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0 21:3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示例一:选段通过“。[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晴空一鹤排云上,示例一:选段通过“。[刘禹锡《秋词(其一)》]
(3)《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乡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诗句是:示例一:选段通过“,示例一:选段通过“。
(4)夫君子之行,示例一:选段通过“,示例一:选段通过“。(诸葛亮《诫子书》)
(5)默写谭嗣同的《潼关》。
示例一:选段通过“,示例一:选段通过“。
示例一:选段通过“,示例一:选段通过“。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有时蝴蝶 ān xiáng(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2)落日的yú huī(余晖)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
(3)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 wèi zuì qián táo(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怪诞不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遇到不顺心之事或受到他人伤害时,要冷静沉着地应对,不要在对方把话说完或弄清事情原委之前急于动气发怒。
B.民主推选班干部时,同学们认为他很有管理经验,都怂恿他担任班长。
C.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运动员神采奕奕地走进会场。
D.雇员们和工会领导们的意见大相径庭,根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D)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快递包裹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激发人们对于病毒物传人的担心。
C.游过这条并不宽的河,我用了大约半小时左右。
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5.近日,七年级(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示例一: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示例二: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2)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感悟。(2分)
  据媒体报道,家住新乡市辉县的大学生小闫,最近摊上了大事儿:他和朋友将自家门口鸟窝里的鸟掏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售卖,被公安机关抓获。按小闫的说法,直到森林公安抓了自己,他才知道那些白色胎毛还没褪净的小鸟,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后来,小闫和朋友分别因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及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刑十年六个月、十年和一年。
①身边很多野生动物也受法律保护。②野生动物保护普法教育要常态化。③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避免悲剧重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追随、追赶)
(3)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他)看见田野中有一个麦场,场主把柴草堆积在麦场里。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文章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和狡诈。
B.在刻画狼时,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C.文章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D.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练而生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牧竖》,有删改)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B)
A.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B.意甚仓皇/目似瞑,意暇甚
C.故令嗥/两狼之并驱如故
D.在彼树致小狼鸣急/非宁静无以致远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11.同是人与狼的较量,课文《狼》中的屠户与选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3分)
更赞同课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正当的行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
子 衿
①第26个世界读书日刚过去,阅读这一话题的关注热度犹在。阅读不是谁的专利,而应是全民的生活方式。
②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踏上这道阶梯的,不该只是少数人。无论是立足于知识社会之需、学习型社会之义,还是着眼于提升国民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都需要着力建设书香中国,厚植学习土壤,培育阅读氛围。阅读不该是部分人的专享,而应是“阳光普照下,雨露共生长”。我们追求全民阅读全覆盖、无盲区的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③既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就应该照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的阅读需求。早在2017年9月,由五个部门联合实施的“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就正式启动,旨在用无障碍阅读解决盲人群体的“阅读难”困境。
④既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就应该照顾农村贫困人口的阅读需求。在乡村,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阅报栏等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村村有书屋的图景。这些书屋已成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某种程度上,知识普惠,就是要拉平知识获取上的城乡鸿沟,让农村人也读得起书、学得起知识。
⑤当下,增强普惠性阅读资源的供给,为全民阅读提供软硬件支持,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搭建完善的全民阅读社会基础设施,提供阅读均等化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社会力量来说,提供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普惠性图书产品与服务,让农村人口能无差别、低成本获取知识资源,也大有可为。近几年,短视频等工具的出现,确实带动了“一屏万卷”阅读风尚的形成。但也要看到,碎片化、散点状的浏览播放,仍难替代系统化、专业化的“书面阅读”。只不过,不论是内容供给上的匹配度相对不足,还是纸质书价格普遍偏高,都成了培育农村阅读氛围的掣肘。
⑥让更多人参与阅读,还需要多方发力支持,其中,电商平台就能发挥积极作用。比如,近日某电商上线的“快乐读书月”活动,用5 000万元读书基金对中外经典名著、畅销图书等进行专项补贴;在世界读书日之前,该电商联合国内30余家出版社及图书出版公司,让平台近8亿用户以低价实现“悦读”。
⑦“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不断降低阅读门槛,让农村贫困人口读得起书,让城乡知识获取鸿沟渐次缩减,是对知识普惠的应有注解,也是推进“全民阅读”的内在要求。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28日,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本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布局的。
