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 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 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9 13: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主要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一、遥感技术
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 或 的光学或 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探测 、获取信息 、周期短、 大、受 条件限制少。
3.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 、 。
(2)快速识别地震等 灾害的影响范围,对 、 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小练一
航空器
航天器
范围大
速度快
地面
信息量
预报
预警
突发性
灾情统计
灾害救援
小练一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4~5题。
4.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C
B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传感器
小讲一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反射、吸收电磁波。
遥感技术
2、原理
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同
不同物体辐射的电磁波特性(波长、频率)不同
判断物体的性质
小讲一
2、原理
辐射或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
地面站
小讲一
能够对地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探测的范围大
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遥感技术
3、特点
小讲一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实时监测台风、洪涝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遥感技术
4、应用
小讲一
汶川5.12地震前后RS影像对比
遥感技术
4、应用
◆快速识别地震等灾害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小讲一
小练二
定位、导航
卫星星座
信号接收
小练二
全球
实时
定位
求救信号
位置
缩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登陆,最大风力达到17级。来势汹汹的“莫兰蒂”过境,让有着“花园城市”之称的厦门满目疮痍。据此,回答5~6题。
5.要监测台风“莫兰蒂”的位置,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6.一艘正航行在上海沿海地区的渔船遭受12级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海事部门要确定该渔船的准确位置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小练二
B
B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
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1、概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小讲二
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功能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4、特点
小讲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SNS)
(BDS)
(GNSS)
(GPS)
小讲二
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缩短救援搜救时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应用(防灾减灾)
小讲二
小练三
输入
管理
输出
查询
分析
叠加分析
受灾范围
减灾
评估
恢复重建
小练三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2日19时40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附近海域(南纬1.91度,东经122.62度)发生里氏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印度尼西亚当局发布了海啸预警,同时引起了大量居民的恐慌,并纷纷向其他地区转移。据此,回答4~6题。
4.要评估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需要借助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遥感技术
5.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  )
A.对震源深度的探测 B.对居民转移区域的划分
C.对地震震级的测量 D.对海啸发出预警
B
B
6.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  )
A.快速找到用打车软件打车的乘客 B.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C.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D.及时观测地震造成损失的区域
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GIS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RS技术主要用于交通导航、地震监测等方面
C.运用GIS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D.运用GNSS技术,可以进行洪水预报、淹没分析等
8.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练三
A
C
C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数据输入与处理
制图与产品输出
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功能
小讲三
地理信息系统
根据不同目的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
小讲三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优势组合
地理信息系统
2、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受灾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等提供依据。
小讲三
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功能 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RS)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空间上: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时间上:同步观测 灾害前兆监测,及时发出警报;进行灾害跟踪监视;建立灾害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GPS) 能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速度及时间数据 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监测、实时监控;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测报;救灾人员赶赴现场的导航;可提高减灾的效率和精确度
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