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9 17: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检测
选择题
1.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 )
A. “亚罗号事件” B. “马神甫事件”
C. 虎门销烟 D. 三元里抗英
2. 右图是英军随军画师绘制的《1860年中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 )
A. 俄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日本
3.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洋药’(鸦片)准许进口贸易,每百斤纳进口税银30两。”材料表明( )
A.鸦片开始在中国泛滥
B.清朝官员开始吸食鸦片
C.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D.清朝财政出现严重危机
5.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黄海大战 D. 虎门战役
6.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发动鸦片战争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对华倾销商品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瑷珲条约》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原因在于( )
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
B.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
C.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
D.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既充当“帮凶”,又单独“作案”获取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法国 D. 美国
10.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中国版图的形状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个国家有关( )
A. 英国 B. 沙俄
C. 法国 D. 美国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俄《改订条约》
12. 下列选项中的内容,搭配错误的是( )
A. 《南京条约》—赔款2 100万银元
B.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 《天津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 《望厦条约》—中美之间签订
13. 2019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马首铜像历经159年终于回到圆明园的怀抱。与马首铜像被盗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14.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强盗是( )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八国联军 D. 英法联军
15. 恩格斯曾说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某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取了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这个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俄国
16.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
D.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材料中的“树上的伙伴”和“果园的主人”分别指哪个国家?“果子”指什么?
(2)“发生纠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美国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认为美国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1) 材料中的“夏宫”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哪两个国家?
(2)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这场战争后清朝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无论什么时候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 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哪一条约?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
(2)材料二中所列的要求,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实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3)结合材料三、 四,简述圆明园的被毁为什么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20、100多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某校学生对战争罪犯进行了一次模拟缺席审判,请你参与其中。
【分析作案动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把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有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确定犯罪分子】
(2)主凶:
帮凶:
(3)英法的主要罪行:
沙俄的主要罪行:
【寻找主要证据】
①圆明园焚毁前后的照片。
②联军中的所有人,虽然学历、年龄与思想各不相同,所得出的印象却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可与之媲美的花园了。人们都震惊了,都说,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法国海军上尉帕吕
③清朝前期和清朝中后期的疆域图。
④流失在国外的曾在圆明园存放的文物。
⑤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
⑥《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中的条文。
(4)请将以上证据分类:
英法:  
沙俄
答案
1-5ACBCB 8-10BBBBB 11-16CCBDDB
17、(1)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获得的特权和利益。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者的帮凶。不会。美国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协让步,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
18、(1)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
(2)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实现了。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加了通商口岸,各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内藏有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却被英法联军抢劫之后付之一炬,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0、(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英国、法国 。 美国、沙俄。火烧圆明园等。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等。
(3)①②④⑤ 。 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