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3.7.1 《短歌行》 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下列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②《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指出人才的重要性,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③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此时诸葛亮见危授命,南征孟获,积极准备北伐。
④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做老师该做的事。
⑤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古诗文作品变得炙手可热,广受欢迎。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同心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产生于西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系五言古体诗集,它吸取了《诗经》和《楚辞》的营养,达到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高峰,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B.曹操,字孟德,东汉时期杰出诗人,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歌。与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
C.南北朝时期钟嵘所著的《诗品》赞颂《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以《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6.对《归园田居》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对误入“尘网”的懊悔之情。
B.诗的五、六句概括了对旧林、故渊的恋和思。
C.七至十八句撷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通过对比突出自然风光之美。
D.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7.下列五副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②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⑤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 欧阳修 杜甫 辛弃疾 诸葛亮
B.欧阳修 范仲淹 白居易 李白 陈寿
C.范仲淹 欧阳修 杜甫 李白 诸葛亮
D.范仲淹 谢灵运 白居易 杜甫 陈寿
8.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二、阅读理解
阅读《苦寒行》,完成问题。
苦寒行①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②,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④诗,悠悠令我哀。
【注释】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诘(jí)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虑不安。④《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9.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
10.诗歌描写了行军沿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的?
11.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吋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13.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14.(2020高一上·越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短歌行(节选)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四句着重叙述描绘,后四句议论说理,生动形象深刻。
B.《短歌行》节选的是全诗开篇,以酒为引,以朝露为喻,表达对人生短暫的忧叹。
C.《短歌行》句式灵活,“人生几何”是反问句,“何以解忧”是设问句,变化多端。
D.两首诗都是风格豪放,语言刚健有力,传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风云变化。
(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慨而慷”与《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意思相同吗 抒发的情感相同吗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曹操墓为“甲”字形墓,坐西朝东,由墓道、前室、后室和4个侧室构成。
墓道长39.5米、宽9.8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墓门4层,外3层为砖砌,内层为墓室门。墓圹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
墓室有前室与后室,二室平面均为方形,边长约3.8米,四角攒尖项。前室与后室南北两侧各设置一个侧室,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4个侧室均置有墓门。
这种“四角攒尖”式墓室顶部结构,是东汉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具有东汉晚期的特征。结合这种墓葬结构特征,以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在西高穴曹操墓发掘之前,考古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近50座,其中东汉时代诸侯王墓有7座。考古发现的东汉晚期的诸侯王墓有东汉中山国中山穆王刘畅墓、东汉晚期某代彭城王或王后墓,二者均由墓道、前室、后室与左右耳室或侧室组成。
墓葬等级主要表现在墓葬平面形状和建造结构的差别。西高穴曹操墓的墓室结构,与东汉时期等级相近的墓葬类似但又略有差别,呈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的特点。
与西高穴曹操墓形制最为接近的东汉诸侯王墓,是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墓。两座墓的平面形制接近,都是前、后室外加双侧室。前、中、后三个墓室均为长方形,且后室的双侧室是左右排列。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
考古发现晚于东汉的三国时代有东吴高级贵族墓(或帝王陵墓),如江苏南京江宁区上坊墓、安徽马鞍山宋山墓(东吴景帝孙休墓)等。其墓葬形制均由墓道、前室、后室及侧室(或耳室)等部分组成,墓内安置石门。墓室地面铺的地砖规格较大,如宋山墓、上坊墓铺的地砖边长50厘米。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
米、宽6.6米。上坊墓墓室长20.16米、宽10.5米,前后二室平面均近方形,顶部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前室与后室两侧各有2个耳室。可见,多墓室砖室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如刘庆柱先生所指出的:东汉时**古发掘的诸侯王墓一般在王国都城附近的高地或山冈之上,东汉时代前期诸侯王墓的墓葬形制是题凑石墙回廊多室墓,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与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则为单墓道、前后室及四侧室(或耳室)、穹隆顶砖室墓。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恰与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墓和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形制相同,它们的规格相近。从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规格来看,二号墓应为“王陵”。
(节选自《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
15.下面对文章引用数字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墓圹(“墓穴”之意)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准确地说明从墓穴的大小看,曹操墓属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B.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曹操墓的豪华奢侈。)
C.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指出中山穆王刘畅夫妇的去世年份是为了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
