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项链》说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项链》是一篇犹如一段优美的海边风光短片的散文。课文从大海远景慢慢地推至近景,逐一展现了沙滩、海浪、海螺、贝壳、玩耍的孩子、快活的脚印等,并对之进行精彩的色彩描绘,很有画面感。这是作者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丽画面诗意化,让学生在文中想象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让学生明白:生活到处充满了美,我们要懂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生活的美丽。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孩子对大海是比较陌生的,除了个别孩子有看过大海,大部分的孩子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大海,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通过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介绍,展开想象的翅膀表示自己对大海的憧憬和向往。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会先认识会认生字,根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有趣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通过拼音熟悉会认字词,理解课文。
3、感受大海的美,体会小娃娃的快乐。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小娃娃的快乐。
五、说教学法
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采用同桌交流讨论探究法,充分利用插图,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采用想象法,根据课文景色的由远到近的规律,由浅入深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跟老师一起欣赏儿歌,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儿歌《外婆的澎湖湾》视频)
2.同学们见过什么样的项链?(PPT出示蒙文字书写的“项链”字,图片金项链、银项链、蒙古族民族特色项链、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3.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样的?我们带着思考走进课文。
环节二、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1.范读课文,注意穿红衣服的生字宝宝读音。(第一自然段舒缓、第二自然段活泼轻快;图示图片,用蒙语解释“沙滩”和“涌向”)
2.跟着老师指读一遍。(生字加粗)
3.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自读两遍。(按下暂停键,PPT出示课文内容)
4.师问生答读(红色标注的是学过的字和新认识的字,加粗的是新认识的字,回答完问题,新学的生字指读三遍。)
什么样的大海?蓝蓝的大海、又宽又远的大海
什么样的沙滩?黄黄的沙滩,又长又软的沙滩
什么样的浪花?雪白雪白的浪花,雪白雪白的浪花
浪花怎么笑? 浪花哗哗地笑着,浪花哗哗地笑着
小娃娃怎么笑?小娃娃嘻嘻地笑着,小娃娃嘻嘻地笑着。
环节三、比较阅读,收获语言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1,2在PPT标注)第一自然段几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圈起来。(用①②③在PPT标注,再把“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圈起来)
2.比较第一句和第二句: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1)比较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字数相同、叠词、一样的句式)
(2)你也仿照句子介绍草原。
草原,绿绿的,又宽又长。
草原,青青的,无边无际。
3.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
( )的大海 ( )的沙滩 ( )的浪花
( )的项链 ( )的项链
4.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的多。(课后题,PPT出示)
环节四、想象画面,理解内容
1.师描述画面,形成画面。(远处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黄黄的沙滩,又松又软。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撒下了小小的海螺和贝壳。一群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了彩色的项链。)
2.小娃娃的项链是?(小娃娃的项链是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彩色项链)。
3.大海的项链什么样子?(大海的项链是印在沙滩上的小娃娃的快活的脚印,是金色的项链。)
环节五、配乐朗读,形成画面
想象画面跟着老师一起读。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重现教学过程。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重点突出、清晰直观。
11、项链
大海—蓝—又宽又远
沙滩—黄—又长又软
白 的 又 和
八、说教学反思
《项链》一课出现了“又宽又远”、“又长又软”这样“ABAC”类型的词语,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是比较难的,因此通过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的方法来讲解这个“大海”“沙滩”的特点,再利用了一些习题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例子填空。期间有学生说出“又大又小”,我让他们说出一个“又大又小”的东西,从而告诉学生这个是不存在的词。
巧用叠词来形容美好的事物的特征,语言流畅朗读起来有音韵美,让学生善于去发掘生活的美好。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掌握文中出现的“两条项链”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但是在是“谁的?”“用什么做的?”的时候,关于大海的金色项链是由快活的脚印做的就不是特别理解。或许把这个内容板书出来,可以让学生理解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