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自我检测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自我检测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9 16: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自我检测卷2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一班同学捐书120本,________________,二班同学捐书多少本?如果解答此题所列算式为120÷(1+),横线上的条件是( )。
A.二班比一班多 B.一班比二班多 C.二班比一班少 D.一班比二班少
2.180克的相当于100克的( )。
A. B. C. D.
3.六(2)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全班有( )人。
A.24+24×(1+) B.24+24÷ C.24× D.24×(1+)
4.东湖小区今年拥有电脑的家庭有120户,比去年增加了,东湖小区去年拥有电脑的家庭有多少户?下面图( )正确表达了题目的意思。
A.B.C.
5.一批水泥重吨,用去,还剩下多少吨?正确列式是( )。
A.× B.×(1-) C.- D.-×
6.六(1)班有男生20人,比女生少,女生有多少人?列式( )。
A.20×(1+) B.20×(1-) C.20÷(1+) D.20÷(1-)
7.朱红的图书比李明多,朱红的图书就相当于李明的(  )
A. B. C.
8.40的相当于35的( )。
A. B. C.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甲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乙班人数比甲班人数少( )
10.一桶汽油用去它的后还剩60千克,这桶汽油原来有( )千克。
11.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应从第( )页开始看。
12.比8千克多是( )千克,18米比( )多。
13.修路队修一条长1000m的路,已经修了全长的,再修( )m就修到这条路的中点了。
14.六一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则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15.丽丽看一本20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第三天要从( )页开始看。
16.一根长方形的长是dm,宽比长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dm2。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煤场有10吨煤,用去后,又增加,这时煤厂的煤是10吨。( )
18.. ( )
19.. ( )
20.一桶油重10千克,用去了,再倒入千克油,这桶油仍有10千克重.( )
四、计算题(满分12分)
21.(12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解答题(满分48分)
22.(6分)一套衣服,裤子的价格是125元,上衣的价格比裤子贵。
(1)上衣的价格是多少元?
(2)请你根据算式125×(1+)+125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3.(6分)老旧小区改建项目已经完成了全部项目的,还剩下270个改建项目没有完成,一共有多少个改建项目?
24.(6分)某人从甲城到乙城需2小时,第一小时走了全程的多50千米,第二小时的行程等于第一小时的,求甲乙两城的距离。
25.(6分)某小学六年级有学生152人,从中选出男生人数的和5名女生去参加演出,该年级剩下的男、女生人数恰好相等,那么,该小学的六年级共有多少名男生?
26.(6分)粮库内有大米和面粉共145袋,大米袋数的与面粉袋数的相等。面粉有多少袋?
27.(6分)一包糖里有奶糖和水果糖,奶糖占总数的,若放入18块水果糖,这时奶糖占总数的,有奶糖多少块?
28.(6分)用一根绳子去测一棵树的粗细,用绳子的绕树4周还余米,用绳子的绕树2周还多1米,绳子的长度和树的周长各是多少?
29.(6分)小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比小明收集的多60枚,小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是小华的。小华和小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各是多少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用除法解决,说明所求问题是单位“1”,所以条件应该是一班比二班多,据此选择。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一班同学捐书120本,一班比二班多,二班同学捐书多少本?解答此题所列算式为120÷(1+)。
故选择: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根据所给算式以及问题找准单位“1”,再找条件。
2.B
【解析】
【分析】
先用180乘求出180克的是多少克,再除以100即可解答。结果用分数表示。
【详解】
180×÷100
=90÷100

