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59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认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4、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认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难点: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特殊情况?特殊在哪儿?
2、谈话:请大家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较远处画一个点A,并利用工具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垂直的重要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刚才大家过A点作直线的垂线,那么,从A点到垂足之间的这条线是线段?还是射线?还是直线?
2、教师指出:从A点到垂足之间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二)认识垂直线段的性质
1、谈话:刚才我们画了从A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你能从A点向直线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吗?请你任意画出3条。
2、把这些线段的长度与刚才那条垂直线段的长度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4、指名交流。
5、小结:正因为这条垂直的线段最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就是指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6.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上台交流展示一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上台汇报)
(三)认识平行线间垂直线段的特点
1、下图中,直线a//b,在直线a上任选3个点,分别向b画垂直线段。
a
b
2、小组合作测量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然后交流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动手操作,指名汇报)
3、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板书:两条平行线间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63页第11题。
四、全课总结
请你谈一谈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点到直线的距离
. A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反思
李子涵
到直线的距离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从直线外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然后擦去点外的线,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到垂足之间是一条垂线段。并让学生再画出一些相互不垂直的线段,通过亲身实践量得垂线段是最短的,从而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对于练习题的安排,我先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过马路的多条线段图,让学生找出最短的一条。学生比较轻松的解决了。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联的。然后从生活中再找一些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我在引出点到直线的概念时没有在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概括出的基础上出示的,这儿有点着急了。但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都已经掌握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我想学生对概念的概括有点困难,也许是受到数学语言严谨性的影响吧,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