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自转和公转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二上·大安月考)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B.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
C.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 D.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
2.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 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
(2021高二上·大安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地点时,所对应的节气正确的是( )
①甲——春分日 ②乙——夏至日 ③丙——春分日 ④丁——夏至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 )
①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四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极光现象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 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 D.23时15分4秒
8.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 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 D.23°31'N至23°31'S
(2021高二上·抚松开学考)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字母代表的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
A.a- 春分 B.b- 冬至 C.c- 夏至 D.d-秋分
10.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有下列古诗中描述的哪个节日活动(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1.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位置时( )
A.江南种植水稻 B.华北收摘棉花
C.东北天寒地冻 D.华南秋雨绵绵
(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减慢 B.②到③逐渐加快
C.③到④先减慢后加快 D.④到①逐渐加快
(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2021高二上·吉林期中) 2018年2月16日正值中国农历狗年春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图中表示该日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方向( )
A.在北半球、向北移 B.在北半球、向南移
C.在南半球、向北移 D.在南半球、向南移
二、综合题
14.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A处用阴影画出夜半球部分。
(2)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 ,B ,C ,D 。
(3)图中四个位置最靠近近日点的是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
(4)由A到C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5)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值 (季节)。
15.(2017高一上·雅安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图中A、B、C、D表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A、B、C、D表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B位置的节气名称是 ,日期为 ,C位置的节气名称是 ,日期为 。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数字),
(3)左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A点运动至C点期间公转速度快慢的变化规律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2] 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在地球上观察到太阳周年运动,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B正确;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而24节气是季节变化的表现,A错误;太阳是恒星,位置相对恒定,太阳周年运动是从地球上观察的一年内的太阳的相对运动,CD错误。故答案为:B。
2.7月初,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夏至到小暑,最临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B正确;春秋分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均较快,冬至到小寒,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B
4.C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3.图中标明了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故地轴的北端指向为北极点,甲图中太阳直射赤道,乙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由甲运动到乙,可知甲对应的是秋分日,故①②错误;丙图中太阳直射赤道,由上可知,乙图为冬至日,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丙对应的是春分日,③正确;丁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知丁对应的是夏至日,④正确。综上,B正确, ACD错误,故答案为:B。
4.由上分析可知,甲地太阳直射赤道,对应的节气为秋分日,乙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对应的时间为9月23日到12月22日,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即秋分日运动到冬至日,离近日点1月初越来越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①正确,②错误;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南回归线运动,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③正确,④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5.B
6.C
【知识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各地昼夜长短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扩大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缩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幅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
5.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赤道面与公转的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的大小是23°26′。故图中②为表示黄赤夹角。故答案为:B。
6.极圈的纬度数与回归线的纬度数的和为90°,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4°,北极圈的度数就变为66°,故A不符合题意;黄赤交角变为24°,太阳直射点必定向高纬度移动,北回归线北移,南回归线南移,地球上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故B不符合题意;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夜空,我国北方地区不会出现极光现象,故C符合题意;黄赤交角变为24°,热带和寒带范围都变大,则温带范围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7.C
8.C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7.火星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所以火星的自转周期是24时37分4秒,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的黄赤交角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火星自转轴倾角比地球的黄赤交角(23°26′)大32′,即火星自转轴倾角23°58′,所以太阳直射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为23°58′ N至23°58′S。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9.C
10.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9.图示内容为从北极上空俯瞰的地球公转轨道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公转。根据图中太阳所在的位置和地轴的倾斜方向,可判断abcd分别代表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春分日。故答案为:C。
10.读图可知,d代表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c代表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因此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日期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A选项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般在阳历2月份;B选项中的“正月”一般在阳历2月份;C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人采用阴历,因此C选项的时间一般为阳历10月份;D选项中的清明节在每年阳历4月4日前后。故D正确,A、B、C错误。
11.【答案】(1)A
(2)B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①时,应是春分过后,大概是4月份,正值江南种植水稻季节,A正确。华北地区主要在秋季收摘棉花,B错误。4月已进入春季,东北不会天寒地冻,C错误。秋雨绵绵出现在秋季,D错误。(2)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所以,图中地球公转速度①到②先减慢后加快,②到③逐渐加快,③到④先加快后减慢,④到①逐渐减慢,B正确。(3)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A项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A错误。B项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B正确。C项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C错误。D项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答案】12.C
13.C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
12.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月初为近日点,地轴向右倾斜,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月16日应位于1月之后,即③位置,C正确;
故答案为:C
13.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为2月16日位于冬至日(12.22)到次年春分日(3.21)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C正确;
故答案为:C
14.【答案】(1)
(2)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3)C;快
(4)先变慢后变快
(5)秋季
【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太阳所在的位置和地轴北极的倾斜方向,判断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A处夜半球部分位于图的左半边,昼夜半球分界线与极圈相切,且经过地轴与赤道的交点。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以判断图示时期北半球的节气:A代表夏至,B代表秋分,C代表冬至,D代表春分。第(3)题,地球运行到近日点的时间大约在1月初,图中C处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与图中的其他三个位置的时间相比,C位置距近日点最近。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较快。第(4)题,A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到远日点的时间大约在7月初,此时公转速度较慢。顺着公转方向,从A到C,要经过远日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第(5)题,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应是秋季。
【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5.【答案】(1)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
(2)④
(3)先变快,后减慢
【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⑴左图中A、B、C、D表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位置,可以判断C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则B位置的节气是春分,日期为3月21日前后。
⑵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即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的④。
⑶左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A点运动至C点,即从冬至日12月22日,经第二年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经过1月初近日点时速度最快,然后再减慢,所以公转速度快慢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快,后减慢。
