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①②③④)
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是哪个居民?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房子?种什么农作物?
3、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哪个居民?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房屋?种什么农作物?
温故知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大禹治水
炎黄传说
尧舜禹传说
黄帝陵
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逐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2、了解黄帝、炎帝的发明,知道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 “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学习目标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伏羲画挂
神农尝草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1、神话传说与传说人物
总结:早期社会有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一、炎黄联盟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蚩尤
2、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1)、阪泉之战
交战双方:
交战结果:
炎帝部落 VS 黄帝部落
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
交战双方:
交战结果:
炎黄部落 VS 蚩尤部落
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华夏族的形成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黄帝
炎黄联盟
炎帝
蚩尤
其他
部落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1、炎帝的发明
炎帝
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部落活动区域:陕西渭河流域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
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
——《淮南子·修务训》
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黄帝的发明
黄帝: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故称姬轩辕。
黄帝(轩辕氏)
黄帝——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
仓颉——创造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
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其它人的发明
隶首发明算盘
仓颉文字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实质上这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传位
传位
1、禅让的概念
尧
舜
禹
开垦农田
简朴爱民
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
同甘共苦
治水有功
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成为“大禹”
(1)方法:
(2)故事:
(2)尊称:
2、大禹治水
本课小结
1.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巩固练习
A
2.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他们的事迹可以概括出禅让制推举首领的原则是( )
A.只看才能 B. 只看贡献
C.血缘亲近 D. 选贤任能
D
3.人们在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A
4.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荐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请回答:(1)材料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职权?
(2)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3)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实质)?
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禅让制
一种原始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