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3.7.2 *《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树荫(yīn) 嫌恶(wù) 叱咤风云(chà)
B.绯红(fēi) 暧昧(ài) 面面相觑(qù)
C.慰藉(jí) 羁绊(jī) 广袤无垠(mào)
D.鄙夷(bǐ) 腼腆(diǎn) 风雪载途(zài)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咤”应读zhà;
B项,正确;
C项“藉”应读jiè;
D项,“腆”应读tiǎ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
C.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语段中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语段强调的是经常有游客来到梭罗的小木屋,应填“纷至沓来”。
“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段强调的是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义,内容的侧重点;然后分析近义词语的意义差异,选出正确的答案。平时注重课外词语积累。
3.下列加粗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苦,苦于,形容词作动词。
B.鼓,敲击,弹奏,名词作动词。
C.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D.南,南边,不是词类活用。
故选:D。
【点评】 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翻译句子,通过翻译看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词语本来的意义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而且词性发生改变,就可能是活用。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 B.契阔谈讌 C.榆柳荫后檐 D.慨当以慷
【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无通假字;
B.“ 讌 ”通”宴”,宴饮,宴会。
C.无通假字;
D.无通假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学生想要熟练运用,需要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5.下列句子不含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何枝可依 B.何时可掇 C.开荒南野际 D.狗吠深巷中
【答案】B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解析】【分析】
A.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可依何枝”,译文:哪里才是它们的栖身之所?
B.不含倒装现象,译文:什么时候才可摘取呢?
C.状语后置句,应该是“(于)南野际开荒”,译文: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
D.状语后置句,应该是“狗(于)深巷中吠”,译文:狗在深巷中吠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文言倒装句式的能力。文言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四类。文言倒装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式而言的,一般认为,和现代汉语语序不一样的句式就可以称之为倒装句。
6.下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 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C项,“尘杂”指的是人世间的琐杂事务,这一句说的是辞官归隐后,家中没有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该对象有何特征。本题以选择的形式出现,简单多了。
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其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诗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归隐的原因,又为下文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之句,描写的是一幅太平景象。
D.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结,既回答了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又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
【答案】A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A项,本诗描绘田园风光用的是白描手法而非夸张手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该对象有何特征。
8.(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按内容可以划分为风、雅、颂三类,其名篇《静女》就选自“小雅”。
B.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
C.词又称长短句,是两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整体可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D.《登高》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登高;归园田居(其一);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 《静女》就选自“小雅” ”解说错误,《静女》选自《诗经·邶风》,属于国风部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用新的知识带动回忆旧的知识;以点带面,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一个“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这个“面”;从历史时间先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记忆。
9.(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诗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塑造了琵琶女技艺高超,美貌出众的形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自问自答,以水喻愁,写出了内心愁绪的连绵不断无穷无尽。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是点题之笔。
D.《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作者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答案】A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琵琶行并序;虞美人
【解析】【分析】A项“ 两句诗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 ”赏析错误,这两句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手法,不是直接描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10.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两句诗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常考的修辞的手法有8中,学生平时要把这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牢记清楚。
1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诗相对应的诗句是: , 。
【答案】对归隐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知识点】名句;名篇;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本题要理解“羁鸟”“池鱼”的比喻义,诗歌借这两个形象比喻自己,将“旧林”“故渊”比作自由的生活场所。理解了这些比喻义,第一个空就不难了,抒发的情感就是对归隐的向往。第二空也就很容易填出来了。
故答案为:对归隐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诗歌鉴赏历来是个难点,用填空的形式来考查有利于引导考生理解诗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对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很好处。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请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例,赏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1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诗中哪句与此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14.“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案】12.本诗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富于情趣。这两句诗写耕作生活,“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叙家常,语言平实,不见丝毫修饰,同时,“带月荷锄归”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于平淡中又富有情趣。
13.本诗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人生志趣。