B.浏览播放短视频等工具,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时尚,可以取代传统的“书面阅读”。
C.第⑥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论证了电商平台为推进全民阅读发挥了积极作用。
D.“一个都不能少”,是“全民阅读”的价值所在,也是推动此项工作的内在要求。
13.根据文章第②段内容,列举作者倡导“全民阅读”的理由。(3分)
①知识社会之需、学习型社会之义;②提升国民素质;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14.第⑦段中作者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请结合全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国家照顾到了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和农村贫困人口的阅读需求,帮助盲人群体解决“阅读难”困境,搭建了完善的全民阅读社会基础设施,提供了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普惠性图书产品与服务,让农村人口能无差别、低成本获取知识资源,能拉平知识获取上的城乡鸿沟,让农村人也读得起书、学得起知识。人人读得起书,知识普惠,慰藉了农民的心灵,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让城乡知识获取鸿沟渐次缩减。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7分)
窗台上的小斑鸠
沈 洋
  ①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我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一个鸟巢。
  ②那巢正好筑在窗台的西角,西面紧贴墙体,北面嵌入窗槽,紧靠玻璃,整个基座稳稳地立在约有三寸宽的窗台上。巢由细小的树枝搭成,约半尺高,直径如碗口大小。
  ③出差一周回来,鸟巢里添了两枚鹌鹑蛋大小的鸟蛋,而“主人”却未现身。
  ④大约过了十分钟,飞回了一只肥硕的大鸟。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条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它先是飞到我窗外的树枝上歇息,之后“扑棱”一声来到我的窗台上,两只绿豆般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见没什么危险,才摇摆着走到鸟巢前,轻盈地跳到巢中。
  ⑤我惊喜地看着,回头赶紧查阅资料,得知其名为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
  ⑥就这样,我每天上班,斑鸠也上岗。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掀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每每这时,就见斑鸠警觉地转动着眼睛,朝窗内望两眼,便飞到旁边的树枝上。
  ⑦渐渐地,每次开窗时,斑鸠先是一惊,起身展翅欲飞,却并未真的飞走。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⑧一天,我见到大斑鸠先是飞到窗外的树枝上歇息,见周边没有“外敌”,便飞到窗台上,来到巢边。巢中那只稍清瘦一点的斑鸠,纵身一跳,落在窗台上,大斑鸠迅速飞到巢中。原来,斑鸠夫妻是轮番进行孵蛋的。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⑨亲眼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为此激动并欣喜着。
  ⑩一天早上,当我轻轻掀开窗帘的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撼。只见巢中一团黑乎乎的小东西正在轻轻地蠕动,那是小斑鸠!好奇心驱使我贴近玻璃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对小斑鸠,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身上没有羽毛,只能看到黑里透红的皮肤,表皮长了一层碎细的茸毛。那一吐一吸之间,分明能看到那一对小斑鸠身体的律动。我看到斑鸠妈妈与两只小斑鸠嘴对嘴亲密,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斑鸠妈妈正在“渡食”吧。
   之后,斑鸠妈妈和斑鸠爸爸更忙碌了,飞来飞去地觅食,喂养两只小斑鸠,喂饱后就蹲在小斑鸠的上面,用身体温暖自己的孩子,直到小斑鸠慢慢长出羽毛,逐渐丰满,飞向蓝天。
  仅仅半年时间,我的窗台上,已经孵化出六只小斑鸠。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蠕动、练翅、起飞和离开,都让我又惊喜又失落。我还把这些照片和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每一次都感动很多朋友。我会为一场大雨或是一场大风而担忧斑鸠的命运,会为天气降温而担心小斑鸠是否受冻,我进出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更轻了。单位装修办公室,我会特别嘱咐工友们,一定不要损坏鸟巢。
   明年春天,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
15.阅读选文,斑鸠给“我”带来了那些情感体验?请用原文的词语概括。(8分)
初见斑鸠,仔细观察时:①惊喜。
天天相处,渐渐熟识时:②无比温暖。
亲眼见证新生命诞生时:③激动欣喜(或“震撼”)。
每个小生命的诞生、成长和离开时:④又惊喜又失落。
16.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斑鸠脖颈的白斑花纹比作“花围巾”,生动形象地写出斑鸠美丽的样子,表达了“我”对斑鸠的喜爱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除了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你还读出些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回答。(答出两点即可)(5分)
示例:①由斑鸠父母对小斑鸠的呵护可知,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付出都是无私的。②由小斑鸠的诞生到起飞的过程可知,每个生命从出生到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我们应该感恩给予我们生命且呵护我们成长的人。③由斑鸠给“我”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可知,只要我们对生活怀一份善意,生活就会回馈我们更多。④由斑鸠慢慢放松警觉,渐渐地信任“我”是需要一段过程的可知,我们应珍惜并尊重他人给我们的信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落泪;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愤怒……“忍不住”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表现,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9~21题。
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喝了多时,酕醄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节选自吴承恩《西游记》,有删改)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提到的两件事。(2分)
大闹蟠桃宴;偷食老君 丹。__
20.选文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怎么样?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被众神拿下,太上老君用炼丹炉将他炼了七七四十九天。(2分)从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无所畏惧,敢于反抗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孙悟空“丹满酒醒”之后,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然后使个隐身法逃去,如此行动,你认为是否有损孙悟空的形象?(4分)
孙悟空“丹满酒醒”后隐身遁去的行为不会损害他的形象。孙悟空是个蔑视皇权、敢于反抗的英雄,但他也是一个平常之人。他机智勇敢却也时常恶作剧,顽皮自由是他的性格,文段中孙悟空“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