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课件(共24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课件(共24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9 10:43:0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2
22 杞人忧天
部编版 七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 伞,一个卖布!晴天,老太太担心卖伞的儿子生意不好,雨天,担心卖布的生意不好!后来有人开导他雨天,卖伞的生意好,晴天,卖布的生意好!于是老太太究不再烦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乐观的看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有个和老太太类似烦恼的杞人如何解决自己烦恼的。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智慧和启示。《列子》中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新知讲解
杞人(qǐ) 崩坠(zhuì)
身亡(wú)所寄 星宿(xiù)
躇步(chú) 跐蹈(cǐ)
中伤(zhòng) 舍然( shì )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1)杞人担忧天地崩坠,睡不好觉,吃不
下饭。(开端)
第二部分(3—6)开导者耐心地解释了天不会塌、地
不会陷的原因。(发展)
第三部分(7) 杞人的担忧解除,皆大欢喜。(结局)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这则寓言写杞国有一个人总担心天会崩塌,被人开导后才放下心来,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新知讲解




崩塌坠落。
同“无”,没有。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为他的忧虑而担心。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你。
(四肢)弯曲伸展。
行动,活。
为何,为什么。
新知讲解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星宿:星辰。

纵使,即使。
伤害。
译文: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地塌怎么办?奈……何,拿……怎么办?
聚积的土块。
四方。
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译文:那个人又说:“那地陷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通假字
身亡所寄( )
其人舍然大喜( )
同“无”没有
同“释”,解除,消除
新知讲解
古今异义
因往晓之
奈何忧崩坠乎
亦不能有所中伤
若屈伸呼吸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懂得;天刚亮的时候
古义:为何,为什么 今义:怎么办
古义:伤害 今义:污蔑别人使受损害
古义:你 今义:好像;如果
新知讲解
一词多义
其:其人曰( )
奈何忧其坏( )
若:若求闻之若此( )
若屈伸呼吸( )
代词,那
代词,它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想法?谈谈你的理解。
2.杞人反复提出问题,说明了什么?
(1)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
(2)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普遍敬畏自然。
(3)当时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
杞人反复提出问题,实则反映了他内心的重重忧虑,照应了前文的“废寝食”。
新知讲解
3.晓之者是如何开导杞人的?试简要说明他“晓之”的妙处。
面对杞人毫无理由的担忧,晓之者联系杞人的生活,如“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来劝说开导杞人,不但如此,他还采用假设的方法,退一万步讲,“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让杞人放宽心思,不必忧虑。另外,反问句式的运用,也让开导委婉含蓄,拉近了与被开导者的距离,增强了感染力。
妙处:晓之者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开导,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体现了晓之者开导的技巧高超。
新知讲解
4.“杞人忧天”现在成为一个成语,请解释其意义,并写出一个近义词。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庸人自扰:今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新唐书·陆象先传》
合作探究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这是发现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比如,在学校学习应对灾难的课程,教给孩子们在灾难面前自救的方法;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组织仿真演练……早早做了准备,天灾面前我们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损失肯定也会减少很多,这正是“杞人忧天”的积极意义。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虽篇幅短小,但详略得当,略写杞人忧天的忧,详写晓之者的开导,让读者了解不必忧的原因,从而突出了杞人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担忧的不必要,增强了讽刺效果。
2.运用对话,刻画人物。
本文运用对话描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寥寥数语问答过程中,就将杞人的担心忧虑,惴惴不安,和“晓之者”的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




杞人忧天
开端;杞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发展:晓知者劝导
结局:杞人和“晓知者”皆舍然大喜
不要为根据毫
无的事情担忧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续编故事:试想文中的“晓知者”回家以后怎样向自己的家人讲述他所遇的事情,并告诫家人不要为不必要的事情担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列子》的文学常识;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积累文言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3.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4.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课时计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布!晴天,老太太担心卖伞的儿子生意不好,雨天,担心卖布的生意不好!后来有人开导他雨天,卖伞的生意好,晴天,卖布的生意好!于是老太太究不再烦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乐观的看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有个和老太太类似烦恼的杞人如何解决自己烦恼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品简介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智慧和启示。《列子》中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2.字词积累
杞人(qǐ) 崩坠(zhuì) 身亡(wú)所寄 星宿( xiù)
躇步(chú) 跐蹈(cǐ) 中伤(zhòng) 舍然( shì )
3.朗诵课文,理清情节。
【点拨】第一部分(1)杞人担忧天地崩坠,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开端)
第二部分(3—6)开导者耐心地解释了天不会塌、地不会陷的原因。(发展)
第三部分(7) 杞人的担忧解除,皆大欢喜。(结局)
4.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这则寓言写杞国有一个人总担心天会崩塌,被人开导后才放下心来,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三.译读课文,疏通文句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陷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文言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释义积累
身亡所寄(同“无”没有)
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奈何忧崩坠乎(怎么,为何)
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受伤)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纵使,即使)
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2)通假字
身亡所寄(同“无”没有)
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
(3)古今异义
因往晓之(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懂得;天刚亮的时候 )
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为何,为什么 今义:怎么办)
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 今义:污蔑别人使受损害)
若屈伸呼吸( 古义:你 今义:好像;如果 )
(4)一词多义
其:其人曰( 代词,那 )
奈何忧其坏( 代词,它 )
若:若求闻之若此(像)
若屈伸呼吸(你)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想法?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1)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
(2)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普遍敬畏自然。
(3)当时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
2.杞人反复提出问题,说明了什么?
【点拨】杞人反复提出问题,实则反映了他内心的重重忧虑,照应了前文的“废寝食”。
3.晓之者是如何开导杞人的?试简要说明他“晓之”的妙处。
【点拨】面对杞人毫无理由的担忧,晓之者联系杞人的生活,如“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来劝说开导杞人,不但如此,他还采用假设的方法,退一万步讲,“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让杞人放宽心思,不必忧虑。另外,反问句式的运用,也让开导委婉含蓄,拉近了与被开导者的距离,增强了感染力。
妙处:晓之者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开导,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体现了晓之者开导的技巧高超。
4.“杞人忧天”现在成为一个成语,请解释其意义,并写出一个近义词。
【点拨】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庸人自扰:今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新唐书·陆象先传》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点拨】这是发现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比如,在学校学习应对灾难的课程,教给孩子们在灾难面前自救的方法;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组织仿真演练……早早做了准备,天灾面前我们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损失肯定也会减少很多,这正是“杞人忧天”的积极意义。
五.赏读课文,写作借鉴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虽篇幅短小,但详略得当,略写杞人忧天的忧,详写晓之者的开导,让读者了解不必忧的原因,从而突出了杞人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担忧的不必要,增强了讽刺效果。
2.运用对话,刻画人物。
本文运用对话描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寥寥数语问答过程中,就将杞人的担心忧虑,惴惴不安,和“晓之者”的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
六.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续编故事:试想文中的“晓知者”回家以后怎样就,向自己的家人讲述他所遇的事情,并告诫家人不要为不必要的事情担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