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9 21:32:29

文档简介

本资料归21jy_52455450621世纪教育网ID:10618672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4.背诵全诗。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文学常识】
选自《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一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茶礼: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整体感知】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开篇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流露出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
【内容探究】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鲜明的对照。
分析颈联和尾联的多层含义。
(1)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可见他和“京华”气氛多么格格不入,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在诗人眼中,临安春色,何其清淡寡味,人情何其冷漠,世味何其淡薄,壮志更是无从去提起一字,只有在“闲”“戏”中打发时光。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矮纸斜行闲作草”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费时间,所以没工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
(2)陆机意思说京都风尘,会把人的白衣裳变黑。“素衣”借指人的品格。 “风尘”比作世风世俗。陆机之言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到家”与首联的“客”字遥遥对应。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愤之言。表明京华非所居之地不愿在此同流合污。归家赋闲, 本非诗人所愿, 但与其让“京华风尘”染“素衣”,倒不如早日还家,这里流露出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意绪,表达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3.请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1)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但作者意不在刻画春光明媚,而是借一夜听雨暗示自己正因报国之志不得伸而郁闷、惆怅,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
(2)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今在国家多事之秋,却落得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怨愤至极,于是写下“素农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激楚之言,以抒发愤闷之情。
4.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2)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3)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4)表达诗人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艺术特色】
1.继承了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使用现实主义手法。
2.风格清新圆润、明朗流畅。
3.把自己的落寞情怀寄寓在明艳生动之景中。
【比较阅读】
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表现重点:《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牢骚。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书》严肃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富于情趣,含蓄婉深,轻松诙谐之中蕴含惆怅沉郁。
《临安春雨初霁》不同于陆游其他的作品,它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只好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