14.“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是对诗歌语言特点的考查。赏析语言特点,就是要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清新古朴、绚丽多彩、质朴无华、语言明朗、蕴藉含蓄等。解答本题,需分析这两句诗的内容和语言特色。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本题,先找到本诗中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再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和这句诗的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人生志趣。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写耕作生活,“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叙家常,语言平实,不见丝毫修饰,同时,“带月荷锄归”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于平淡中又富有情趣。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又富于情趣。
1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说自己“性本爱丘山”,体现了他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的性格特点,在本诗当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也体现了作者这一思想。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只要能保持心灵的纯洁,诗人愿意过这种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宁可肉体受苦,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本性,这是他的人生志趣。
14.“带月荷锄归”,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苦,反而乐在其中。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阅读《归园田居(其二)》,完成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
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ā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 ⑥霰(xiàn)小雪珠。
15.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16.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答案】15.在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16.先是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手法,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15.①“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内心生活的淡然和恬静。②“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澄澈明净的,令人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③“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16.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静’的”,诗歌开头四句为此诗的首层,它从正面写“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叙说归隐郊野之后,罕与尘世往来,了却心头尘俗之想。中间四句为此诗的中层,着意描写田园生活的动态,继说与之交往者都是农夫,相谈的都是桑麻。与上层的静态相呼应,以动衬静,充满一种纯朴的动人氛围。最后四句是此诗的末层,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说明了作者此时心中亦乐亦忧的乃是作物与耕地。进一步以动衬静,心之“动”进一步展示了心之“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诗人完成一天耕作后,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18.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17.B
18.①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②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五)》,写“山涧清且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等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③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五)》,“漉新酒”“招近局”“燃荆薪”这些事表现了诗人的潇洒自如和自得其乐。《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一事则写出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宁静。
【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能力,包括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作者情感等各方面,既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又要对诗歌的词句作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拓展阅读能力,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熟练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
17.B项“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理解不当,“崎岖历榛曲”是说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诗人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
18.就本诗而言,”怅恨独策还“中“怅恨”是直抒胸臆,辛苦劳作一天,难免怅然生恨;”山涧清且浅“是借景抒情,”可以濯吾足“是借用典故抒情,这两句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以及热爱自然、融于自然的情感;“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写事,是借事抒情,回到家与近邻同桌共饮,相处友善,点燃荆草当明烛,看似寒酸,诗人却潇洒自如,自得其乐。
《归园田居(其一)》中“性本爱丘山”是直抒胸臆,点明自己本性热爱自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借景抒情,堂前屋后幽美的景色,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宁静;“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借事抒情,到南野际开垦荒地,守住自己的本心耕种田园;两首诗都运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的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 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 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9.第2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 请分条概括说明。
20.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21.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 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22.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
【答案】19.①山野里弥温着清新的空气 ②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 ③时令蔬菜,新鲜成熟 ④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 ⑤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
20.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1.作者叙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困倦难当的感受,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2.略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体,需认真阅读第2段内容,将写到的内容分层次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首先指出修辞手法,再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3)本题考查文中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分析文本中香港之行的内容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再结合文章标题,和前后文内容分析这一部分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的含义和文章内容等角度来分析。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19.第2段:“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写山野里弥温着清新的空气 ;“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写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写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写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
