁地在乙地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甲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纬40°,故答案为:A.(2)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中,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乙地,甲地位于中纬度和东半球,丙地位于高纬度,丁地位于中纬度,故答案为:B。(3)在经纬网上, 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丁地是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故答案为:D。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赤道向北分为90个纬度,向南也分为90个纬度,均向极点增大。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3)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021七上·营口期末)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玩转地球仪。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③点的经纬度是(  )
A.150°W,23.5°N B.150°E,23.5°S
C.150°E,23.5°N D.150°W,23.5°S
14.关于经纬线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位于最大的纬线圈上
B.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东西方向
C.①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半球
【答案】13.C
14.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3.由图可知,③点的经度为150°E,纬度为23.5°N,故坐标为(150°E,23.5°N),C正确,故答案为:C。
14.②位于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A正确;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B错误;①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错误;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半球,D错误,故答案为:A。
15.(2021七上·汽开区期末)在海边观察从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到船身,该现象说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下降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A正确。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海平面下降无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16.(2021七上·集贤期末)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0°经线和180°经线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 D.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
【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是东半球,其余部分是西半球。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赤道为南北半球、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故答案为:C。
【点评】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7.(2021七上·铁锋期末)下列四条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
A.30°N B.50°S C.50°N D.70°N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其中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纬度越高的纬线越短,以上四条纬线中,70°N的纬线最短,30°N的纬线最长,50°S和 50°N等长,故答案为:D。
【点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 2021年4月,我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从天宫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圆柱体 B.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地方
19.下列地理事物无法从天宫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本初子午线
【答案】18.B
19.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18.由图可知,从天宫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不是圆柱体,也不是正方体,“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对地球的不正确认识,故答案为:B。
19.从天宫看地球,能看到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天空中的白云,不能看到经纬网,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实际是不存在的,是人为地设置上去的,因此看不到本初子午线。故答案为:D。
20.(2021七上·云南期末)在地球上“坐地日行八万里”和“找不到北了”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以下四位同学写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
小明: 北回归线和北极点 小东: 赤道和北极点 小芳: 南回归线和南极点 小红: 赤道和南极点
A.小明 B.小东 C.小芳 D.小红
【答案】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北极点为地球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没有北方,依据题意,故小东同学写的答案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①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②在极地俯视图上判断方向时,一般需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是南极点还是北极点,再依据经纬度变化方向去判读。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
21.(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时差 D.季节的变化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的自转运动是地球绕着地轴不断地运动,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地球本身不发光,会产生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排除ABC;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2021七上·汝南期末) 1982年,厄瓜多尔政府在基多(厄瓜多尔首都)以北27千米的赤道上,建造了一座新的赤道纪念碑,新碑是世界上最准确的赤道标记,被厄瓜多尔人称为“世界之半”。下图为“新赤道纪念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新赤道纪念碑位于(  )
A.20°N纬线 B.0°经线 C.20°W经线 D.0°纬线
23.新赤道纪念碑被称为“世界之半”,意味着这里是(  )
A.东、西半球分界线 B.东经、西经分界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陆地、海洋分界线
【答案】22.D
23.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点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2.赤道是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属于纬线,纬度为0°,因此,新赤道纪念碑位于0°纬线上,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3.新赤道纪念碑位于0°纬线上,0°纬线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经、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陆地、海洋的分界线是海岸线,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七上·泸县期末)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读材料完成第下列小题。
24.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上空,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5.手机用户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是(  )
A.羊皮地图 B.传统纸质地图
C.陶片地图 D.电子地图
2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A.1小时 B.1天 C.1月 D.1年
【答案】24.A
25.D
