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狼牙山五壮士》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教材版本: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本组的第二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本文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勇于献身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和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名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及生字所在的三组词语。2、初读课文,能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按要求把课文的表达顺序补充完整。。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1、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阅读文本,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痛击敌人”一部分的人物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难点:概括小标题。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电影导入。观看《狼牙山五壮士》跳崖部分。谈感受。2、齐读课题,牙山五壮士重点的词语是哪一个?看到这个词语你想提什么问题? 十分勇敢,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五位壮士十分的热爱祖国壮士为什么把他们五个人称为壮士 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跳崖部分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后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二、整体感悟1、为什么要把他们称为壮士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一想,作者把五位战士称之为壮士,那么作者会在哪些方面描写这这五位战士呢?2、这篇课文一共有五个片段,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五个小标题,集体朗读。3、作为学习的主人,你打算怎样去学习这篇课文?或者说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4、出示小组学习提示【小组汇报,交流提示:1、本小组选用的学习方法是?2、本段描写五壮士语言的词句有?3、本段描写五壮士动作的词句有?4、我们认为这些词句体现了?5、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向我们提问】 1、动作、语言、精神2、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表演式,读思议,赛读式 了解“壮士”的含义,意在以题目统领全文,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出示小组学习提示,意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
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在五个部分里面,哪些部分是重点描写的?【2、诱敌上山,4、顶峰歼敌,5、跳下悬崖】这三个部分是重点描写的,那么我们选择这三个部分来汇报交流。选择诱敌上山这个部分的小组请举手。学习第二部分 诱敌上山学生汇报其他同学提问(1)、如何诱敌上山的? 他们诱敌上山的方法是让敌人走近了才狠狠的打。这表现了他们什么?(2、)为什么要抡一个圈才能把手榴弹丢出去?(3)什么叫居高临下?学习第四部分 顶峰歼敌学生汇报2、我们知道第二部分体现了五壮士的机智勇敢,这一部分讲五壮士的子弹打完了,但他们没有投降而是继续战斗,用身边的武器——石头,用力的砸向敌人,那么表现了五壮士怎样的精神呢?他们很勇敢,并且没有屈服,概括就是——(英勇不屈)你对这部分还有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留下最后一颗手榴弹而不用呢?学习第五部分 跳下悬崖学生汇报其他同学提问为什么五壮士要跳下悬崖?为什么要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为什么五壮士跳崖的时候还要高喊那几句话?分析重点语句1、班长马宝玉用商量的语气,对四位战友说:“前面是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可以很快的追上队伍,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我看我们还是走第二条路吧。”说完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你比较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B、……顿时,石头帯着决心和仇恨向敌人砸去。你比较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试用:“……带着……带着……向……去…… ”说句话 (一)1、描写五壮士动作的词语有: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体现了五位战士爱国勇敢的精神。2、(1)十分聪明,也十分勇敢。机智。(2)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敌人心里充满了仇恨。(3)站在高处俯视敌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非常的机智。(二)、1、描写语言的词句: 同志们!用石头砸!描写动作的词句:…… 这些描写五壮士语言和动作的词句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2、也就是说,这颗手榴弹,这个威力最大的武器,要用在最紧要的关头(三)、1、描写语言的词句“同志们,我们的作务胜利完成了……第六自然段(表现了五壮士爱国的精神、宁死不屈的精神2、(1)因为人们不想屈服于敌人、他们忠心报国,不想被人抓住当俘虏(2)因为这枪是敌人的,他们不想让敌人再拿这枪去杀害中国人(3)这些口号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临死也要想到祖国(四)、1、因为那个时候是打仗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商量,就来不及了。班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敌人早就把他们包围了2、A句好,因为是战士们有决心和想法,而不是石头有想法。石头带着决心和仇恨, 我采取了重点之中抓重点的方法。也就是抓主要人物的典型表现。通过外在的表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引领学生在一遍遍的读文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四、练习朗读1、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五壮士的语言一共有五句话,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刚刚有同学说要赛读,那么我们一起来比赛,是集体或者派代表,随你们选择。三十秒的时间准备。2、训练朗读。女同学读第四句,男同学读第五句。我们男女同学也来比赛吧。五、总结全文1、音乐欣赏,理解壮士那么我们再来理解下为什么称他们为五壮士?因为他们的语言壮烈豪迈,他们的动作是跳崖壮举,他们的形象威武雄壮,所以说他们是壮士,是壮士更是勇士,是勇士更是英雄,是抗日的英雄,更是民族的英雄。说到英雄,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英雄赞歌》请大家来欣赏。2、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听了这首英雄赞歌,此时此刻在座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是心潮起伏,心情澎湃,热血沸腾,是啊,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赞歌,他们这种机智勇敢,英勇不屈,宁死不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进!下面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紧握右拳,高喊口号,以缅怀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六、作业布置、课外延伸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演一演。 四、学习练读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2、“同志们,用石头砸!”3、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4、“打倒帝国日本主义!”5、“中国共产党万岁!” 1、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2、结束时这样设计是要让学生形成阅读悬念,生成一定的兴趣。学生有可能在课下自发的找点材料或再次深入读文,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英 诱敌上山 勇 接受任务 跳 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