20.“打着响亮的喷嚏”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该属于人的“打喷嚏”的特点赋予了“新年”,使“新年”具有了生命。“喷嚏”一般是因为受寒而产生的,是有声音的,何况还是“响亮”的,这就写出了新年的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再结合下文“ 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 ,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知此句在内容上还反映出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同时,也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1.文章第4段,“ 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 ”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写困倦难当的感受。结合后文“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 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可分析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2.从标题的含义来看,“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在本文中“寒冷”是故乡天气的寒冷,“温暖”是指故乡在心理上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亲情和乡情。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用几段内容写了香港的生活,写香港常年不凋的绿色让自己感到单调疲乏,在对比中,突出了家乡四季分明的特点,表达对家乡“寒冷”时节草木凋零之景的怀念之情。文章结尾处写到自己接到艾芜先生作品的感受,此处的“寒冷”指的是当今时代大师作品“遭到冷落”“让人心凉”,“温暖”指的是大师作品给人的“亲切”之感,让人受到激励。
三、综合表达
23.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 2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示例:
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思恋曾经生活的丛林,被养在池子里的鱼向往自由游移的深潭。一个人适宜的地方应该与自己的天性相符,并以此为依据去选择人生的道路。
或许有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我们作出了不适合个人的选择,但我们真的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吗 如果坚持走下去了,我们面对的会是阳关大道还是万丈深渊呢
有些选择可以重来,比如陶渊明多次为官,最终选择归园田居,但有些选择却未必如此,例如被关在笼中的鸟真的能够回到丛林吗
【知识点】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
题目要求 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诗的大意,说的是笼中的鸟儿眷念着以前生活过的丛林,被养在池中的鱼儿向往以前自由自在的深潭。然后由物到人,人的一生,很多时候要面临选择。我们面对自由与物欲时该如何抉择?是应该遵从本心,还是选择委曲自己的灵魂?选择决定人生,可强调选择对于人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考查片段写作能力,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以“选择”为话题写作。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可以采用一些修辞,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为自己的小作文增添文采。
24.有一个度假山庄名为“渊明山庄”,其设计布景,真切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鸡等。请你写一段赞美“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文采,80字左右。
【答案】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雪声,四季都是马达声。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回归宁静。这里有青山绿水,有榆柳桃李,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知识点】立意准确
【解析】【分析】
本题要体现陶渊明诗歌中的静谧的意境,要突出“渊明山庄”在涤荡心灵方面的作用。语言要优美、生动,能吸引游客。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对比,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渊明山庄的宁谧对照;还可以运用排比,选择题干中的意象“草屋、桃李、榆柳、远村、狗、鸡等”,突出这里的环境可以让人心灵回归宁静。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侧重点;可以运用一些修辞,增强语段的文采;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才会厚积薄发。
25.《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答案】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以结合诗歌所反映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特征、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分析刘兰芝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点评】做这样的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所给材料的语境等,平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练习题。
26.《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是如何描绘田园美景的?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写景顺序为由近及远,先写房屋周围的景象,再写村庄的轮廓、炊烟。②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狗吠鸡鸣之声衬托乡村的平和、宁静。③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不加渲染,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简洁、朴素,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归园田居(其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可知,诗人的视角是由近及远,先写近处的房屋,再写远处的炊烟;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可知,作者采用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先写远景和近景,再写听到的鸡鸣和狗吠;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知,此处还用白描手法,粗笔勾勒出乡村的朴素之景“宅子、草屋、榆柳、桃李”,恰到好处。
故答案为:①写景顺序为由近及远,先写房屋周围的景象,再写村庄的轮廓、炊烟。②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狗吠鸡鸣之声衬托乡村的平和、宁静。③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不加渲染,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简洁、朴素,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点评】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7.诗中“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分别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尘网”“樊笼”比喻庸俗的官场和尘世。“羁鸟”“池鱼”比喻受官场束缚的自己。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归园田居(其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两个问较为具体,一是考查修辞手法,二是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然后诵读全诗,快速找到“尘网”、“樊笼”、“羁鸟”、“池鱼”在诗句中的位置,并圈出来分析。作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全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时,可以联系平时积累的关于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在《归园田居》中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句“误落尘网中”可以体会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厌恶,与此相似的,下文“久在樊笼里”,是指被困在官场很久,而“羁鸟”、 “池鱼”正是作者对自己的描述,诗人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捕捉的鸟,被围困的鱼,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尘网”“樊笼”比喻庸俗的官场和尘世。“羁鸟”“池鱼”比喻受官场束缚的自己。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1 / 1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3.7.2 *《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树荫(yīn) 嫌恶(wù) 叱咤风云(chà)