26.B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2)电子地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地图家族的新宠儿,它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可任意缩放,可定位搜索,可导航……,如百度地图、谷歌地图、车载导航都属于电子地图。
(3)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
24.读图分析可知:
A.A点的经纬度是 (140°E,0°) ,A符合题意;
B.B点的经纬度是 (140°W,0°) ,B不符合题意;
C.C点的经纬度是 (140°E,10°S) ,C不符合题意;
D.D点的经纬度是 (140°W,10°N)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手机用户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是电子地图,非常方便、快捷。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天。根据题意可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因此其运行周期约为1天。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连线题(5分)
27.(2021七上·五常期末)将下列经纬线的度数与其对应说法对号入座。
【答案】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起点;0°纬线是赤道,是南北纬度的起始点;23.5°N是北回归线;90°S是南极点;66.5°N是北极圈。
【点评】重要的经纬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0°纬线:赤道(零度纬线,世界最长的纬线)。
南北纬90°纬线,南北极的极点。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极昼极夜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三、综合题(共3题,共31分)
28.(2020七上·农安期中)读经纬网图,完成各题。
(1)写出甲点的经纬度。
甲、   ,   。
(2)写出丁点所在半球:   、   。
(3)就高、中、低纬度而言,丁点位于   纬度。
(4)甲点位于乙点的   方向。
【答案】(1)15°W;0°
(2)西半球;南半球
(3)低
(4)西南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15°W,0°。(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丁点(30°W,10°S)所在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丁点位于低纬度。(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1)15°W;0°;(2)西半球;南半球;(3)低;(4)西南。
【点评】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29.(2021七上·定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坐标:A   ,B   。
(2)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C(41°N,100°E),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位置D(75°S,164°E),将C、D标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3)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   ,D点位于   (低/中/高)纬,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填字母)
(4)判断方向:C点位于A点的   方向,B点位于D点的   方向。
【答案】(1)(40°N,110°E);(60°S,180°)
(2)如下图所示:
(3)A;高;AC;BD
(4)西北;东北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右图中经线度数是向东增加的,是东经,纬线度数是向北增加的,是北纬。A点的经纬度是110°E,40°N,左图中B点位于180°经线上,纬度是向南增加的是南纬,所以B点的经纬度是180°,60°S。
(2)在由图中找到110°E,再画出41°N,在北纬40°以北附近,找到它们的交点,用点标出即是C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在左图中164°E在180°左边和160°E之间,75°S在南纬70°和南纬80°中间,找出这个交点,标处D即可。
(3)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可知,A位于40°N,B位于60°S,C位于北纬41°,D位于75°S,所以A所在的纬线长。南北纬30°之间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D位于75°S,属于高纬度。东半球范围是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所以AC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南纬在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所以AC在北半球,BD在南半球。
(4)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C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向,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30.(2021七上·和平期末)实践试题
实践主题:认识、绘制经纬线
实践所需材料:彩笔、白纸、橘子、小刀
实践步骤:
第一步:绘制经纬线
橘蒂代表北极,橘脐代表南极。
(1)A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的线是   ;
(2)B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的线是   。
第二步:切经纬线、绘经纬线图
(3)剥开橘子,观察橘瓣(代表经线)形状,绘制经线的主视(从侧面观察)图,俯视(从极点上空观察)图。
(4)沿纬线切开橘子,绘制纬线的主视(从侧面观察)图,俯视(从极点上空观察)图。
【答案】(1)纬线
(2)经线
(3)如下图所示:
经线主视图数量不限,连接南北极,圆滑曲线即可;经线俯视图数量不限,由极点发射,呈放射状线段。
(4)如下图所示:
纬线主视图,要求有赤道(赤道与南北极连线垂直),数量不限;纬线俯视图为同心圆,数量不限。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是连接东西方向的纬线。
(2)B同学在橘子上用彩笔所绘制的是连接南北方向的经线,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3)从侧面看地球仪时,经线与人平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经线是呈辐射状分布,如下图:
(4)沿纬线切开橘子,从侧面看到纬线是平行的,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从极点看地球是一个圆环状。如下图:
【点评】经线也称子午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经线圈被两极分成的半圆称为“经线”。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平行的线称为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往两极纬线越短,赤道为0度纬线,越往南北两极,纬度越大,最大为南北纬90度,所有纬线之间相互平行,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线共同构成了经纬网,经纬网中的网格越往赤道越大,越往两级越小。
四、图文分析题(共6分)
31.(2021七上·内黄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3名航天员的消耗品、舱外航天服、平台物资与在轨运行的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为后续飞行任务的执行和空间站进一步开展在轨建造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
(1)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   (南或北)半球,   (东或西)半球。
(2)若天舟二号的残骸掉在图中A地,则A地的经纬度是   ,其位于太原的   方向。
(3)假如你乘坐天舟二号进入太空,并从太空观察地球,你会发现地球是一个   。
(4)天舟二号发射当天,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酒泉最晚见到日出,原因是   。
【答案】(1)北;东
(2)(110°E,40°N);西北
(3)球体
(4)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东边总比西边更早看到日出,而酒泉在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处于最西边,因此最晚见到日出。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向东至160°E之间的东半球。
(2)图中A点所在纬度数值为40°,所在经度数值为110°,根据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数向西增大、北纬度数向北增大、南纬度数向南增大判断,A点经纬度为(40°N、110°E);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其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
(3)假如你乘坐天舟二号进入太空,并从太空观察地球,会发现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球体。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东边地点日出和日落早,西边地点日出和日落晚,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酒泉是位置最靠西的一个,因此最晚看到日出。
【点评】(1)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