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9 18:00:32

文档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2020五上·天津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可以自己制造食物,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直接消费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食物的称为消费者。
2.(2020五上·天津期中)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因素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答案】生物;生物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考查生物生存环境因素的分类,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2020五上·天津期中)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   。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答案】热;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直发光发热的,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2020五上·天津期中)自然状态下,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填“高”或“低”)
【答案】高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向阳处接受阳光多,向阳处的温度一般要高于背阴处的温度。
二、我能辨是非。(请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评卷人“×") (每题3分,共30分)
5.(2020五上·天津期中)芭蕉的叶非常阁大,这样的叶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它生长在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的植物的叶子的形态是不同的,芭蕉的叶子宽大,利于蒸腾作用,适合生长在温度高、潮湿的热带雨林中。
6.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部分是错误的。应先装入泥沙、水,再放入水草等,最后放入小鱼等动物。
【分析】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2020五上·天津期中)蜡烛会自己发光,虽然没点燃,它也是光源。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凡物体自身能发光者,称做光源,没点燃的蜡烛不发光,所以不属于光源。
8.(2021五上·岷县期中)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比如鱼用鳃呼吸,需要生活在水中。
9.(2020五上·天津期中)研究“蚯蚓的选择”,我们只要选择两条蚯蚓就行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在研究生物的习性时,应该准备较多的样本,这样才能排除生物个体因素的影响。
10.(2017五上·罗湖期末)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被视神经感受到才看到的 ,该题描述准确。
11.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与热
【解析】【解答】光线即可以被分解,也能被混合,可以碰到障碍物进行反射,也可以被光色吸收。
【分析】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每秒。
12.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上所有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分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3.(2021五上·岷县期中)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方向与影子方向相反。
14.(2020五上·天津期中)所有的光我们肉眼都能看见。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可见光在光谱里只占2%,比如紫外线,我们用肉眼就看不到。
三、我会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题3分,共30分)
15.(2017五上·罗湖期末)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食物链: (  )
A.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在生态系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根据它们在能量和物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注意,食物链中不含有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16.(2020五上·天津期中)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对其他生物的生存(  )
A.有影响 B.不影响 C.有好处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是会产生影响的。
17.(2020五上·天津期中)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将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能得出准确结论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 “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变量是水,1组实验中有水,1组实验中保持干燥。
18.(2020五上·天津期中)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是(  )
A.黑暗、干燥、温暖 B.明亮、潮湿、温暖 C.阴暗、潮湿、温暖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考查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19.(2020五上·天津期中)上午8点和下午2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上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考查再不同时间点日影的长度和方向,上午8点和下午2点时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是不同的。
20.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答案】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
21.(2020五上·天津期中)反射以后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
A.沿曲线传播 B.沿直线传播 C.四面八方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被反射后也是沿直线进行传播的。
22.(2020五上·天津期中)一束光线(  )
A.只能被反射一次
B.只能被反射两次
C.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下去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线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
23.(2020五上·天津期中)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发现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答案】B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 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在紫色光的外面发现了“紫外光”,人们把它称为紫外线。
24.(2021五上·岷县期中)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高,阳光直射,影子短,反之影子长。
四、发现与探索。(共15分)
25.(2020五上·天津期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我们研究了物体颜色和吸热本领的关系。
(1)请根据表中数据绘制一份折线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提示:在折线末尾处标注出、黑或白)
纸的颜色 开始时的温度 3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5分钟
黑 11℃ 15℃ 19℃ 23℃ 26℃ 29℃
白 11℃ 13℃ 15℃ 17℃ 18℃ 19℃
(2)根据实验数据可推知,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内外表面颜色以(   )为宜。(填“黑色”或“白色”)
(3)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并完成填空。
将黑色纸、白色纸、铝箔纸、黑色蜡光纸这四种物体同时放在同一地点的阳光下,相同时间后:
黑色纸与黑色蜡光纸相比较,   升温比较快;
白色纸与铝箱纸相比较,   反光能力比较强。
【答案】(1)
(2)黑色
(3)黑色纸;铝箔纸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颜色与吸热本领的关系。
(1)根据表格数据画出折线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描点连线。
(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黑色材料吸热能力强。
(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黑色材料吸热能力强,升温快;白色反光能力强。
五、生活与实践。(共18分)
26.(2020五上·天津期中)我们都知道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请你仔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草原上鹰、兔和草之间的食物链:   
(2)你认为:
鹰大量减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兔大量减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草大量减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3)实际生活中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禁止的行为有: (至少写2点)
【答案】(1)草→兔→鹰
(2)兔的数量会大量增加,草大量减少,草原会遭到破坏甚至面临沙化。;鹰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草会疯长,草原失去生态平衡。;兔和鹰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3)禁止滥捕滥杀动物、滥砍滥伐树木、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硫等,做到不使用不易分解的一次性物品,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平衡。
(1)考查食物链的组成,草是生产者,兔子吃草,鹰吃兔子,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结束,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
(2)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鹰大量减少,可能引发兔子大量繁殖。兔子大量减少,可能引发鹰的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增加;草大量减少会引发兔子减少,间接造成鹰的数量减少。
(3)考查保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第一,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第二,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第三,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第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 / 1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2020五上·天津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2.(2020五上·天津期中)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因素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3.(2020五上·天津期中)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   。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2020五上·天津期中)自然状态下,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填“高”或“低”)