故答案为:B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3.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男生比女生多,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用女生人数×(1+),全班人数,就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和,已知女生人数24人,男生人数是24×(1+),用24+24×(1+),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六年(2)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全班人数是24+24×(1+)人。
故答案选:A
【点睛】
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单位“1”的确定。
4.B
【解析】
【分析】
先确定所对应的单位“1”,这里是以去年的数量为单位“1”,然后对A、B、C三个选项进行排除。
【详解】
A.是以去年的数量作为单位“1”,但今年比去年少,不符合题意,排除;
B.是以去年的数量作为单位“1”,且今年比去年多,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
C.是以今年的数量作为单位“1”,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睛】
不论是分数应用题,还是百分数应用题,都要快速确定单位“1”,这一点至关重要。
5.B
【解析】
把总吨数看作单位1,用去,则还剩下总吨数的(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
求还剩下多少吨,就是求的(1-)是多少,列式为×(1-)。
故答案为:B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
将女生人数看成单位“1”,比女生少,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男生人数除以其占女生人数的分率,即得女生有多少人。
【详解】
20÷(1-)
=20÷
=25(人)
故答案为:D
【点睛】
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并找出与已知量所对应的分率。
7.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朱红的图书比李明多,将李明的图书本数当做单位“1”,即朱红的图书相当于李明的1+=.
解:1+=.
即朱红的图书相当于李明的.
故选C.
点评:完成要注意单位“1”的确定,单位“1”一般处于“比、是、占”的后边.
8.A
【解析】
【分析】
先把40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是多少,然后再用求出的积除以35即可。
【详解】
40×÷35
=25÷35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地解答问题。
9.
【解析】
【分析】
先把乙班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就是(),用甲班人数减去乙班人数的差,即除以甲班人数即可得解。
【详解】


【点睛】
解答的关键是先找出单位“1”,把其他量用它表示出来。
10.84
【解析】
【分析】
将这桶汽油看成单位“1”,用去它的,还剩下1-=,是60千克,由此可知这桶汽油原来的质量是60÷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
60÷(1-)
=60÷
=84(千克)
【点睛】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1.141
【解析】
【分析】
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用240×,再加1,就是第二天从哪一页开始看。
【详解】
240×+1
=140+1
=141(页)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千万不要忘记加1。
12.12 12
【解析】
【分析】
把8千克看作单位“1”,则未知数是8千克的(1+),用8乘(1+)即可求出未知千克数;
把未知米数看作单位“1”,则18米是未知米数的(1+),用18除以(1+)即可求出未知米数。
【详解】
8×(1+)
=8×
=12(千克)
18÷(1+)
=18÷
=12(米)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未知千克数占8千克的几分之几、18米占未知米数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13.300
【解析】
【分析】
由于中点是这条路的,已经修了全长的,则离中点还差全长的:-,由于单位“1”是全长,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000×(-),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1000×(-)
=1000×
=300(米)
【点睛】
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即可。
14.
【解析】
【分析】
将男生人数看成单位“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则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求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用1÷(1+)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1÷(1+)
=1÷

【点睛】
也可将男生人数看成5份,则女生人数是3份,全班人数是3+5=8份,用5÷8求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15. 61
【解析】
【分析】
把全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看一本20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剩下200×(1-)页,再根据第二天看了剩下的,用剩下的页数×,再用第二天看的页数除以总页数,就是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再把两天看的页数相加,再加1页,就是第三天要从第几页开始看。
【详解】
200×(1-)×÷200
=200××÷200
=160×÷200
=20÷200

200×+20+1
=40+20+1
=60+1
=61(页)
【点睛】
考查求一个数的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长方形的长是dm,宽比长少,把长看成单位一,宽就是×(1-)dm,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1-)×
=××
=(dm2)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计算出长方形的宽。
17.×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用去后,还剩煤多少吨,即10×(1-)=9(吨),再求又增加后煤厂的煤是多少,即9×(1+)=9.9(吨)。即可判断。
【详解】
10×(1-)=9(吨)
9×(1+)=9.9(吨)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时注意单位“1”的变化。
18.×
【解析】
【详解】
1-+
=+
=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19.×
【解析】
【详解】

20.错误
【解析】
【分析】
这桶油现在的重量=这桶油原来的重量-这桶油原来的重量×用去了几分之几+再倒入的重量,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
解:这桶油现在的重量是:10-10×+=8千克.
故答案为错误.
21.;;125;
1;;
【解析】
【分析】
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将小括号里面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

