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与功能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与要求】
1.3 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
⑩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
知道铁、镁、锌、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和酸、盐的反应,初步判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3 物质变化的特征
知道置换反应的特点
创设情境
在利用某种金属材料时,人们往往要考虑这种材料的化学性质。那么,我们常用的金属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1.在下列金属单质中,用红笔圈出你知道名称的金属,用蓝笔圈出你用过其制品的金属。
2.把你所知道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同学进行交流,看看哪些是你所不了解的。
探究实践
将一根镁带、一根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哪根金属先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不燃烧的那根金属冷却后表面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
镁带
逐渐变黑
金属与氧气反应实验
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
铜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固体生成。
探究实践
将不燃烧的那根金属插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还是炭黑?请设计实验验证。
黑色物质溶解,溶液变蓝色。
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CuO+2HCl =CuCl2+H2O
探究实践
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不能燃烧,但能生成氧化物。
从镁带和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镁带和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的实验可得到结论:
2Mg+O2==2MgO
点燃
2Cu+O2==2CuO
金属与氧气反应实验
探究实践
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火柴的引燃下,放入氧气瓶中:
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现象:
化学方程式:
3Fe+2O2 == Fe3O4
点燃
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气所氧化而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疏松多孔。
探究实践
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4Al+3O2=2Al2O3
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氧化膜。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铝制品,如饮料罐、铝锅、餐具等,如图 2-13 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开始时有金属光泽,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变得灰暗。
饮料罐
铝锅
餐具
铝制容器
科学思维
综合以上实验和事例,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Al+3O2=2Al2O3
2Mg+O2==2MgO
点燃
3Fe+2O2 == Fe3O4
点燃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生锈
2Cu+O2==2CuO
金“真金不怕火炼”
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有的与氧气不会反应。
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程度不同。
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反应越剧烈。
推测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程度:
Mg>Al> Fe> Cu >Au。
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因为酸性或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探究实践
Al2O3+6HCl=2AlCl3+3H2O
将铝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被腐蚀的铝
大量的气泡产生
2Al+6HCl = 2AlCl3 + 3H2↑
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被酸腐蚀
不会的,如金、银很难被腐蚀。
探究实践
1.取少量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3支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镁、锌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镁反应更剧烈;铜片则没有任何变化。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2.用拇指按住盛有锌粒和稀盐酸的试管口,将燃着的火柴接近试管口,松开拇指发现_______________,此气体应是___________。
有爆鸣声
氢气
3. 取少量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3支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生的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镁、锌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镁反应更剧烈;铜片则没有任何变化。
Mg +H2SO4=MgSO4 + H2↑
Zn + H2SO4=ZnSO4 + H2↑
实验室中常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镁、锌、铜中,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
铜(Cu)
探究实践
综合以上以上金属放入盐酸或硫酸的实验,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2Al+6HCl = 2AlCl3 + 3H2↑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Cu + HCl = 不反应
Mg +H2SO4=MgSO4 + H2↑
Zn + H2SO4=ZnSO4 + H2↑
Cu + H2SO4= 不反应
有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有的与酸不会反应。
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程度不同。
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反应越剧烈。
推测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程度:
Mg>Al> Fe> Cu 。
科学思维
上述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看有什么共同点?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
=
+
科学思维
像这类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形式:A+BC=AC+B。
特点:单换单”。
置换反应与前面学过的化合、分解、复分解反应有什么不同?
科学思维
反应类型 概 念 特 征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A + B = AB
AB = A + B
A + BC = B + AC
AB + CD =AD + BC
课堂反思
1.金属在实验前必须要进行什么操作 目的是什么?
用砂纸将表面磨光亮,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实验室使用的镁带如果保存不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是黑色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镁吗?为什么?
3.如果不是氧化镁,则推测该物质可能含有哪些元素?为什么?
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
因为氧化镁是白色的。
一定含有镁和氧元素,因为镁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很易氧化。
可能还含有碳和氢元素,因为在空气中含有CO2和H2O。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B. 镁只有在高温时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即使高温下金也不与氧气反应
D. 金属与氧气反应都必须点燃或加热
C
迁移应用
迁移应用
2.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C.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D.铝的氧化物容易在空气中生成铝
B
3.将Mg、Zn、Fe、Cu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Cu B.Zn C.Mg D.Fe
A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D
迁移应用
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金属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
与稀酸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铜:不燃烧
铝: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保护膜
越活泼,反应越剧烈。不是所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Mg + 酸 = 反应生成H2
Zn + 酸 = 反应生成H2
Cu + 酸 = 不反应
越活泼,反应越剧烈。不是所有的金属能与酸反应。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