B.绯红(fēi) 暧昧(ài) 面面相觑(qù)
C.慰藉(jí) 羁绊(jī) 广袤无垠(mào)
D.鄙夷(bǐ) 腼腆(diǎn) 风雪载途(zài)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
C.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3.下列加粗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 B.契阔谈讌 C.榆柳荫后檐 D.慨当以慷
5.下列句子不含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何枝可依 B.何时可掇 C.开荒南野际 D.狗吠深巷中
6.下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 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其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诗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归隐的原因,又为下文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之句,描写的是一幅太平景象。
D.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结,既回答了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又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
8.(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按内容可以划分为风、雅、颂三类,其名篇《静女》就选自“小雅”。
B.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
C.词又称长短句,是两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整体可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D.《登高》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9.(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诗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塑造了琵琶女技艺高超,美貌出众的形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自问自答,以水喻愁,写出了内心愁绪的连绵不断无穷无尽。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是点题之笔。
D.《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作者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10.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1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诗相对应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请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例,赏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1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诗中哪句与此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14.“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阅读《归园田居(其二)》,完成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
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ā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 ⑥霰(xiàn)小雪珠。
15.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16.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诗人完成一天耕作后,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18.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 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 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9.第2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 请分条概括说明。
20.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21.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 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22.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
三、综合表达
23.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 200字左右的文章。
24.有一个度假山庄名为“渊明山庄”,其设计布景,真切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鸡等。请你写一段赞美“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文采,80字左右。
25.《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26.《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是如何描绘田园美景的?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7.诗中“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分别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咤”应读zhà;
B项,正确;
C项“藉”应读jiè;
D项,“腆”应读tiǎ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语段中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语段强调的是经常有游客来到梭罗的小木屋,应填“纷至沓来”。
“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段强调的是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义,内容的侧重点;然后分析近义词语的意义差异,选出正确的答案。平时注重课外词语积累。
3.【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苦,苦于,形容词作动词。
B.鼓,敲击,弹奏,名词作动词。
C.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D.南,南边,不是词类活用。
故选:D。
【点评】 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翻译句子,通过翻译看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词语本来的意义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而且词性发生改变,就可能是活用。
4.【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无通假字;
B.“ 讌 ”通”宴”,宴饮,宴会。
C.无通假字;
D.无通假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学生想要熟练运用,需要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5.【答案】B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解析】【分析】
A.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可依何枝”,译文:哪里才是它们的栖身之所?
B.不含倒装现象,译文:什么时候才可摘取呢?
C.状语后置句,应该是“(于)南野际开荒”,译文: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
D.状语后置句,应该是“狗(于)深巷中吠”,译文:狗在深巷中吠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文言倒装句式的能力。文言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四类。文言倒装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式而言的,一般认为,和现代汉语语序不一样的句式就可以称之为倒装句。
6.【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C项,“尘杂”指的是人世间的琐杂事务,这一句说的是辞官归隐后,家中没有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该对象有何特征。本题以选择的形式出现,简单多了。
7.【答案】A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A项,本诗描绘田园风光用的是白描手法而非夸张手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该对象有何特征。