D.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米、宽6.6米。(与上坊墓作比较,表明墓室主人的地位不同。)
16.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曹操墓
B.由曹操墓看墓葬等级
C.曹操墓形制符合汉魏帝王陵墓特征
D.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重要特征
17.从全文看,作者是如何分三步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
三、综合表达
18.《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19.(2017高一上·应县月考)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的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屈原《离骚》 王羲之《兰亭集序》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建立自由和民主的国家,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 , ; , , 。
20.(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②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③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21.化用典故或前人诗句是《短歌行》的写作特点之一,请写出曹操借下面的事典或语典所表达的心志。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
【解析】【分析】 B.“契合”的“契”应读作“qì”;
C.“哺育”的“哺”应读作“bǔ”;
D.“呦呦”的“呦”应读作“yōu”;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性、词义进行。
2.【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 B项,古今义相同,均指颜色。A项,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C项,古义:光明,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
3.【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使用正确。②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使用正确。③见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④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使用正确。⑤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⑥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释词语,把握大意;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根据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4.【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短歌行
【解析】【分析】A项,“及时行乐”错误理解了诗句含意,应着眼于诗文整体,该句虽然有对时光易逝的忧思,但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因此激起他招揽人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5.【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短歌行;迢迢牵牛星
【解析】【分析】《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
6.【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短歌行;迢迢牵牛星
【解析】【分析】“通过对比”错,没有对比。
7.【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短歌行
【解析】【分析】采取排除法。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忧国忧民诗人,写尽民间疾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诸葛亮,“隆中对”。
8.【答案】C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短歌行
【解析】【分析】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花先发”“ 白雨跳珠”“ 水如天”“ 芭蕉”“ 梅子”“ 寒雁”“ 琼枝”“ 北风”等词可作出判断。
【答案】9.①交代了行军的地点;②用“艰”“巍巍”写山的高大难行,为下文抒发行军的艰辛作铺垫;③照应诗歌的题目。(答出两点即可)
10.沿途的景象是:劲烈的寒风摇撼着山间的高树;饥饿的猛兽夹路蹲伺行军的将士;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已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盖,看不到人烟。行军野外,桥梁断绝;迷失道路,没有宿处;人马同饥,凿冰做饭。
11.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的内心波动:登攀险坂的慨叹、瞻念故乡的怀思、担薪做饭的悯伤。这些真情实感与诗人安定天下的壮怀有密切的联系。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诗歌,再认真分析考到的这句诗,分析其交代了什么内容,在结构、内容和情感上对整首诗的作用。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认真读诗歌,在诗歌中逐字分析,找出写到的景物或者景象,再分析这些景象是如何表现行军之难的。
(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9.题干问的是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作用,首先要回顾诗歌开头句或首联的常见作用,然后理解诗句内涵,结合常见作用来分析。诗歌首句或首联的作用如下:渲染氛围,交代时令,呼应标题,引出下文,奠定全诗情感基调,等等。“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意思是“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太行山”是“北征”的地点,所以交代了行军的地点;“艰”“巍巍”是山的特点,可见山势高耸,道路纡曲,这就为下文写行军艰辛做了铺垫,也呼应了标题中的“苦难行”。
10.题干问的是“诗歌为表现行军之难,描写了行军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考生需要圈出诗歌中的景物或景象,然后看哪些能体现行军的艰难。从诗中来看,在行军路上,既有太行巍巍,羊肠诘屈,野兽逞强,风雪肆虐的险阻,如“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可见道路之难行,如“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可见寒风之烈,自然环境之恶劣,如“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可见虎豹环伺,危险重重,如“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可见人少雪大,如“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在那低洼近水处行军,很少见到人的踪影,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栖之处,还得担着行囊上山拾柴,拿着斧子凿冰取水。这些都可以展现行军之难。
11.首先梳理诗歌所写内容,这首诗前四句白描写景,突出了登太行之艰险难行,第五至第十句用景物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哀、惊惧、沉重和冷森森的压抑之情,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直接抒情:叹息、忧郁和思归,第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用白描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行军途中的生活艰苦之情形。然后体会其中情感,如开头四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意思是“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接着下文具体来写行军之艰辛,这里流露出的是对登攀险坂的慨叹;中间“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意思是“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面对行军途中的种种艰辛,诗人流露东归之思,最后又说“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借助典故呈现对故乡的思念,勾起了诗人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深切关怀;“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意思是“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迷失方向,没有住宿的地方,人马疲乏饥渴,担薪做饭,凿冰煮粥,种种情形,令人悯伤。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概括。