=(+)×
=1×

=-

=[×(1+99)]÷
=[×100]÷
=25÷
=125
=×
=1
=×

=÷(×)
=÷

22.(1) 150元;
(2)一套衣服多少元?
【解析】
【分析】
(1)将裤子的价格看成单位“1”,则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裤子的价格×(1+)即可求出上衣的价格;
(2)125×(1+)是上衣的价格,125是裤子的价格,相加是裤子与上衣的价格,也就是一套衣服的价格;据此解答。
【详解】
(1)125×(1+)
=125×
=150(元)
答:上衣的价格是150元。
(2)由分析可得:125×(1+)+125表示一套衣服多少元?
所以数学问题是:一套衣服多少元?
【点睛】
主要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应用。
23.360个
【解析】
【分析】
把全部项目看作单位“1”,那么还剩下(1-)没有完成,对应的数量是270个,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即可。
【详解】
270÷(1-)
=270÷
=360(个)
答:一共有360个改建项目。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24.259千米
【解析】
【分析】
由“第二小时的行程等于第一小时的”,可知,第二小时行驶的路程不仅包括的,还包括50千米的,即50×=45(千米);也就是说,第2小时行了全程的还多45千米,因为全程两小时走完,即全程的多50千米与全程的多45千米的和正好是全程,所以,全程是:(50+45)÷(1--×)=(千米)。
【详解】
(50+45)÷(1--×)
=95÷(1--)
=95÷
=95×

=259(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77名
【解析】
【分析】
根据“从中选出男生人数的和5名女生去参加演出,该年级剩下的男、女生人数恰好相等”,设六年级共有男生11份,那么女生就有(10份+5名),先求出每份的人数,进而求出六年级男生的人数。
【详解】
设六年级共有男生11份,那么女生就有(10份+5名),得:
(152-5)÷(11+10)
=147÷21
=7(名)
11×7=77(名)
答:该小学的六年级共有77名男生。
【点睛】
读懂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75袋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面粉袋数看作单位“1”,由“大米袋数的与面粉袋数的相等”,可知大米袋数是面粉袋数的(÷),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145÷(1+÷)
=145÷(1+)
=145÷
=145×
=75(袋)
答:面粉有75袋。
【点睛】
熟练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12块
【解析】
【分析】
设一共有糖x块,奶糖占总数的,奶糖有x块;若放入18块水果糖,总糖数有x+18块;这时奶糖占总数的,奶糖的数量×(x+18)块;根据奶糖的数量不变,列方程:x=×(x+18),求出总糖数量,进而求出奶糖的数量。
【详解】
解:设原来的糖块总数为x块
x=×(x+18)
x=x+4
x-x=4
x-x=4
x=4
x=4÷
x=4×9
x=36
奶糖有:36×=12(块)
答:有奶糖12块。
【点睛】
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先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8.绳子:14米;树的周长:1米
【解析】
【分析】
由“用绳子的绕树4周还余米”可知:绳长的长度绕树8周还余米;再由“用绳子的绕树2周还多1米”可知:绳长的长度绕树2×3=6周还余1×3=4米;所以绕树8-6=2周是4-=3米,由此求出树的周长是3÷2=1米;绳子的长度是1×6+4=14米;据此解答。
【详解】
树的周长:(1×3-×2)÷(4×2-2×3)
=÷2
=1(米)
绳子的长度:1×(2×3)+1×3
=10+4
=14(米)
答:绳子的长度是14米,树的周长是1米。
【点睛】
理解“用绳子的绕树4周还余米”及“用绳子的绕树2周还多1米”是解题的关键。
29.小华150枚;小明90枚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小花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看作单位“1”,小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是小华的,即小明比小华少(1-),小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比小明收集的多60枚,小花有60÷(1-)枚,求出小华的火柴盒上画的枚数,进而求出小明的火柴盒上画的数量。
【详解】
60÷(1-)
=60÷
=60×
=150(枚)
150-60=90(枚)
答:小华有150枚,小明有90枚。
【点睛】
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数量对应了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出单位“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