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少女,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 《 》 。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一等奖。
标题是眼睛,好的作文标题是让阅卷老师的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
有约
——高中议论文的拟题
秧好一半谷 题好一半文
看题打分:哪篇作文得最高分?
1.学而不德则害己
2.遵守秩序 文明出行
3.谈素养
实际得分:50,48,39
好“题”有好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秦始皇、刘邦、唐太宗,屈原、烛之武、蔺相如、廉颇、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张衡、诸葛亮、苏轼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看题打分:哪篇作文得最高分?
1.包羞忍耻是男儿
2.江湖里的柔情与诗意
3.精神永不过时
实际得分:48,30,39
好“题”有好报
解 读
考
纲
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
“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象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少拟了一个标题,或拟题不好,其潜在的价值至少6分。
1、标题俗套,没新意,千人同题。
2、标题即话题,没有针对性,太笼统宽泛。
3、标题过长,字数太多,不够简洁。
4、标题模糊,观点不明确。
我们拟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5、标题错误,或片面或极端,或语病或错别字。
6、文不对题,标题跟材料或文章的内容关联不紧。
7、最无语的是:没拟题!
举例说明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作文题的优劣,说出理由。
1、忠告 2、论忠告
3、接受忠告 4、拒绝忠告
5、忠告之道 6、忠告是金
7、忠告,适可而止
8、不妨听一听忠告
9、请聆听生活中的忠告吧
10、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平淡、空泛
平淡、空泛
片面
错误
简洁、凝炼
生动、明确
明确、辩证
明确、辩证
明确、含情
典雅、凝炼
花香蝶自来
题好一半文
好标题:简·明·雅
让你的作文题目 起来
亮亮
材料作文在拟标题前,需要审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然后选择一个写作角度,确定立意,根据选择的写作角度和确定的立意,再运用一些方法拟制一个好标题。
新材料作文好题目标准:
1、透过题目见材料(不扣材要跑题)
2、透过题目见观点(无观点不成题)
3、透过题目见文采(缺文采无发展)
好题目三字诀:简--明--雅
拟题“1+1”原则:材料关键词 + 观点
好标题四原则,具体说来要达到“四要”:
(一)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突出主旨,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二)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三)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四)要富有意蕴。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作文拟题四原则
1.添加补充法
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或关联点作为标题,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可以避免偏题,跑题。
例如:
以“坚守与创新”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这样拟题:行于坚守,成于创新。
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话题作文的拟题,每一个题目里都有关键词“劳动”。
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题目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几乎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
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
拟题方法:
(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
这个写作材料给出了主题“可为与有为”,围绕这两个词去构思题目,如:
时代可为,少年有为 立可为之志,做有为青年 立可为之志,做有为青年
少年可为,必将有为 行可为之事,成有为之志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你对“正能量”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解析】
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再用添加前后缀法、造句法扩充标题,拟出的题目通常就是文章的观点。
本题的话题是“正能量”,围绕这个关键词,可以拟定以下标题:
焕发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
这就是正能量
正能量,我们需要你
(2)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在关键词的前后添加词语,形成观点型题目。(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
【示例】
(2021年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
这个写作材料没有明确主题,需要考生自己深入思考写作方向;但我们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明确材料关键词是“强与弱”,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这样拟题:
识强弱之变者为俊杰 知弱图强,居安思危 不以强喜,不以弱悲。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放手”,例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时,就应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为了从失败中成长,为将来积极策划时,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坚持来得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是乐观,不是悲观;是在人生路途中转一个弯,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你对材料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解析】
我们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明确材料关键词是“放手”,围绕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这样拟题:
学会放手
放手也是一种爱
放手不等于放弃
有一种爱叫放手
2.巧用修辞法——生动形象
作文拟题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反问 4、引用
5、化用 6、夸张
7、对偶 8、呼告
二、拟题方法:
(一)巧用比喻
1. 以材料作文的关键词或短语开头,然后加一个破折号,再将比喻的内容点出
例如:
想象——创新的翅膀
自立——人生的风帆
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阳光
2. 用“是”字句构成“暗喻式” 题目
例如: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读是品味人生的良药
感情不是保险绳
(二)巧用反问
例如:
安能随意弃诚信?
岂能缺少同情心?
语气更强烈 态度更鲜明
(三)巧用对偶、对比
例如:
养德修身生慧 静心启智求思
传承经典文化 书写精彩人生
自信是树,兼听是花
生命有限,精彩无限
(四)巧用引用、化用
引用、仿写、改写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电影片名、歌曲名等,巧妙地加以嵌入或改换,可以收到新奇风趣、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
(1)题目粗粝能甘,纷华不染,表明观点是坚守自我、接受磨砺。
标题引用自围炉夜话: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2)题目入淤泥而不染,改写爱莲说中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一字之别,真可谓匠心独具。
(3)题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年少旁观之,改写于龚自珍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让题目融入了“自我”,为后面的行文作了铺垫。
(4)题目诚信所至,金石为开改写于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
你对以上文字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解析】
比喻:正能量——我们的加油站
反问:生活岂能无“正能量”?