【答案】12.C
13.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12.题干要求选择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钦佩、敬仰之情”错。“义士”这些词句是反讽的修辞,突出诗人对这些将士的不满与厌恶之情;诗句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C。
13.诗歌创作的背景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诗人对袁氏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称孤道寡之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并对因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悲愤,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悲凉”就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具体可以从“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句子看出曹操忧国忧民的“悲凉”之意,它包孕着对袁绍等旧军阀的憎恨,对百姓的怜悯和同情等情愫。
故答案为: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14.【答案】(1)C
(2)①意思相同,都是“激昂慷慨”之意。表达的情感不同,②曹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愁思,愁的原因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③毛诗表达的是胜利的喜悦的豪情,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讴歌南京解放,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C项,“《短歌行》句式灵活,‘人生几何’是反问句”说法错误。“人生几何”不是反问句,“几何”是多么的意思,本句是感叹句。故选C。
(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慨而慷”与《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都是“激昂慷慨”之意,但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意思是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意思是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表达了诗人的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的愁思。
故答案为:(1)C;
(2)①意思相同,都是“激昂慷慨”之意。表达的情感不同,②曹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愁思,愁的原因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③毛诗表达的是胜利的喜悦的豪情,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讴歌南京解放,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答案】15.A
16.C
17.①由“四角攒尖”式墓葬结构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②与中山穆王刘畅大妇墓的形制比较证明西高穴二号墓早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的特点,且可能地位比诸侯王更高。③与东吴高级贵族墓的比较证明西高穴二号为三国时代高等级贵族墓。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方法——列数字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时认真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考生拟写标题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考生需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选出能概括文本内容的一项即可。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证的步骤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在文本中找到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内容,再将这些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最后再组织语言作答。
15.B项,文本第3段“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只说明了石板的大小,选项中“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曹操墓的豪华奢侈”属于过度解读,故B项错误。
C项,文本第7段“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可知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的原因是“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原文倒数第2段内容,宋山墓与上坊墓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多墓室砖室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6.可从说明对象等写作内容来进行拟写,这里C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及特征。
17.读文后,结合文意概括,这里从结构与层次关系,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出墓葬的年代;接着与中山穆王刘畅大妇墓对比,判断出墓主人地位比诸侯王更高;最后从与东吴高级贵族墓的比较来进行证明墓葬为三国时代高等级贵族墓。
18.【答案】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以结合诗歌所反映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特征、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分析刘兰芝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点评】做这样的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所给材料的语境等,平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练习题。
19.【答案】遭到奸臣陷害而屡遭流放;屈原的梦想是唤醒楚王;渴望重回楚庭激浊扬清;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隐居田园;渴盼纵情山水乐安天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故答案为:遭到奸臣陷害而屡遭流放;屈原的梦想是唤醒楚王;渴望重回楚庭激浊扬清;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隐居田园;渴盼纵情山水乐安天命。
【点评】续写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续写一篇完整的语段。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答案】①引用、借代 ②)比喻、铺陈 ③比兴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②“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是在叙述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精心打扮,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运用了比喻和铺陈的手法。③“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意思是说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这里应该是说自己生性品行高洁,注定如鸷鸟不容于世。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一般认为,诗词常用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等角度进行思考。本题所选诗句就是既涉及了修辞手法,又涉及了表现手法,分析时当注意全面。
21.【答案】(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才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上吃着艾蒿。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归顺于我。 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故答案为:(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所用典故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合理组织语言。