二、我能辨是非。(请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评卷人“×") (每题3分,共30分)
5.(2020五上·天津期中)芭蕉的叶非常阁大,这样的叶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它生长在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
6.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7.(2020五上·天津期中)蜡烛会自己发光,虽然没点燃,它也是光源。
8.(2021五上·岷县期中)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  )
9.(2020五上·天津期中)研究“蚯蚓的选择”,我们只要选择两条蚯蚓就行了。
10.(2017五上·罗湖期末)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11.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12.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13.(2021五上·岷县期中)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
14.(2020五上·天津期中)所有的光我们肉眼都能看见。
三、我会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题3分,共30分)
15.(2017五上·罗湖期末)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食物链: (  )
A.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16.(2020五上·天津期中)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对其他生物的生存(  )
A.有影响 B.不影响 C.有好处
17.(2020五上·天津期中)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将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能得出准确结论
18.(2020五上·天津期中)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是(  )
A.黑暗、干燥、温暖 B.明亮、潮湿、温暖 C.阴暗、潮湿、温暖
19.(2020五上·天津期中)上午8点和下午2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上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20.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21.(2020五上·天津期中)反射以后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
A.沿曲线传播 B.沿直线传播 C.四面八方传播
22.(2020五上·天津期中)一束光线(  )
A.只能被反射一次
B.只能被反射两次
C.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下去
23.(2020五上·天津期中)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发现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24.(2021五上·岷县期中)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四、发现与探索。(共15分)
25.(2020五上·天津期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我们研究了物体颜色和吸热本领的关系。
(1)请根据表中数据绘制一份折线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提示:在折线末尾处标注出、黑或白)
纸的颜色 开始时的温度 3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5分钟
黑 11℃ 15℃ 19℃ 23℃ 26℃ 29℃
白 11℃ 13℃ 15℃ 17℃ 18℃ 19℃
(2)根据实验数据可推知,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内外表面颜色以(   )为宜。(填“黑色”或“白色”)
(3)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并完成填空。
将黑色纸、白色纸、铝箔纸、黑色蜡光纸这四种物体同时放在同一地点的阳光下,相同时间后:
黑色纸与黑色蜡光纸相比较,   升温比较快;
白色纸与铝箱纸相比较,   反光能力比较强。
五、生活与实践。(共18分)
26.(2020五上·天津期中)我们都知道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请你仔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草原上鹰、兔和草之间的食物链:   
(2)你认为:
鹰大量减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兔大量减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草大量减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3)实际生活中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禁止的行为有: (至少写2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生产者;消费者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可以自己制造食物,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直接消费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食物的称为消费者。
2.【答案】生物;生物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考查生物生存环境因素的分类,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答案】热;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直发光发热的,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答案】高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向阳处接受阳光多,向阳处的温度一般要高于背阴处的温度。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的植物的叶子的形态是不同的,芭蕉的叶子宽大,利于蒸腾作用,适合生长在温度高、潮湿的热带雨林中。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部分是错误的。应先装入泥沙、水,再放入水草等,最后放入小鱼等动物。
【分析】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凡物体自身能发光者,称做光源,没点燃的蜡烛不发光,所以不属于光源。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比如鱼用鳃呼吸,需要生活在水中。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在研究生物的习性时,应该准备较多的样本,这样才能排除生物个体因素的影响。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被视神经感受到才看到的 ,该题描述准确。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与热
【解析】【解答】光线即可以被分解,也能被混合,可以碰到障碍物进行反射,也可以被光色吸收。
【分析】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每秒。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上所有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分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方向与影子方向相反。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可见光在光谱里只占2%,比如紫外线,我们用肉眼就看不到。
15.【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在生态系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根据它们在能量和物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注意,食物链中不含有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16.【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是会产生影响的。
17.【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 “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变量是水,1组实验中有水,1组实验中保持干燥。
18.【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考查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19.【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考查再不同时间点日影的长度和方向,上午8点和下午2点时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是不同的。
20.【答案】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
21.【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被反射后也是沿直线进行传播的。
2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线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
23.【答案】B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 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在紫色光的外面发现了“紫外光”,人们把它称为紫外线。
24.【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高,阳光直射,影子短,反之影子长。
25.【答案】(1)
(2)黑色
(3)黑色纸;铝箔纸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颜色与吸热本领的关系。
(1)根据表格数据画出折线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描点连线。
(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黑色材料吸热能力强。
(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黑色材料吸热能力强,升温快;白色反光能力强。
26.【答案】(1)草→兔→鹰
(2)兔的数量会大量增加,草大量减少,草原会遭到破坏甚至面临沙化。;鹰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草会疯长,草原失去生态平衡。;兔和鹰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3)禁止滥捕滥杀动物、滥砍滥伐树木、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硫等,做到不使用不易分解的一次性物品,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平衡。
(1)考查食物链的组成,草是生产者,兔子吃草,鹰吃兔子,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结束,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
(2)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鹰大量减少,可能引发兔子大量繁殖。兔子大量减少,可能引发鹰的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增加;草大量减少会引发兔子减少,间接造成鹰的数量减少。
(3)考查保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第一,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第二,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第三,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第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