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样考--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试这样考--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24 14:1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考试这样考
类型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角度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色 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角度2:铝的抗腐蚀性能强
2.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角度3:验证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3.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
实是铜与氧气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由如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灼烧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是 。
(2)用化学方法也可以判断黑色物质是否是氧化铜:将步骤二中表面变黑的铜片投入稀
盐酸中,若出现 现象,则证明黑色物质是CuO。
角度4:验证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
4.通过下列金属镁、铁、铜和金的描述判断,其中最活泼的金属是(  )
①金属镁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②金属铁和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即使在高温时,金也不与氧气反应
A.镁 B.铜 C.铁 D.金
类型二 金属与酸的反应
角度1:考查与酸不会反应的金属
5.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锌、铁、铝、铜等金属,经拆解分离等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
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滤纸上所得的固体物质一定有( )
A.锌 B.铁 C.铝 D.铜
角度2:考查与酸反应的金属
6.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
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且简便的是 ( )
A.加稀盐酸 B.放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磁铁吸引
角度4: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生成物
7.下列盐能直接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3 B.CuSO4 C.ZnSO4 D.AgCl
角度4:比较金属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
8.下列金属制品中最不容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B.铜制器皿 C.铁制栏杆 D.铝合金门窗
角度5:坐标图像--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和快慢
9.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
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类型三 置换反应的判断
10.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Si===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类型四 学科综合
11.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
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c、d四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类型五 拓展创新
12.在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所示。
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左端下降的原因:           。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将铜丝端浸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取
出,洗涤、干燥后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
玻璃棒    (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请写出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能力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B.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铜不能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铝制品中的铝不会与氧气反应
2.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H2+CuOCu+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HCl+NaOHNaCl+H2O D.2Mg+O22MgO
3.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
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
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
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M1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人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4.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5.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9·绍兴] 将质量均为10 g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
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
7.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Zn、Cu、Hg四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有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的不同
之处是 。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_。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
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_________性。
8.如图,将一锌片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
过程溶液中增 加的粒子是 (用符号表示),溶液的 pH (填
“逐渐减小”“逐渐增大”或“不 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锌、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方程式: 。
下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其中表示正确的
是 (填选项)。
10.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
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观察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
时间段产生的气泡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
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 g铝箔样品与50.0 g稀盐酸充
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
的总质量为51.7 g。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A 2.D 3.碳粒 黑色物质溶解,溶液变蓝色 4.A 5.D 6.A 7.C 8.B 9.B 10.C 11.A
12.(1)2Cu+O22CuO (2)不能 CuO+H2SO4CuSO4+H2O
能力提升训练
1.C 2.A 3.B 4.A 5.C 6.D
7.(1)铜是紫红色的(或汞常温下是液态) (2)Mg (3)可燃
8.锌片逐渐溶解,产生气泡 Zn2+ 逐渐增大 Zn+H2SO4=ZnSO4+H2↑
9.Zn+2HCl=ZnCl2+H2↑ A C
10.(1)铝在空气中被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不产生气泡 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2)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9 g+50.0 g-51.7 g=0.2 g。
设生成0.2 g氢气,需要参加反应的单质铝的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54 6
x 0.2 g
= x=1.8 g
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100%≈94.7%。
答: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94.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