1 / 1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3.7.1 《短歌行》 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
【解析】【分析】 B.“契合”的“契”应读作“qì”;
C.“哺育”的“哺”应读作“bǔ”;
D.“呦呦”的“呦”应读作“yōu”;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性、词义进行。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 B项,古今义相同,均指颜色。A项,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C项,古义:光明,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
3.下列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②《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指出人才的重要性,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③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此时诸葛亮见危授命,南征孟获,积极准备北伐。
④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做老师该做的事。
⑤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古诗文作品变得炙手可热,广受欢迎。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使用正确。②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使用正确。③见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④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使用正确。⑤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⑥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释词语,把握大意;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根据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同心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短歌行
【解析】【分析】A项,“及时行乐”错误理解了诗句含意,应着眼于诗文整体,该句虽然有对时光易逝的忧思,但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因此激起他招揽人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5.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产生于西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系五言古体诗集,它吸取了《诗经》和《楚辞》的营养,达到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高峰,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B.曹操,字孟德,东汉时期杰出诗人,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歌。与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
C.南北朝时期钟嵘所著的《诗品》赞颂《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以《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短歌行;迢迢牵牛星
【解析】【分析】《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
6.对《归园田居》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对误入“尘网”的懊悔之情。
B.诗的五、六句概括了对旧林、故渊的恋和思。
C.七至十八句撷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通过对比突出自然风光之美。
D.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短歌行;迢迢牵牛星
【解析】【分析】“通过对比”错,没有对比。
7.下列五副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②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⑤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 欧阳修 杜甫 辛弃疾 诸葛亮
B.欧阳修 范仲淹 白居易 李白 陈寿
C.范仲淹 欧阳修 杜甫 李白 诸葛亮
D.范仲淹 谢灵运 白居易 杜甫 陈寿
【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短歌行
【解析】【分析】采取排除法。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忧国忧民诗人,写尽民间疾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诸葛亮,“隆中对”。
8.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答案】C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短歌行
【解析】【分析】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花先发”“ 白雨跳珠”“ 水如天”“ 芭蕉”“ 梅子”“ 寒雁”“ 琼枝”“ 北风”等词可作出判断。
二、阅读理解
阅读《苦寒行》,完成问题。
苦寒行①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②,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④诗,悠悠令我哀。
【注释】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诘(jí)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虑不安。④《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9.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
10.诗歌描写了行军沿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的?
11.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9.①交代了行军的地点;②用“艰”“巍巍”写山的高大难行,为下文抒发行军的艰辛作铺垫;③照应诗歌的题目。(答出两点即可)
10.沿途的景象是:劲烈的寒风摇撼着山间的高树;饥饿的猛兽夹路蹲伺行军的将士;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已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盖,看不到人烟。行军野外,桥梁断绝;迷失道路,没有宿处;人马同饥,凿冰做饭。
11.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的内心波动:登攀险坂的慨叹、瞻念故乡的怀思、担薪做饭的悯伤。这些真情实感与诗人安定天下的壮怀有密切的联系。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诗歌,再认真分析考到的这句诗,分析其交代了什么内容,在结构、内容和情感上对整首诗的作用。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认真读诗歌,在诗歌中逐字分析,找出写到的景物或者景象,再分析这些景象是如何表现行军之难的。
(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9.题干问的是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作用,首先要回顾诗歌开头句或首联的常见作用,然后理解诗句内涵,结合常见作用来分析。诗歌首句或首联的作用如下:渲染氛围,交代时令,呼应标题,引出下文,奠定全诗情感基调,等等。“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意思是“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太行山”是“北征”的地点,所以交代了行军的地点;“艰”“巍巍”是山的特点,可见山势高耸,道路纡曲,这就为下文写行军艰辛做了铺垫,也呼应了标题中的“苦难行”。
