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
知识梳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2.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仁在/其中矣 D.匹夫不/可夺志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温故而知新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饭疏食,饮水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有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可以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B.人到七十,余日不多,便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孔子都说“七十而从心所欲”。
C.《论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孔子的一句话,为民族添彩,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大江东流,带不走古老的掌故。
6.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博学而∕笃志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B.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片,让举世震惊。
C.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D.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8.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不习乎
A.温故而知新 B.一箪食,一瓢饮 C.饭疏食饮水 D.学而时习之
9.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欣赏下面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是( )
A.甲是行书,精巧纤细,飘逸灵动 B.乙是草书,纵任奔逸,急速张扬
C.甲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D.乙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三 军 可 夺 帅 也,匹 夫 不 可 夺 志 也。
(2)博 学 而 笃 志 ,切 问 而 近 思,仁 在 其 中 矣。
(3)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4)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 水:热水 B.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吾日三省吾身。
16.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各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 麻炬 ,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 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 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_
18.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20.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
21.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六、填空题
22.请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
(3)不亦说乎:___________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11.《论语》十二章
知识梳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答案】B
【解析】B.有误,“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故选B。
2.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B、C三项的“之”都是代词,他(它)的意思。D.“之”:到。故选D。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仁在/其中矣 D.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A
【解析】B.大意: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停顿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C.大意:仁德就在其中了。停顿是:仁/在其中矣;
D.大意: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停顿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温故而知新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饭疏食,饮水
【答案】A
【解析】A.古义:诚信\今义:诚信;
B.古义:旧的\今义:缘故、事故等;
C.古义:几个人\今义:三个人;
D.古义:凉水\今义:泛指一切水;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有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可以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B.人到七十,余日不多,便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孔子都说“七十而从心所欲”。
C.《论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孔子的一句话,为民族添彩,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大江东流,带不走古老的掌故。
【答案】B
【解析】七十而从心所欲: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规矩了。并非“余日不多,便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6.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博学而∕笃志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答案】C
【解析】考查对句子停顿的辨析。C项有误,正确的读法是“博学∕而笃志”。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B.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片,让举世震惊。
C.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D.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答案】C
【解析】A:“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B:句式杂糅,删掉“让”;搭配不当,将“中国”改为“中国天文学家”。D:前后不照应,去掉“不好”。故选C。
8.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不习乎
A.温故而知新 B.一箪食,一瓢饮 C.饭疏食饮水 D.学而时习之
【答案】B
【解析】例句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A.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以前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B.句意:一碗饭,一瓢水。饮:动词作名词,水;
C.句意:吃粗粮,喝冷水。饭:名词作动词,吃;
D.句意:学习(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时:按时,为副词;
9.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C
【解析】A.句意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表明做人要宽容大度,有修养;
B.句意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表明做人要正义,不义之财不取;
C.句意是: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D.句意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表明做人要坚定志向;
10.欣赏下面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是( )
A.甲是行书,精巧纤细,飘逸灵动 B.乙是草书,纵任奔逸,急速张扬
C.甲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D.乙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书法作品明确书法作品的特点。经分析,作品甲是楷书,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故选C。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政(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2)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传统美德:谦虚好学。 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解析】(1)考查语言概括能力,要从所给的三则材料中概括出孟子的治国思想,就必须认真阅读三句名言及译文,然后从中找出共同点“仁”,即治国者要施仁政。当然熟悉孟子概况的学生不读材料也可答出本题,这也是考查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量的积累。
(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从孔子的三句名言中选一句,来赏析其体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读懂、理解三句名言是答好本题的关键,一、二句句意简单,不难赏析出第一句谈待客之道,第二句谈求学之道。第三句理解稍有难度,从字面简单可以理解为“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当然,孔子表达的愿意并非如此简单,但也可以看出是谈与人相处之道,该重礼尚和。然后再结合现实说出其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三、语言表达
1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三 军 可 夺 帅 也,匹 夫 不 可 夺 志 也。
(2)博 学 而 笃 志 ,切 问 而 近 思,仁 在 其 中 矣。
(3)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4)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首先要理解文言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的停顿划分节奏。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 水:热水 B.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吾日三省吾身。
16.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各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答案】13.A
14.D
15.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②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16.(示例)“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实践。“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
【解析】13.A.饭疏食饮水 水:冷水。故选A。
14.D.“舍生取义”出自《孟子》一书中的《鱼我所欲也》一文。故选D。
15.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知,了解。而,表示转折关系。愠,生气、恼怒。
(2)重难点词语有: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16.这道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题干要求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各选一句写启示。“学习方面”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示我们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示我们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修养方面”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启示我们要随时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启示我们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 麻炬 ,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 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 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_
18.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20.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
21.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答案】17. 称 为什么 早晨 这
18.C
19.(1)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2)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20.赛龙舟、包粽子
21.刘峻好学
【解析】17.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旦”是“早晨”的意思。
18.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于”意思为“比”,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对”是“回答”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意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0.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有自己不同的习俗,仔细阅读四个选项,辨析作答。仔细阅读文段一,从“竞渡”“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可以看出,这是端午节的两个习俗:赛龙舟、包粽子。
2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章拟写题目的能力。记叙文类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仔细阅读第三篇短文,可以看出,写的是刘峻勤奋好学的故事,可以拟题为“刘峻好学”。
六、填空题
22.请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答案】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孟子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孟子》、《中庸》等合称为“四书”。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
(3)不亦说乎:___________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
【答案】 (1)离开 (2)回头看 (3)同“悦”,愉快 (4)每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此题要注意“去”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说”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