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元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课《元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0 19:32: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元日》
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是下册教材的第9课。《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元日》是三首中的第一首,描写了春节辞旧迎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除旧的政治抱负。
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苏、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符”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元日》。(重点) 3. 理解诗意,了解《元日》所描绘的节日场景,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情感。(难点) 4.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元日》。理解诗意,了解《元日》所描绘的节日场景,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对话。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节日”。(课件出示) (学生回答)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首写传统节日的儿歌吗?“春节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登高”。 2.揭示课题。 (1)古人也喜欢过节,还把他们过节时的场景作出一首首诗来。(2)引出课题《古诗三首》和诗题《元日》。(课件出示课题、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元日”。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王安石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名大诗人。 2.指名读诗,相机纠正字音。 3.颜色显示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旧符”,找生领读。 2.读出节奏。 (1)古诗很有节奏感。你能读出来吗?学生练习读。 (2)教师指名读,师生点评。(课件出示古诗的朗读节奏) 课件出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齐读《元日》。 三、交流理解诗意 1.想一想诗人写了哪些春节习俗,试着圈出来。学生交流探究。 2.理解诗意。 ①理解“一岁除”。(除:除去,逝去) ②理解“屠苏”。 ③理解“暖”字。喝了屠苏酒,有什么感受?是什么滋味? ④认识“桃符”。(课件出示“桃符”的图片) 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贴桃符是中华儿女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人们通过挂桃符抒发美好愿望,祈祷新年新气象。 3.想象画面,读出美好。 1.创设意境,想象画面。 ①读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学生描述诗的画面。 2.指导朗读,体会意境。 ①再读《元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 ②学生圈画交流。“暖”既指春风暖,也说明心情暖暖的;“曈曈”是指灿烂的阳光,表达了愉快的心情;“新”指新的事物替换旧的事物,心情愉快。 ③指名读全诗。 3.练习背诵古诗。 四、指导书写(课件出示) ①观察“符”字的字形:古代符节,一般用竹子做成,可以在上面刻写文字等,所以是竹字头。 ②观察“符”字的结构:上扁下大。 ③学生练写“符”字。(提醒书写姿势、字的结构布局等) ④交流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元日》。 2.调查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9 古诗三首 元 日 宋 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辞旧迎新 换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