10.题干问的是“诗歌为表现行军之难,描写了行军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考生需要圈出诗歌中的景物或景象,然后看哪些能体现行军的艰难。从诗中来看,在行军路上,既有太行巍巍,羊肠诘屈,野兽逞强,风雪肆虐的险阻,如“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可见道路之难行,如“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可见寒风之烈,自然环境之恶劣,如“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可见虎豹环伺,危险重重,如“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可见人少雪大,如“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在那低洼近水处行军,很少见到人的踪影,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栖之处,还得担着行囊上山拾柴,拿着斧子凿冰取水。这些都可以展现行军之难。
11.首先梳理诗歌所写内容,这首诗前四句白描写景,突出了登太行之艰险难行,第五至第十句用景物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哀、惊惧、沉重和冷森森的压抑之情,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直接抒情:叹息、忧郁和思归,第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用白描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行军途中的生活艰苦之情形。然后体会其中情感,如开头四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意思是“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接着下文具体来写行军之艰辛,这里流露出的是对登攀险坂的慨叹;中间“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意思是“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面对行军途中的种种艰辛,诗人流露东归之思,最后又说“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借助典故呈现对故乡的思念,勾起了诗人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深切关怀;“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意思是“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迷失方向,没有住宿的地方,人马疲乏饥渴,担薪做饭,凿冰煮粥,种种情形,令人悯伤。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吋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13.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12.C
13.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12.题干要求选择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钦佩、敬仰之情”错。“义士”这些词句是反讽的修辞,突出诗人对这些将士的不满与厌恶之情;诗句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C。
13.诗歌创作的背景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诗人对袁氏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称孤道寡之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并对因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悲愤,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悲凉”就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具体可以从“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句子看出曹操忧国忧民的“悲凉”之意,它包孕着对袁绍等旧军阀的憎恨,对百姓的怜悯和同情等情愫。
故答案为: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14.(2020高一上·越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短歌行(节选)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四句着重叙述描绘,后四句议论说理,生动形象深刻。
B.《短歌行》节选的是全诗开篇,以酒为引,以朝露为喻,表达对人生短暫的忧叹。
C.《短歌行》句式灵活,“人生几何”是反问句,“何以解忧”是设问句,变化多端。
D.两首诗都是风格豪放,语言刚健有力,传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风云变化。
(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慨而慷”与《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意思相同吗 抒发的情感相同吗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意思相同,都是“激昂慷慨”之意。表达的情感不同,②曹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愁思,愁的原因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③毛诗表达的是胜利的喜悦的豪情,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讴歌南京解放,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C项,“《短歌行》句式灵活,‘人生几何’是反问句”说法错误。“人生几何”不是反问句,“几何”是多么的意思,本句是感叹句。故选C。
(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慨而慷”与《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都是“激昂慷慨”之意,但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意思是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意思是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表达了诗人的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的愁思。
故答案为:(1)C;
(2)①意思相同,都是“激昂慷慨”之意。表达的情感不同,②曹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愁思,愁的原因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③毛诗表达的是胜利的喜悦的豪情,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讴歌南京解放,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曹操墓为“甲”字形墓,坐西朝东,由墓道、前室、后室和4个侧室构成。
墓道长39.5米、宽9.8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墓门4层,外3层为砖砌,内层为墓室门。墓圹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
墓室有前室与后室,二室平面均为方形,边长约3.8米,四角攒尖项。前室与后室南北两侧各设置一个侧室,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4个侧室均置有墓门。
这种“四角攒尖”式墓室顶部结构,是东汉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具有东汉晚期的特征。结合这种墓葬结构特征,以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在西高穴曹操墓发掘之前,考古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近50座,其中东汉时代诸侯王墓有7座。考古发现的东汉晚期的诸侯王墓有东汉中山国中山穆王刘畅墓、东汉晚期某代彭城王或王后墓,二者均由墓道、前室、后室与左右耳室或侧室组成。
墓葬等级主要表现在墓葬平面形状和建造结构的差别。西高穴曹操墓的墓室结构,与东汉时期等级相近的墓葬类似但又略有差别,呈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的特点。
与西高穴曹操墓形制最为接近的东汉诸侯王墓,是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墓。两座墓的平面形制接近,都是前、后室外加双侧室。前、中、后三个墓室均为长方形,且后室的双侧室是左右排列。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
考古发现晚于东汉的三国时代有东吴高级贵族墓(或帝王陵墓),如江苏南京江宁区上坊墓、安徽马鞍山宋山墓(东吴景帝孙休墓)等。其墓葬形制均由墓道、前室、后室及侧室(或耳室)等部分组成,墓内安置石门。墓室地面铺的地砖规格较大,如宋山墓、上坊墓铺的地砖边长50厘米。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
