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0 22: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及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必修二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一部分
情景引入
在我国海拔 5000 米的高原环境下也有生物存在,它们的性状与生存环境的联系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2)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因此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3)举例: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 ( );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 );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 );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做种群。
种群的定义及特点:
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gene pool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个体数占群体内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例: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是A,褐色的基因是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教材P111)
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gene pool
A基因的数量:2×30+60=120个 a基因的数量:2×10+60=80个
A基因的频率:120÷200=60% a基因的频率:80÷200=40%
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频率=
该基因型个体数
该种群个体总数
×100%
基因频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基因的数目
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A基因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2.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取2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60个、100个、40个。该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80%、20% B.45%、55% C.55%、45% D.40%、60%
3.调查某校学生中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如表所示,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比例(%) 41 20 1 36 2
A.88%、12% B.76%、24% C.85.2%、14.8% D.12%、88%
一个种群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完成下列表格
亲代基因型的比值 AA (30%) Aa (60%) aa (10%) 亲代基因频率 A( ) a
( )
配子的比值 A ( ) A ( ) a ( ) a ( )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 AA( ) Aa ( ) aa ( ) 子一代基因频率 A( ) a( )
子二代基因型频率 AA( ) Aa ( ) aa( ) 子二代基因频率 A( ) a( )
自由交配:亲子代基因频率不会改变,所有子代基因型频率也不会改变。
自交:纯合子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减少, 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pAA=pA2
pAa=2pApa
paa=pa2
思考·讨论
1.要想亲子代基因频率不变,所有子代基因型频率不变,除了要满足自由交配的条件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种群是极大的;
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种群中每个个体与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
没有突变发生;
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没有自然选择;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代—温伯格平衡。
pAA=pA2
paa=pa2
pAa=2pApa
2.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5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
思考·讨论
这5个条件不可能同时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3.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基因型为A2a或A2A2),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Variations in gene frequency in populations
遗传平衡所指的种群是理想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这样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这也说明了在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迟早要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原因:
可遗传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突变
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出现多种多样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基因突变率很低,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吗?
(2)基因突变大都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为什么突变和重组只是提供原材料?
思考:
例如:果蝇1组染色体上约有1.3×104个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为10-5,对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来说,那么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3×104 × 10-5× 108=2.6 ×107
个体突变数
种群突变数
(1)基因突变率很低,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吗?
对每个基因来说突变率很低,但由于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2)基因突变大都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突变的有害还是有利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但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类昆虫却因为不能飞行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淹死。
例如,有翅的昆虫中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
不同翅型的昆虫
(3)为什么突变和重组只是提供生物进化原材料?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 的、 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
随机
不定向
方向
那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也是不定向的呢?
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根据教材P112~113“探究·实践”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种群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哪些类型?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2)对桦尺蛾种群来说,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还是基因型?为什么?
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因为天敌等直接看到的是性状,而不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
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探究 实践】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桦尺蛾种群发生进化了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发生了进化;依据是桦尺蛾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4)根据资料分析,决定桦尺蛾进化方向的什么?为什么?
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保留下来的机会少,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基因型频率 SS 10% 11.5%
Ss 20% 22.9%
ss 70% 65.6%
基因频率 S 20% 23%
s 80% 77%
升高
降低
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12.9%
25.8%
61.3%
26%
74%
14.3%
29.7%
56.0%
29%
71%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