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2.理解这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示的画面。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
——它就是《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作者简介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而古代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马致远年轻时热衷于功名,前半生就为功名四处奔波,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可是却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后不满官场腐败,隐居山林,可谓“半世飘零一世坎坷”。
背景链接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杂剧
散曲
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
文学常识
先划分节奏,听录音,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朗读节奏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朗读节奏
⑴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游子,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细读诗文,疏通诗意
枯,枯萎。
枯、老,象征迟暮。
老,僵老。
乌鸦:凄凉、哀怨、不祥之象征,往往与生离死别结下不解之缘。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老树昏鸦
昏
点明时间
表明状态
深秋的黄昏,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
小桥流水人家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恬静之景
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古”破旧之意。“道”,象征人生之路。“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
译文: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时间,与“昏”呼应。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断肠,点睛之笔,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为什么作者会写出如此哀伤凄凉的诗词?——走进作者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了,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语句赏析: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两句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写景,而且写人。写了在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
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
旅漂泊的人来,道出天涯游
子之悲。前面一系列景物渲
染,为末句”断肠人“作了
铺垫,断肠”二字为诗眼。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我”的境况)
(别人的生活)
对比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更能触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写 景
抒 情
对比
反衬
荒凉
温馨、恬静
凄凉
思乡
断肠
烘 托
深秋晚景图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