8.【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登高;归园田居(其一);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 《静女》就选自“小雅” ”解说错误,《静女》选自《诗经·邶风》,属于国风部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用新的知识带动回忆旧的知识;以点带面,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一个“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这个“面”;从历史时间先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记忆。
9.【答案】A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琵琶行并序;虞美人
【解析】【分析】A项“ 两句诗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 ”赏析错误,这两句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手法,不是直接描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10.【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两句诗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常考的修辞的手法有8中,学生平时要把这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牢记清楚。
11.【答案】对归隐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知识点】名句;名篇;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本题要理解“羁鸟”“池鱼”的比喻义,诗歌借这两个形象比喻自己,将“旧林”“故渊”比作自由的生活场所。理解了这些比喻义,第一个空就不难了,抒发的情感就是对归隐的向往。第二空也就很容易填出来了。
故答案为:对归隐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诗歌鉴赏历来是个难点,用填空的形式来考查有利于引导考生理解诗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对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很好处。
【答案】12.本诗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富于情趣。这两句诗写耕作生活,“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叙家常,语言平实,不见丝毫修饰,同时,“带月荷锄归”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于平淡中又富有情趣。
13.本诗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人生志趣。
14.“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是对诗歌语言特点的考查。赏析语言特点,就是要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清新古朴、绚丽多彩、质朴无华、语言明朗、蕴藉含蓄等。解答本题,需分析这两句诗的内容和语言特色。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本题,先找到本诗中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再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和这句诗的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人生志趣。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写耕作生活,“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叙家常,语言平实,不见丝毫修饰,同时,“带月荷锄归”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于平淡中又富有情趣。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又富于情趣。
1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说自己“性本爱丘山”,体现了他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的性格特点,在本诗当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也体现了作者这一思想。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只要能保持心灵的纯洁,诗人愿意过这种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宁可肉体受苦,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本性,这是他的人生志趣。
14.“带月荷锄归”,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苦,反而乐在其中。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答案】15.在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16.先是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手法,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15.①“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内心生活的淡然和恬静。②“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澄澈明净的,令人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③“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16.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静’的”,诗歌开头四句为此诗的首层,它从正面写“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叙说归隐郊野之后,罕与尘世往来,了却心头尘俗之想。中间四句为此诗的中层,着意描写田园生活的动态,继说与之交往者都是农夫,相谈的都是桑麻。与上层的静态相呼应,以动衬静,充满一种纯朴的动人氛围。最后四句是此诗的末层,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说明了作者此时心中亦乐亦忧的乃是作物与耕地。进一步以动衬静,心之“动”进一步展示了心之“静”。
【答案】17.B
18.①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②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五)》,写“山涧清且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等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③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五)》,“漉新酒”“招近局”“燃荆薪”这些事表现了诗人的潇洒自如和自得其乐。《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一事则写出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宁静。
【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能力,包括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作者情感等各方面,既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又要对诗歌的词句作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拓展阅读能力,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熟练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
17.B项“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理解不当,“崎岖历榛曲”是说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诗人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
18.就本诗而言,”怅恨独策还“中“怅恨”是直抒胸臆,辛苦劳作一天,难免怅然生恨;”山涧清且浅“是借景抒情,”可以濯吾足“是借用典故抒情,这两句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以及热爱自然、融于自然的情感;“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写事,是借事抒情,回到家与近邻同桌共饮,相处友善,点燃荆草当明烛,看似寒酸,诗人却潇洒自如,自得其乐。
《归园田居(其一)》中“性本爱丘山”是直抒胸臆,点明自己本性热爱自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借景抒情,堂前屋后幽美的景色,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宁静;“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借事抒情,到南野际开垦荒地,守住自己的本心耕种田园;两首诗都运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的方式。
【答案】19.①山野里弥温着清新的空气 ②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 ③时令蔬菜,新鲜成熟 ④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 ⑤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