米、宽6.6米。上坊墓墓室长20.16米、宽10.5米,前后二室平面均近方形,顶部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前室与后室两侧各有2个耳室。可见,多墓室砖室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如刘庆柱先生所指出的:东汉时**古发掘的诸侯王墓一般在王国都城附近的高地或山冈之上,东汉时代前期诸侯王墓的墓葬形制是题凑石墙回廊多室墓,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与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则为单墓道、前后室及四侧室(或耳室)、穹隆顶砖室墓。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恰与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墓和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形制相同,它们的规格相近。从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规格来看,二号墓应为“王陵”。
(节选自《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
15.下面对文章引用数字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墓圹(“墓穴”之意)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准确地说明从墓穴的大小看,曹操墓属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B.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曹操墓的豪华奢侈。)
C.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指出中山穆王刘畅夫妇的去世年份是为了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
D.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米、宽6.6米。(与上坊墓作比较,表明墓室主人的地位不同。)
16.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曹操墓
B.由曹操墓看墓葬等级
C.曹操墓形制符合汉魏帝王陵墓特征
D.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重要特征
17.从全文看,作者是如何分三步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
【答案】15.A
16.C
17.①由“四角攒尖”式墓葬结构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②与中山穆王刘畅大妇墓的形制比较证明西高穴二号墓早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的特点,且可能地位比诸侯王更高。③与东吴高级贵族墓的比较证明西高穴二号为三国时代高等级贵族墓。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方法——列数字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时认真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考生拟写标题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考生需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选出能概括文本内容的一项即可。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证的步骤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在文本中找到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内容,再将这些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最后再组织语言作答。
15.B项,文本第3段“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只说明了石板的大小,选项中“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曹操墓的豪华奢侈”属于过度解读,故B项错误。
C项,文本第7段“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可知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的原因是“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原文倒数第2段内容,宋山墓与上坊墓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多墓室砖室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6.可从说明对象等写作内容来进行拟写,这里C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及特征。
17.读文后,结合文意概括,这里从结构与层次关系,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出墓葬的年代;接着与中山穆王刘畅大妇墓对比,判断出墓主人地位比诸侯王更高;最后从与东吴高级贵族墓的比较来进行证明墓葬为三国时代高等级贵族墓。
三、综合表达
18.《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答案】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以结合诗歌所反映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特征、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分析刘兰芝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点评】做这样的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所给材料的语境等,平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练习题。
19.(2017高一上·应县月考)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的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屈原《离骚》 王羲之《兰亭集序》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建立自由和民主的国家,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 , ; , , 。
【答案】遭到奸臣陷害而屡遭流放;屈原的梦想是唤醒楚王;渴望重回楚庭激浊扬清;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隐居田园;渴盼纵情山水乐安天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故答案为:遭到奸臣陷害而屡遭流放;屈原的梦想是唤醒楚王;渴望重回楚庭激浊扬清;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隐居田园;渴盼纵情山水乐安天命。
【点评】续写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续写一篇完整的语段。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②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③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答案】①引用、借代 ②)比喻、铺陈 ③比兴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②“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是在叙述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精心打扮,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运用了比喻和铺陈的手法。③“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意思是说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这里应该是说自己生性品行高洁,注定如鸷鸟不容于世。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一般认为,诗词常用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等角度进行思考。本题所选诗句就是既涉及了修辞手法,又涉及了表现手法,分析时当注意全面。
21.化用典故或前人诗句是《短歌行》的写作特点之一,请写出曹操借下面的事典或语典所表达的心志。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才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上吃着艾蒿。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归顺于我。 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故答案为:(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所用典故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合理组织语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