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9 20: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秦朝大将”“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通过这些信息判断,“这位大将”可能是( )
A. 蒙恬 B. 庞涓 C. 赵括 D. 项羽
秦朝时,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这说明秦朝( )
A. 兵役、徭役繁重 B. 赋税沉重 C. 人口众多 D. 刑罚残酷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秦统一六国 B. 陈胜、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D. 长平之战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D.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下图体现的措施是( )
A. 商鞅改革户籍制 B. 文景帝以德化民
C.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安机关持续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
C. 颁布“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时期,西北地区的戍边战士除了守卫烽火台外,还要经常维护烽火台的军用设施和后勤设施。这主要是为了(  )
A. 征收赋税 B. 抗击洪水 C. 防御匈奴 D. 抵御风沙
秦王朝开创的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削减侯国数量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匈奴曾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关秦朝和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秦朝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
B. 汉初国力疲弱,被迫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C. 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均胜
D.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之后,汉朝不再受匈奴袭扰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皇帝早逝 B. 幼主即位 C. 宦官得宠 D. 外戚专权
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后汉书》记载,(公元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 应,京师震动”。这次起义是( )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刘邦、项羽起义 D. 黄巾起义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起洛阳,西达欧洲
B. 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C. 中国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的重要商品
D.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下列材料中,属于研究“古丝绸之路”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长篇历史小说《张骞大传》
B. 连环画《安西都护府》
C. 邮票《玄奘西行求法》
D. 丝绸之路上唐代遗址出土的罗马金币
下列关于汉王朝对西域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西域都护是西汉王朝驻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
B. 西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C. 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D. 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今新疆地区以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其管辖范围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观众也开启了“挑刺”模式。观众对楚怀王时期,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这一情节提出了质疑。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 )

A. 秦朝 B. 西周 C. 西汉 D. 东汉
下图歌谣中的横线处应该填写的人物是什么时期的( )
________外科是名医, 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 还编体操五禽戏。
A. 东汉末年 B. 东汉初年 C. 西汉末年 D. 西汉初年
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 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B. 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 创始人是张角
D. 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其中,尉缭是当时的军事家,当秦王嬴政发现这位出色的军事人才时,竟然放下国王的架子,“衣服食饮与缭同”,后来任命他为军事统管。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奴仆的卫青,做到了大将军。
(1) 材料一中“秦皇汉武”分别指谁?
(2) 他们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
(3) 他们为了加强地方控制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4) 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两位帝王在治国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 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文帝十三年还下诏全免田租。
材料三 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材料二体现了汉文帝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获,遭到长达10余年的软禁……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大宛等国……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汇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东方文化大力向前发展。作为传递信息、传播精神、传承文化的通道,丝绸之路永远地载入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丝绸之路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摘编自张高陵《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
(1)材料一中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这次“空前的探险”有什么重大作用?
(3)材料一中的“汉宣帝神爵二年”是哪一年?“西域都护”的设立有何意义?
(4)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为什么材料二中说丝绸之路“永远地载入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小题1】秦始皇、汉武帝。
【小题2】秦始皇:焚书坑儒;抑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西汉实现了大一统。
【小题3】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小题4】重用人才;重用人才,人才强国。
22.【答案】(1)景象: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重视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3)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文景之治”。
(4)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重视“以德化民”,还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23.【答案】(1)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拓展了汉朝的视野,引发了汉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
(3)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