20.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1.作者叙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困倦难当的感受,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2.略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体,需认真阅读第2段内容,将写到的内容分层次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首先指出修辞手法,再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3)本题考查文中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分析文本中香港之行的内容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再结合文章标题,和前后文内容分析这一部分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的含义和文章内容等角度来分析。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19.第2段:“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写山野里弥温着清新的空气 ;“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写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写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写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
20.“打着响亮的喷嚏”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该属于人的“打喷嚏”的特点赋予了“新年”,使“新年”具有了生命。“喷嚏”一般是因为受寒而产生的,是有声音的,何况还是“响亮”的,这就写出了新年的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再结合下文“ 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 ,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知此句在内容上还反映出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同时,也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
21.文章第4段,“ 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 ”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写困倦难当的感受。结合后文“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 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可分析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22.从标题的含义来看,“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在本文中“寒冷”是故乡天气的寒冷,“温暖”是指故乡在心理上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亲情和乡情。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用几段内容写了香港的生活,写香港常年不凋的绿色让自己感到单调疲乏,在对比中,突出了家乡四季分明的特点,表达对家乡“寒冷”时节草木凋零之景的怀念之情。文章结尾处写到自己接到艾芜先生作品的感受,此处的“寒冷”指的是当今时代大师作品“遭到冷落”“让人心凉”,“温暖”指的是大师作品给人的“亲切”之感,让人受到激励。
23.【答案】示例:
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思恋曾经生活的丛林,被养在池子里的鱼向往自由游移的深潭。一个人适宜的地方应该与自己的天性相符,并以此为依据去选择人生的道路。
或许有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我们作出了不适合个人的选择,但我们真的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吗 如果坚持走下去了,我们面对的会是阳关大道还是万丈深渊呢
有些选择可以重来,比如陶渊明多次为官,最终选择归园田居,但有些选择却未必如此,例如被关在笼中的鸟真的能够回到丛林吗
【知识点】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
题目要求 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诗的大意,说的是笼中的鸟儿眷念着以前生活过的丛林,被养在池中的鱼儿向往以前自由自在的深潭。然后由物到人,人的一生,很多时候要面临选择。我们面对自由与物欲时该如何抉择?是应该遵从本心,还是选择委曲自己的灵魂?选择决定人生,可强调选择对于人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考查片段写作能力,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以“选择”为话题写作。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可以采用一些修辞,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为自己的小作文增添文采。
24.【答案】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雪声,四季都是马达声。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回归宁静。这里有青山绿水,有榆柳桃李,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知识点】立意准确
【解析】【分析】
本题要体现陶渊明诗歌中的静谧的意境,要突出“渊明山庄”在涤荡心灵方面的作用。语言要优美、生动,能吸引游客。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对比,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渊明山庄的宁谧对照;还可以运用排比,选择题干中的意象“草屋、桃李、榆柳、远村、狗、鸡等”,突出这里的环境可以让人心灵回归宁静。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侧重点;可以运用一些修辞,增强语段的文采;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才会厚积薄发。
25.【答案】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以结合诗歌所反映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特征、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分析刘兰芝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点评】做这样的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所给材料的语境等,平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练习题。
26.【答案】①写景顺序为由近及远,先写房屋周围的景象,再写村庄的轮廓、炊烟。②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狗吠鸡鸣之声衬托乡村的平和、宁静。③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不加渲染,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简洁、朴素,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归园田居(其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可知,诗人的视角是由近及远,先写近处的房屋,再写远处的炊烟;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可知,作者采用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先写远景和近景,再写听到的鸡鸣和狗吠;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知,此处还用白描手法,粗笔勾勒出乡村的朴素之景“宅子、草屋、榆柳、桃李”,恰到好处。
故答案为:①写景顺序为由近及远,先写房屋周围的景象,再写村庄的轮廓、炊烟。②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狗吠鸡鸣之声衬托乡村的平和、宁静。③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不加渲染,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简洁、朴素,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点评】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7.【答案】“尘网”“樊笼”比喻庸俗的官场和尘世。“羁鸟”“池鱼”比喻受官场束缚的自己。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归园田居(其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两个问较为具体,一是考查修辞手法,二是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然后诵读全诗,快速找到“尘网”、“樊笼”、“羁鸟”、“池鱼”在诗句中的位置,并圈出来分析。作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全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时,可以联系平时积累的关于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在《归园田居》中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句“误落尘网中”可以体会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厌恶,与此相似的,下文“久在樊笼里”,是指被困在官场很久,而“羁鸟”、 “池鱼”正是作者对自己的描述,诗人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捕捉的鸟,被围困的鱼,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尘网”“樊笼”比喻庸俗的官场和尘世。“羁鸟”“池鱼”比喻受官场束缚的自己。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