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
认识10
教材第26~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以内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对数10的概念得到全面的认识以及把握。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初步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关系。
教具学具
主题图,小棒,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2.比较数的大小。
(1)教师拿出卡片8,请学生说出两个比8小的数。
(2)教师拿出卡片5,请学生说出比5大的数。
二 探究新知
1.学习认数、数数。
(1)10月1日是什么节 (国庆节)各族小朋友欢歌笑语,庆祝节日。(出示主题图)
(2)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教师引导: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
像这样10个小朋友,可以用数“10”来表示。
出示印刷体10让学生认,然后带领学生读一读。
2.学习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说10的结构: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组在一起是10。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10书写时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要离得太远。
(3)学生在田字格中学写10。教师巡视、指导。
3.熟悉10以内数的顺序。
(1)同桌互相读读直尺上的数,正读、倒读,看着数,背着数。
(2)数后教师提问:9的后面是谁 (10)10的前面是谁 (9)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谁 (8和10)9比10大还是小 (9比10小,10比9大)10大于几 (10大于8,10大于7……)10前面的数与10比,你又能得出什么 (都比10小)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渗透10个一是十。10是由10个一组成的。
(1)数出10根小棒,同桌互相检查。
(2)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1捆是几根 (1捆是10根)
2.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出示红果和双手图。看谁能很快数出它们的个数。
(2)教师说开始。同学们自由数。
(3)交流数的方法。
交流完数红果的方法后启发引导:数双手时怎样数快呢 引导:五个五个地数,5、10,一共有10个手指。
(4)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数对了就要给予鼓励。
(5)用你认为最快最好的方法再数一遍。同桌互查。
3.教材第27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在○里填“>”“<”或“=”,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比较的方法。如10○9,因为10比9多1,所以10>9;还可以想10在9的后面,所以10大于9;因为9比10小,所以10就大于9……
4.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第3题,教师说完要求后,同桌一起练习,互相检查。
5.教材第28页练习二的第1题,你会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先找几个同学做示范。然后同桌一起说说,看谁说得多,说得好。
6.教材第28页练习二的第3题。
投影出示苹果图。先观察这些苹果的特点。
教师指导:一共有( )个苹果。学生数完后填空。
找到最中间的一个苹果涂上红色,然后数它的两边各有几个苹果。
7.教材第28页练习二的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教师指导做,读一问做一问,最后投影订正、指导。
8.教材第29页练习二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看看分别可以填几。
板书设计
认 识 10
6 7 8 9 10
10的书写: 10>9>8>7>6
课后反思
本课力图通过愉快的情境启发学生初步认识10。教学中,尽可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且能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圆片,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还可以开展写数比赛,组织有趣的火车钻山洞游戏活动,使学生较好地获得感性认识,并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运用表扬和奖励这种激励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