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1 14: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次北固山下
(唐)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注意节奏。
2、结合课下注释和重点字词,疏通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诗意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自能参与
1、诗人此刻“行舟”,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何理解?有什么妙处?
3、如何理解“江春入旧年”?
4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两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知识链接
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江春入旧年”这5个字里边出现了两个节令,一个是“江春”的“春”,指的是立春,另一个是“旧年”的“年”,指的是旧历年的最后一天。
6、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
答:“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8.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