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强化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强化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9 21:0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强化测试-第一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如图是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能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②远古人类大多生活在江河附近
③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④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A. 陕西 B. 浙江 C. 山东 D. 云南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下面是对早期人类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狩猎
B. 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 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
D. 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从下图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山顶洞人已懂得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有了审美爱美的观念
③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技术
④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居民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关于这个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
①传说 ②遗址 ③化石 ④文献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19年9月23日,中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问候。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目前发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
B.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早开始栽培粟
C.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繁衍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 )时候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元谋人 D. 北京人
与距今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无关的是( )
A. B.
C. D.
一位少女一提一背两个灌满河水的陶制尖底汲水瓶,轻快地沿野桃林迎面走来。这边有七、八个人用和好的草泥涂抹在立木盖的半地穴式圆形茅草房顶上,有人在铺木地板,有人在挖取暖的火塘。这是对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生活场景的描述(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神话或传说虽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历史史实,历史史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 半坡人会制造彩陶 B. 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 黄帝建造宫室 D. 舜制定刑法
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①原始农耕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渔猎经济 ②居住房屋和农作物品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③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有带动作用 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⑤都使用磨制石器,但使用程度不同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
中华民族把________和________尊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 )
①黄帝 ②女娲 ③盘古 ④炎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假如你研究华夏族主干的起源历史,准备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青藏高原 D. 成都平原
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在缅怀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 黄帝 B. 炎帝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实。”左丘明《世本·作篇》记载:“神农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以上材料中提到的神农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皇帝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部落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 人们之间相互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 教人耕种与医药
D. 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传说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通过民主推举的方式当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奴隶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下面两幅图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场景。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图1中的一位北京人,你认为火可以干什么?
(2)图2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与北京人有何不同?你认为图2最右边的那个人应该在干什么?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食物来源方式上有何区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生产
(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材料二 房屋建筑,如图:
(1) 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
(2) 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建筑样式?
(3)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1)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2)参观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文物被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 尚贤》
(4)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B
21.【答案】(1)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2)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3)北京人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山顶洞人除采集和狩猎外,还可以捕鱼。
22.【答案】【小题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小题2】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小题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等。
23.【答案】(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打制石器。
(3)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都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
(4)涿鹿之战;禅让制。
(5)上网查询、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观看纪录片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