故答案为:(1)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2)④。(3)先变快,后减慢。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速度的变化,比较简单,掌握相关知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自转和公转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二上·大安月考)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B.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
C.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 D.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
2.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 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2] 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在地球上观察到太阳周年运动,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B正确;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而24节气是季节变化的表现,A错误;太阳是恒星,位置相对恒定,太阳周年运动是从地球上观察的一年内的太阳的相对运动,CD错误。故答案为:B。
2.7月初,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夏至到小暑,最临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B正确;春秋分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均较快,冬至到小寒,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大安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地点时,所对应的节气正确的是( )
①甲——春分日 ②乙——夏至日 ③丙——春分日 ④丁——夏至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 )
①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B
4.C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3.图中标明了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故地轴的北端指向为北极点,甲图中太阳直射赤道,乙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由甲运动到乙,可知甲对应的是秋分日,故①②错误;丙图中太阳直射赤道,由上可知,乙图为冬至日,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丙对应的是春分日,③正确;丁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知丁对应的是夏至日,④正确。综上,B正确, ACD错误,故答案为:B。
4.由上分析可知,甲地太阳直射赤道,对应的节气为秋分日,乙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对应的时间为9月23日到12月22日,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即秋分日运动到冬至日,离近日点1月初越来越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①正确,②错误;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南回归线运动,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③正确,④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读“四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极光现象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答案】5.B
6.C
【知识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各地昼夜长短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扩大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缩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幅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
5.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赤道面与公转的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的大小是23°26′。故图中②为表示黄赤夹角。故答案为:B。
6.极圈的纬度数与回归线的纬度数的和为90°,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4°,北极圈的度数就变为66°,故A不符合题意;黄赤交角变为24°,太阳直射点必定向高纬度移动,北回归线北移,南回归线南移,地球上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故B不符合题意;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夜空,我国北方地区不会出现极光现象,故C符合题意;黄赤交角变为24°,热带和寒带范围都变大,则温带范围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舒城月考)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 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 D.23时15分4秒
8.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 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 D.23°31'N至23°31'S
【答案】7.C
8.C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7.火星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所以火星的自转周期是24时37分4秒,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的黄赤交角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火星自转轴倾角比地球的黄赤交角(23°26′)大32′,即火星自转轴倾角23°58′,所以太阳直射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为23°58′ N至23°58′S。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抚松开学考)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字母代表的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
A.a- 春分 B.b- 冬至 C.c- 夏至 D.d-秋分
10.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有下列古诗中描述的哪个节日活动(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9.C
10.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9.图示内容为从北极上空俯瞰的地球公转轨道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公转。根据图中太阳所在的位置和地轴的倾斜方向,可判断abcd分别代表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春分日。故答案为:C。
10.读图可知,d代表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c代表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因此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日期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A选项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般在阳历2月份;B选项中的“正月”一般在阳历2月份;C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人采用阴历,因此C选项的时间一般为阳历10月份;D选项中的清明节在每年阳历4月4日前后。故D正确,A、B、C错误。
11.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位置时( )
A.江南种植水稻 B.华北收摘棉花
C.东北天寒地冻 D.华南秋雨绵绵
(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减慢 B.②到③逐渐加快
C.③到④先减慢后加快 D.④到①逐渐加快
(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①时,应是春分过后,大概是4月份,正值江南种植水稻季节,A正确。华北地区主要在秋季收摘棉花,B错误。4月已进入春季,东北不会天寒地冻,C错误。秋雨绵绵出现在秋季,D错误。(2)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所以,图中地球公转速度①到②先减慢后加快,②到③逐渐加快,③到④先加快后减慢,④到①逐渐减慢,B正确。(3)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A项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A错误。B项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B正确。C项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C错误。D项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
【点评】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2021高二上·吉林期中) 2018年2月16日正值中国农历狗年春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图中表示该日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方向( )
A.在北半球、向北移 B.在北半球、向南移
C.在南半球、向北移 D.在南半球、向南移
【答案】12.C
13.C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
12.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月初为近日点,地轴向右倾斜,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月16日应位于1月之后,即③位置,C正确;
故答案为:C
13.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为2月16日位于冬至日(12.22)到次年春分日(3.21)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4.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A处用阴影画出夜半球部分。
(2)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 ,B ,C ,D 。
(3)图中四个位置最靠近近日点的是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
(4)由A到C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5)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值 (季节)。
【答案】(1)
(2)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3)C;快
(4)先变慢后变快
(5)秋季
【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太阳所在的位置和地轴北极的倾斜方向,判断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A处夜半球部分位于图的左半边,昼夜半球分界线与极圈相切,且经过地轴与赤道的交点。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以判断图示时期北半球的节气:A代表夏至,B代表秋分,C代表冬至,D代表春分。第(3)题,地球运行到近日点的时间大约在1月初,图中C处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与图中的其他三个位置的时间相比,C位置距近日点最近。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较快。第(4)题,A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到远日点的时间大约在7月初,此时公转速度较慢。顺着公转方向,从A到C,要经过远日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第(5)题,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应是秋季。
【点评】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5.(2017高一上·雅安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图中A、B、C、D表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A、B、C、D表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B位置的节气名称是 ,日期为 ,C位置的节气名称是 ,日期为 。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数字),
(3)左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A点运动至C点期间公转速度快慢的变化规律是 。
【答案】(1)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
(2)④
(3)先变快,后减慢
【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⑴左图中A、B、C、D表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位置,可以判断C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则B位置的节气是春分,日期为3月21日前后。
⑵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即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的④。
⑶左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A点运动至C点,即从冬至日12月22日,经第二年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经过1月初近日点时速度最快,然后再减慢,所以公转速度快慢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快,后减慢。
故答案为:(1)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2)④。(3)先变快,后减慢。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速度的变化,比较简单,掌握相关知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