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 13《穷人》
难点名称 学习从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了解“穷人”的美好品质,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的语句,去分析人物性格,这样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文中沙俄专制制度下穷人的悲惨生活,是现在的学生较难感受到的,因为这高于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明确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2)人物形象的含义及表达方法。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4.以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为例品读课文,体会渔夫夫妇的美好心灵。 (1)心理描写 a.“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联系上下文了解到桑娜在担忧外出打鱼未归的丈夫,同 时还在担心生病的邻居,说明她极具同情心,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 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此处是桑娜矛盾的心理刻画,充分表达了她不仅爱丈夫,还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 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语言描写 a. “嗯,是个问题!”说明丈夫意识到问题很难办。 b. “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 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丈夫这番话表明他已经决定收养这俩个孤儿,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让桑娜快去抱孩 子过来,是担心孩子们醒来受惊。 C.“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 桑娜? ”连续三个反问句,说明渔夫内心 的焦急,期待,他渴望得到桑娜的赞同,这体现了他的善良。 d.“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从渔夫和妻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对夫妻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心灵。 同时也说明了他们虽然经济贫穷,但是精神是富有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练笔 我的心蹦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段话采用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
小结 本文通过对桑娜夫妇收养孤儿过程中的语言、思想、行为等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渔夫夫妇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正是作者所赞颂的,也是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