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9 17: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占领沈阳
占领东三省
企图侵略华北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华
温故知新
华北危急!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七七事变

1、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二十九军驻防地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七七事变

1、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1、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陷落。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中国工农农家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省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2、工农红军的改编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ニ: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应当确认革命军当前责任,第一个乃剿匪来安内,第二个オ是抗日来攘外。
—— 1933年蒋介石对各级剿共军官的讲话
材料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蒋介石在不同时期所发的电文和演说,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政策?
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合作探究
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由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转变为中日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矛盾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 局部侵华 全面侵华
中国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所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淞沪会战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
淞沪会战基本情况(历时3个月) (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 中方 日方
士兵 70万 30万
战机 180架 500架
坦克/装甲战车 17辆 300辆
伤亡 27万 4万多
结果 负 胜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淞沪会战 时间
主要战役/英雄人物
结果
意义
1937.8.13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上海失陷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1、日军攻陷南京后,国民政府迁都到哪里?
2、日军在南京犯下了什么罪行?
回答问题
国民党迁都重庆
占领南京时间:
死难同胞人数:
屠杀持续时间:
1937年12月13日
6周
日军罪行:
30万人以上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籍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
张纯如:“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由于张纯如的这本书,‘第二次南京大屠杀’为之终结。”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乔治·威尔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应怎样认识?有何现实意义?
1.应有认识:(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2)历史不容否认与篡改。
2.现实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课堂小结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淞沪会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南京大屠杀
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