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17:00: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凌 一 众
绝 当
山 小
顶 览 会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破 木 河
城 深 山
在 国 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说文解字》释“聖”:“聖从耳者,谓其耳顺。”
《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
圣人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用自己的口与笔将这些声音中包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chè)!安得广厦(shà)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古体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讲究押韵,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顿挫相谐,有“行”的动感。
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好长句的内部节拍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组活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课本中有四个段落,请试着将本诗划分成四个段落,并说说划分理由。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起)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承)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转)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诗人啊,你为什么要用“卷”字?
与诗人对话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诗人啊,你为什么叹息?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诗人啊,你失眠时在想些什么?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晚出左掖》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宿府》
公元755年,杜甫45岁,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48岁辞官之后带着全家四处投亲靠友。公元761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50岁的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长期饱经饥饿、贫病、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迎来了后半生中一段难得的安定宁静地生活,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秋风吹走了草堂的茅草,一场秋雨让他家“屋漏无干处”,……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致君尧舜禹,再使风俗淳。
——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待犹须待阖棺。
——杜甫《病起书怀》
一个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别林斯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春秋 曾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 屈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 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 顾炎武
课后积累
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