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三上 第八单元 2.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三上 第八单元 2.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优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9 11:1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做了这样的安排: 1.由复习过渡到探索新知。 上课伊始,设计了关于几分之一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学生在对旧知进行回顾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有了上面的经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教学教材92页例4和例5时,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彩条平均分成10份,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然后任意取其中的几份,认识几分之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以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明确几分之几的含义。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几分之一。 随便举例子说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2.复习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谁能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1.举例说明,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分数,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把一张正方形折纸折成相等的4份,你能想出几种折法?画出折痕,并把其中的二份涂上色。 涂色略。 3.把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4.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5.判断。 (1)把一根绳子分成三段,每段是它的。( ) (2)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 (3)把一瓶水分成5份,喝了2份,喝了这瓶水的。( ) 答案:× √ ×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四分之几。 小组合作: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涂颜色,想涂几份就涂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最后在小组内交流。 2.认识十分之几。(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例5) (1)引导学生把一条1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 (2)老师:每份是这条彩带的几分之几?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份呢? (3)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 老师小结: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课件展示教材第93页例6) (1)比较:。 小组合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 动手操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4.师生共同总结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组汇报: 甲组: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乙组:3份是它的。 丙组:2份是它的。 丁组:4份是它的。 2.(1)动手操作,用直尺分一分,注意要分得均匀。 (2)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1:每份是这条彩带的。 学生2:3份是它的,5份是它的,7份是它的,9份是它的。 3.(1)学生汇报: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都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少,所以<。 (2)动手操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学生汇报: > 和都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6份,即全部。而表示这样的5份,即一部分,所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2页“做一做”。 2.教材第93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作业说说理由。 2.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几分之几,要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几分之几,离不开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活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呈现以下两点: 1.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所以,本节课通过“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既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重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的,通过小组成员不断发现分数的意义,加快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点评和总结: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