对比: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
化用:滚蛋吧,负能量
人民日报拟题九字真诀
让是用(以)把不动(宾)加对称
1.让理智战胜贪欲 2.让城市更有“温度”
3.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路 4.让社会正气生生不息
5.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 6.让青春梦想飞得更高远
7.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8.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
9.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10.让“八项规定”激荡崭新气象
11.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12.让忠诚成为时代旋律主音符
13.让“互联互通”点亮每颗心灵 14.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
15.别让权力成为亲情之痛 16.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
17.别让“斗富心态”消解了幸福 18.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一、“让”字秘诀——怎么做
1.美育是一种刚需
2.人心荒芜是防艾大敌
3.“平衡”是一种大智慧
4.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5.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6.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7.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二、“是”字秘诀——是什么/主谓宾
8.悔罪是救赎与宽恕的基石
9.平等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10.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
11.“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
12.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职业
13.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1.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
2.用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3.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4.用制度破解“换马甲”难题
5.用刚性制度托起诚信中国
6.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
7.用公共理性铲除邪教土壤
三、“用(以)”字秘诀——怎么做
8.以德遗后方流长
9.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10.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11.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1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3.以关爱抵制“蓝鲸”诱惑
四、“把”字秘诀——怎么做
1.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
2.把“有意义”的事做出“真效果”
3.把市民“吐槽”转化为治霾合力
4.莫把工具当目的
5.莫把中药当成一把草
6.别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口香糖
五、“不”字秘诀——否定句
1.巧诈不如拙诚
2.消极怠工要不得
3.暂避风头不可取
4.名节如璧不可污
5.公恩私恩不可混
6.欲如野马不可纵
7.文明底线不可亵渎
1.养一身浩然之气
2.放开“思维缰绳”
3.激扬时代的好声音
4.拆除心中那堵“墙”
5.聆听中国真实的心跳
6.守护技术创新的初心
7.打开隔绝陌生人的围墙
六、动宾式秘诀——怎么做/可以加主语
8.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9.走出“生活在别处”的困境
10.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11.树起我们心中的“英雄纪念碑”
12.涵养“网络文学”的时代气息
13.铲除“抱团腐败”滋生的土壤
14.警惕“精神缺钙”蔓延年轻一代
正对法:
1.用心感动,以爱承担
2.荣枯随缘,遇合尽兴
3.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4.精神不死,希望不灭
5.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
6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雄起
7.善待母语,成就自我
8.欣赏他人,挑战自我
9.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10.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11.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七、对称
反对法:
1.小常识,大学问
2.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3.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4.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
5.别样的道路,同样的精彩
6.血浓于水,理大于情
7.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8.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11.海纳百川,我纳千言
12.借鉴历史, 开创未来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9全国1卷作文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字句
1、别以学习为名,错过了劳动
2、消极劳动要不得
“用(以)”字秘诀-----怎么做
1、用劳动托起中国梦想
2、用劳动创造幸福
动宾式秘诀——可以加主语
1、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2、树起我们心中的“劳动光荣碑”
把字句
把劳动当做美德
让字句
1、让劳动之光照亮前路
2、让劳动成为时代旋律主音符
3、别让劳动成为成长之痛
是字句
1、劳动是一种大智慧
2、劳动是立身养德之本
正对式
1、人生在勤,不劳何获
2、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3、复兴之梦, 梦在不息
化用句
不稼不穑,难成栋梁
拾掇一屋,玉宇澄清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类历史上,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批判,才揭开了我们所处星球的真相;正是费尔巴哈对唯心论的批判,才驱散了人们认识上的迷雾。
不仅如此,哥白尼构建了“日心说”,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为近代天文学铺平了道路;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登场扫除了障碍。
而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庄严宣称:“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此次作文从命题方式来说属于多则材料审题作文,材料的指向是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批判意识。符合中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中的科学精神的指向,即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
第一则材料的关键句很明显,即“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它分别介绍哥白尼、费尔巴哈在天文学与哲学方面对旧说的批判产生了巨大作用,指出批判的重要性。
第二则材料开头有一个很重要的副词“不仅”,这表明这和上层应该形成了递进关系,这一则介绍哥白尼、费尔巴哈在批判的同时建构新的学说,推动了科学研究与哲学思想的重大发展,指出建设的意义。
第三则,用毛主席的话对前面两层做了理论总结,指出不但要善于破环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由此看来,第一和第二段是互补的,“批判”和“建设”缺一不可。
综合三则材料的核心语意,立意应该是:既要有批判精神,又要有(或“更要有”)建设行动。“批判”与“建设”必须兼顾。
【优秀标题】
1.批判是花,重建是果
2.执批判之手,与建设同行
3.批判诚可贵,建设价更高
4.批判与建设齐飞
5.破立相生,批建共存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