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六上 第一单元 7.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六上 第一单元 7.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优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9 11: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问题
设计说明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由分数乘法的意义扩展而来的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问题,它不仅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而且也是很多复合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十分重要,教学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抓住关键句,找准单位“1”。
相关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必然会有比较的标准,也就是标准量,即单位“1”,也必然会有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量,即比较量。因此要想知道两个相关数量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找到题中的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找准单位“1”。
2.借助画图,明确单位“1”的转化。
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标准量与比较量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用直观、形象的线段图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明确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就是用大棚面积的一半乘红萝卜地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线段图并根据“一个数乘分数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分数乘法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折纸或画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稍复杂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准确理解题中单位“1”和所求量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
(1)8×的意义是什么?
(2)东东有20元零用钱,他用零用钱的给奶奶买了一件生日礼物,东东买这件生日礼物花了多少钱?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研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看看可以有哪些想法和思路。
学案
1.(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
解,说出算式的意义:8的是多少。
(2)交流列式的依据和过程,并计算结果,说清自己是怎么想的,把什么算作单位“1”。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
1.读题分析。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8,指导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2)讨论:本题的关键句是什么?一半()、表示什么?
2.画图分析。
(1)指导学生画图。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启发学生根据图示,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交流是如何转化单位“1”的。
3.组织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4.设疑:比较不同的做法,你发现了什么?
1.(1)学生自由读题,按照教材的提示理解并交流题意。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题意,找到关键句,理解题中的两个不同单位“1”及比较量与单位“1”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2.(1)实际操作,画图表示题意。汇报时交流画法。
(2)根据图示,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明确求红萝卜地的积就是求大棚面积的12的14是多少。12×14的单位“1”是大棚面积。
3.独立列式并解答,汇报不同做法。
4.小组内讨论不同做法,明确区别:第一种做法是先求萝卜地的面积,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第二种做法是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3.补充问题并列式。
(1)55t货物,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货物?
列式:55×=11(t)
答:运走了11t货物。
(2)一袋大米重25kg,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第一交的,第二次用去多少千克?
列式:25××=(kg)
答:第二次用去了kg。
4.填空。
(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甲的相当于乙,乙是丙的,甲是丙的()。
5.同学们参观天文馆,六年级去了150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六年级的,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五年级的。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150××=132(人)
答:四年级去了132人。
三、训练深化。
1.完成教材14页“做一做”,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解答此题。
2.完成教材16页第2题,让学生先说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独立解答。
3.完成教材18页第3题。
1.借助画图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试做,然后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3.列式解答并汇报。
思路提示:通过分析题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用去的油的重量是这桶油的,而第二次买来的油重量是用去之后剩下的油的重量的。用去时的单位“1”与买来时的单位“1”是不同的。
四、总结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我主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学会理清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二课时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1.让线段图成为分析数量关系的“主打曲”。
重视线段图的作用,因为要引导学生依据题意画线段图,既利于学生确定单位“1”,又便于学生确定比较量及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同时还可以把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
2.让列式有据可依。
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计划及解题方法,让列式有据可依。
3.让解法有规律可循。
在新课结束后,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旧知识与本节课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概括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共同解法,让解法有规律可循,以便达到连点成线,连线成网,逐渐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学习目标
1.加深对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
2.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
学习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一、复习旧知。
1.张亮家预计一月份的生活费是1200元,实际节约了,节约了多少元?实际一月份的生活费是多少元?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1.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
1200×=200(元)
1200-200=1000(元)
2.听老师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
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9,指导学生根据“阅读与理解”来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1)小组内交流画法。
(2)指导学生在分析线段图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汇报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检测解题的正确性。
4.师生共同总结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并板书。
三、训练深化。
1.巩固练习:教材15页“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教材16页5题。
引导学生抓住题中的关键句进行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解答。
1.读题,理解题中的信息,完成填空。
2.(1)画线段图,小组内交流画法和理由。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汇报:
(3)小组内讨论不同解题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方法1是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方法2是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
3.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检测,并汇报。
4.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解题方法:比较量=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
1.认真分析题意,并回答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并进行评价。
四、总结收获。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内容的延续和深化,课上我通过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掌握并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策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点评与总结: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